科研产出
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水果中氟环唑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乙腈提取,GC-ECD毛细柱测定蔬菜、水果中氟环唑残留的方法。质量浓度在0·016~3·95mg·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以上,蔬菜和水果回收率在89·1%~117%之间,RSD为9·0%和1·1%;精密度的RSD为3·2%和4·9%;重现性的RSD为5·9%和3·4%;检出限:蔬菜在0·37~0·87μg/kg之间,水果在0·64~0·85μg/kg之间。


镰刀菌毒素对动物免疫系统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镰刀菌属为瘤座孢科,丛梗孢目,半知菌类真菌,由于本属真菌的大型分生孢子,多呈镰刀形状而得名。镰刀菌是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病原菌,镰刀菌属是真菌中较大的一个属,普遍存在于


油料作物种子维生素E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维生素E代谢深入研究,人们已经基本弄清维生素E的合成途径。在植物不同组织维生素E的含量和组成各异。维生素E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人类和动物维持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维生素E因其抗氧化性能保护生物膜免受氧化而与预防多种疾病以及抗衰老有关;维生素E还能抑制油脂的自动氧化和酸败,延长食用植物油贮存期。维生素E的活性和抗氧化性与其组成和含量相关。对维生素E的基因工程研究主要从改变总量和各成分比重入手,通过单点和多点调控调节代谢,改变油料作物维生素E的组成。综述了维生素E合成代谢途径以及当今利用基因工程改变维生素E的策略和途径。


不同耕作和轮作方式下作物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免耕(5 cm)、旋耕(15 cm)、浅耕(22 cm)、深耕(32 cm)4种耕作方式以及在免耕基础上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小麦-花生3种不同轮作方式对河南省褐潮土区作物主要生育时期土壤硝酸还原酶、脲酶、碱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作物主要生育时期内,不同耕作方式和轮作方式下的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与作物的生长及需肥规律基本一致;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较大,免耕的酶活性最高;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在小麦生长前期不明显,在小麦灌浆期脲酶活性依次为:免耕>旋耕>浅耕>深耕;对磷酸酶活性影响不明显.不同作物对土壤酶活性影响不同,小麦-玉米的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较花生和大豆高,而3种磷酸酶在小麦-花生处理中更活跃.


农业科技信息集成服务的分析与思考
《农业网络信息 》 2009
摘要:信息集成服务是新时期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主要方式,在数字环境下,集成服务成为现在以及未来一个阶段图书信息机构(图书馆)的发展主流与建设重点,也是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图书馆技术与实践已成为集成服务的最佳模式,在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国内外图书信息机构集成服务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后,阐述了集成服务系统的特点,并在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信息集成服务系统的发展对策。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事业单位的影响及措施
《河南农业 》 2009
摘要: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财政预算管理方式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对传统收支分类方法的全新变革,它将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的收支活动。同时,这项改草涉及范围广、力度大,是财政分类统计体系最重大的一次调整,必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带来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