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厚度地膜一膜三年覆盖对土壤水热效应、玉米产量及地膜残留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厚度地膜一膜三年覆盖对土壤水热效应、玉米产量及地膜残留的影响,分别设置厚度为0.008、0.010、0.012、0.015 mm的地膜一膜三年覆盖大田试验.结果表明:①厚度0.012、0.015 mm地膜覆盖三年仍有较好的增温保墒效果,生育期耗水量仅比一年一覆膜(CK)增加1.96%、1.14%,玉米播种至拔节期土壤温度分别降低0.74、0.71℃.②一膜三年覆盖不同程度影响了作物生长发育,降低了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0.008 mm地膜处理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CK 13.24%、18.12%;但0.010、0.012、0.015 mm处理与CK相近,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降幅分别为2.27%~4.09%、2.85%~8.36%.③一膜三年覆盖有效降低了投入成本,玉米产投比比CK分别显著提高13.73%、25.00%、26.47%、25.49%.④一膜三年覆盖显著降低了地膜残留量,比CK降低55.74%~61.42%;但厚度为0.008、0.010 mm地膜使用后易破碎、不易回收,使地膜残留系数分别高达35.60%、32.97%;地膜厚度为0.012、0.015 mm时,地膜残留系数可分别降低到21.99%、19.81%.研究认为,一膜三年覆盖中采用厚度大于0.012 mm地膜,可保证玉米产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及产投比,有效降低残膜污染.
关键词: 地膜厚度 一膜三年覆盖 水分利用效率 产投比 地膜残留 玉米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种质创新应用
《玉米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0.5 mg/L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K22及B73花粉,构建2 206个株系不同遗传背景的玉米突变体库,从M2和M3后代筛选到包括株型、叶型、叶色、育性、抗逆、表皮形态建成等表型变异的一系列突变体.具有育种应用潜能的E16、E199和W594突变材料,可供用于选育矮秆、低穗位高、耐密植抗倒伏型新品种.对调控植物表皮形态建成的E88和sep-1(smooth epidermal pavement cell lobes-1)突变体进行表皮形态、发育模式鉴定及遗传学分析,构建了F2:3分离群体.
关键词: 玉米 EMS花粉诱变 种质创新 矮秆低穗位 表皮形态建成


旱地立式深旋耕方式下有机肥替代对饲用玉米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立式深旋耕方式下饲用玉米合理有效的施肥模式,为提高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2017—2019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设单施化肥(all of fertilizer,F)、有机肥替代50%化肥(50%of fertilizer+50%of organic fertilizer,FOF)、全部有机肥(all of organic fertilizer,OF)3种施肥模式,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饲用玉米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0~300 cm各土层土壤贮水消耗与生育期耗水、降水量及降水分布密切相关.在干旱年份,FOF和OF较F增加了花期0~3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11.9%和11.7%,显著消耗了花前0~6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0~300 cm土层土壤总耗水量FOF较OF和F增加1.4%和10.3%,花前耗水量较F降低13.0%、较OF增加0.3%,花后耗水量分别增加20.7%和23.9%.丰水年2018年FOF和OF较F提高花前耗水量13.5%和31.6%,降低花后耗水量21.9%和36.1%,2019年FOF较F和OF增加花前耗水量9.7%和11.9%,较F降低花后耗水量8.1%,且不同施肥模式对0~3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消耗均有影响.0~300 cm土层土壤耗水量在干旱年份FOF高于F,但无显著性差异,在两丰水年均低于F.FOF较F和OF增加成熟期干物质量4.1%~10.4%、2.7%~11.5%,增加籽粒产量3.8%~9.4%、10.1%~12.0%,增加生物量5.6%~8.9%、3.1%~15.5%,提高籽粒水分利用效率7.9%~11.1%、1.5%~14.6%.可见,有机肥替代50%化肥模式能够优化土壤的水分特性,增加土壤耗水有效性,提高产量和WUE,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业区饲用玉米增产增效的有效肥料管理模式.
关键词: 立式深旋耕 有机肥替代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饲用玉米


玉米秸秆调节牛粪含水率对其腐熟进程及氨气释放量的影响
《生态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玉米秸秆调节牛粪初始含水率对其腐熟进程及氨气释放量的影响,通过控制玉米秸秆的添加量调节牛粪初始含水率,以C/N、温度、pH值、种子发芽指数(GI)、纤维素降解率、半纤维素降解率、木质素降解率以及氨气释放量作为判断标准,研究堆肥初始含水率与堆肥腐熟进程及氨气释放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初始含水率为71%时,高温持续时间最长,堆肥产品种子发芽指数最高,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最高,氨气释放量最少.因此,实际应用中,初始含水率为71%的A4处理堆肥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将为牛粪和玉米秸秆的高效科学资源化再利用提供技术参数.


转色期葡萄果肉代谢组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灌溉排水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红地球葡萄延迟栽培模式下,增加土壤水分对转色期葡萄果肉代谢组特征的影响.[方法]以延迟栽培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葡萄转色前20d左右,利用自动灌溉系统控制土壤体积含水率分别达到0.15m3/m3(低水分)、0.18m3/m3(中水分)和0.24m3/m3(高水分),并维持到试验结束.当低水分处理果实进入转色时采样,并采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分析比较不同水分处理下果肉非靶向代谢组学差异.[结果]随着土壤供水量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量增加.代谢组数据显示,与高水分处理相比,低水分处理的果肉中出现27个差异代谢物(POS),其中鸢尾苷、乙酰丙酸等11种代谢物的FC值(差异倍数,FoldChange)上调,丁醛类等16种代谢物物FC值下调,是果实成熟度高的特征;中水分和高水分处理相比,葡萄果肉有13种差异代谢物上调,20种下调,其中甲酮和白藜芦醇二聚体(下调)的FC值较小;与高水分相比,低水分和中水分处理富集到的代谢途径中有8条相同,且代谢途径中主要的差异代谢物均指向丙酮酸.[结论]高的土壤含水率明显延缓果实的成熟进程,包括可溶性固形物降低,与色素积累、香气、细胞壁结构等相关的代谢产物明显降低;丙酮酸是葡萄转色期最活跃的代谢物.


留果量对密植圆柱形梨树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密植圆柱形梨树最佳留果量,为密植圆柱形梨园合理负载和疏果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树高、干径和单轴结果枝组数量相对一致的密植圆柱形'早酥'和'黄冠'梨树,根据结果枝组数量按照每个结果枝组平均留3、6、9、12个果,设置4个留果量处理T1、T2、T3、T4,测定果实生长动态、品质、产量指标和对第二年成花的影响,综合评估最佳留果量.[结果](1)果实纵横径的变化呈"慢-快-慢"的趋势,随留果量的增加,果实纵径和横径生长速率逐渐减小.(2)单果质量随留果量的增大而减少,T1和T2处理单果质量最大,不同留果量处理对果形指数无显著影响.(3)T1和T2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高,'早酥'随留果量的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增加,而'黄冠'可滴定酸含量T1和T2最低,T3最高.果实糖酸比随留果量的增加而降低.(4)不同留果量处理果肉硬度无显著差异,'早酥'果肉石细胞含量随着留果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黄冠'不同处理间石细胞含量差异不显著.(5)果心比率随着留果量的增加而增大,T1和T2处理果心比率最小.(6)密植圆柱形梨园T2处理'早酥'每666.7 m2产量为4 830.4~4 837.9 kg,'黄冠'每666.7 m2产量为5 441.3~5 693.1 kg.[结论]密植圆柱形梨树T2处理单果质量大,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高,果实糖酸比适宜,果心比率小,品质佳,且不影响当年成花,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产量最高.


半干旱条件下糜子氮磷积累、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差异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糜子氮、磷高效利用种质资源筛选提供依据.【方法】对来自不同生态区的5个糜子品种全生育期内氮、磷累积、分配规律及利用效率进行研究.【结果】糜子植株中氮、磷含量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品种间氮积累量在不同生育期差异显著;品种间磷积累量,除抽穗期差异不显著,其余生育期均差异显著.糜子品种间产量及氮、磷利用效率差异显著.‘榆糜3号’产量及氮磷利用效率均最高,分别是806.67 kg/hm~2,7.68 kg/kg和53.14 kg/kg;‘晋黍8号’产量最低,为240.83 kg/hm~2;‘宁糜17号’氮和磷利用效率最低,分别为2.73 kg/kg和25.14 kg/kg.‘榆糜3号’的产量及氮磷利用效率比同条件下最低品种的产量、氮和磷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34.95%、181.32%和111.38%.【结论】在半干旱条件下,糜子氮磷积累量、利用效率、生产效率与籽粒产量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各项指标表明,‘榆糜3号’是5个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氮磷利用效率最高的品种.


内生拮抗细菌X1-6-1的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抑菌作用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拮抗内生细菌进行鉴定,研究抑菌作用,探讨发酵条件并进行优化,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微生物资源.【方法】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分析对从葡萄健康叶片中分离的内生细菌X1-6-1进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能力;以菌体生物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设计优化该菌株的发酵条件.【结果】初步鉴定X1-6-1为Bacillus velezensis.抑菌试验表明B.velezensis X1-6-1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为(49.1±0.9)%~(67.3±0.7)%),较广的抗菌谱(对8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该菌株最适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10.0 g/L,牛肉膏10.0g/L,MgCl_(2 ) 5.0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72 h,温度25℃,初始pH值7.0,转速210 r/min,最佳装液量110 mL.【结论】葡萄内生细菌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油菜菌核病菌、葡萄灰霉病菌和葡萄炭疽病菌都有显著拮抗作用,为开发生防制剂的候选菌株提供了依据.


甘肃民勤荒漠区两种主要固沙植物影响下的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特征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究荒漠化区域土壤细菌群落受优势固沙植物影响下的分布特征及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采集民勤的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及流动沙地上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的根际及非根际土壤,通过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了解造成微生物群落变异的关键因素,并利用Illumina MiSeq 2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16Sr DNA的V4+V5区进行测序,分析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在所有土壤样品中均存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等菌门,主要菌属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节细菌属(Arthrobacter)、Subgroup_6_norank、Nitrosomonadaceae_uncultured、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和土壤芽孢杆菌属(Solibacillus)。研究发现在该区域优势固沙植物白刺和梭梭植物根际分泌物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的重要因素,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然而两种植物与不同沙地间差异不显著。根际与非根际样品间存在大量共有的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同时在根际中存在大量特有的OTU。对土壤细菌群落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3个沙丘的根际土壤样品具有接近的土壤性质及细菌群落特征,并与K~+、Ca~(2+)离子负相关,而非根际土壤样品在土壤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上差异较大,这与沙土及电导率呈正相关。得出固沙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分泌物对其根际土壤细菌群落进行调节,并体现出了对特定菌群的选择作用。与非根际相比,根际土壤中具有更高丰度的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而非根际土壤中的浮霉菌门相对丰度高于根际土壤。研究位点是否定植有固沙植物是决定土壤细菌群落形成的首要因素,沙地类型是次要因素,而寄主植物类型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该区域优势固沙植物影响下的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特征,可为民勤沙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野生角瓜根结线虫抗性相关基因CmWRKY20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RKY转录因子参与调控与植物免疫反应相关的转录重编程,对植物抗病性发挥调控作用.为了解析WRKY在野生角瓜对根结线虫(RKN)抗性中的作用,通过RT-PCR并结合RACE技术从角瓜根系中克隆CmWRKY20全长cDNA序列,采用DNAStar和DNAMAN进行氨基酸序列与系统进化分析,通过qRT-PCR进行基因表达分析,利用农杆菌介导的烟草叶片细胞转化法进行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mWRKY20转录因子cDNA序列全长1603 bp,5′非翻译区646 bp,3′非翻译区320 bp,ORF长度1017 bp,编码338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MN365875;CmWRKY20具有1个核定位信号和1个WRKY保守结构域,锌指基序为C2 H2,归类于WRKY第Ⅱ组,与黄瓜、甜瓜等作物WRKY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CmWRKY20表达表现为抗病材料高于感病材料,根、茎高于叶片,CmWRKY20受根结线虫快速诱导,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A)对CmWRKY20表达既有协同效应又有拮抗作用,CmWRKY20蛋白被定位于细胞膜上.CmWRKY20可能通过SA/JA信号传导参与对根结线虫防卫反应的调控.
关键词: 角瓜 根结线虫 CmWRKY20 克隆 基因表达 亚细胞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