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绵羊胚胎移植技术关键步骤优化
《新疆农垦科技 》 2021
摘要:绵羊胚胎移植技术是一项多技术集成的生物工程技术,主要包含了供体体况评分、FSH超数排卵技术、同期发情技术、冲胚管放置位置和气球大小、子宫角打孔等关键技术环节。本试验对以上各环节影响因素开展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供体的体况评分在2.5~3.0区间时,超数排卵效果较4.0分以上好,且差异显著(P <0.05);冲胚管气球放置在子宫角大弯前段获胚数优于子宫角大湾段,且差异明显(P <0.05);使用子宫角打孔器(专利号:ZL 2015 2 0272750.4)打孔,与传统回形针打孔的出血率相比差异极显著(P <0.01),两组之间受体的受胎率差异显著(P <0.05)。


CMJD-1500型残膜捡拾打包机作业参数优化
《农机化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CMJD-1500型残膜捡拾打包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推广作业时因捡拾、打包装置作业参数调整不当而导致残膜捡拾率、压包成型率较低的问题,采用六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建立了关键参数与残膜捡拾率、压包成型率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样机较优的作业参数组合(样机前进速度4km/h,清杂辊转速85r/min,偏心捡拾滚筒转速65r/min,大脱膜辊转速390r/min,膜包保压时间6s,压包作业压强7 MPa),并对最优作业参数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田间试验表明:样机残膜捡拾率均值为94.67%,压包成型率均值为95.88%,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相关要求,可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残膜捡拾打包装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拱棚和露地栽培方式对冬枣光合特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改善冬枣的品质和产量,本研究以冬枣为研究材料,比较研究了拱棚和露地栽培条件下冬枣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条件下冬枣的净光合速率(Pn)均为"双峰"曲线,均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拱棚栽培冬枣日变化2次高峰值均低于露地栽培;拱棚与露地条件下冬枣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气孔导度(Gs)及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相似;拱棚栽培的冬枣光补偿点较低,露地栽培的冬枣光饱和点较高,表现出不同的光适应能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羊小反刍兽疫抗体监测与评价
《草食家畜 》 2021
摘要:为了评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以下简称师市)羊群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效果,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7-2020年全师8个农牧团场采集的4 010份血清进行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并按单位、年份、类别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8-2020年全师8个农牧团场小反刍兽疫血清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4.69%(3 396/4 010),均符合国家农业农村部相关规定,高于平均值的三家单位是E 87.22%(157/180)、G 86.45%(268/310)、H 88.67%(798/900),合格率最低的是D 76.11%(137/180);养殖合作社的抗体合格率为84.81%(1 340/1 580),养殖大户为84.65%(2 057/2 430)均接近于平均合格率,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来看,师市羊群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较好,为确保师市辖区内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无疫提供技术保障。


基于不同配置棉花化学控顶的光谱特征和光合特征响应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究不同控顶技术对棉花光谱和光合特征的影响.设置2种行距模式(配置),4种控顶方式,分析不同配置不同控顶方式下棉花的光谱和光合特征.结果表明:控顶前,所有处理(T1~T8)棉花的叶片和冠层光谱均差异不显著.控顶后,不同行距模式(配置)下药剂控顶(T2~T4,T6~T8)的棉叶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差异较小,均大于对照(T1,T5);与对照(Tl,T5)相比,药剂控顶的棉花冠层反射率在近红外波段变化显著,宽窄行配置(T2~T4)和等行密植配置(T6~T8)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短波红外波段变化显著,等行密植配置呈先升后降,宽窄行配置呈一直增加的趋势.药剂控顶使棉叶的净光合速率(A)、气孔导度(GH20)、蒸腾速率(E)和胞间C02浓度(Ci)均显著提高,不同配置间存在差异.所有控顶处理的顶叶叶面积控顶后均增加,药剂控顶与对照均差异极显著.药剂控顶的顶端棉叶有隆起,顶心内缩,株高逐渐增加7~15 cm,果枝台数均增加2~4台,顶叶叶面积减小,差异显著,倒4果枝铃数变化较小,差异不显著.说明药剂控顶改变棉花光谱特征,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对棉花顶部叶片和顶尖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抑制素α主动和被动免疫对哈萨克羊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抑制素α(INHα)主动和被动免疫对哈萨克羊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本试验在对抑制素α重组质粒表达菌株进行诱导表达的基础上,将经纯化、鉴定的抑制素α重组蛋白免疫接种新疆双峰骆驼,制备驼抗抑制素α多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纯化,检测抗体效价,验证抗体的特异性。之后选择3~5岁、发情时间相近并处于间情期的45只成年哈萨克羊随机分为3组,分别作为抑制素α多克隆抗体免疫组(A组)、抑制素α重组蛋白免疫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隔10 d连续进行3次加强免疫,应用ELISA法检测在绵羊繁殖活动中具有重要功能的5种生殖激素: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孕酮素(P4)、雌激素(E2)、抑制素(INH),并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IPTG的最佳诱导浓度是0.6 mmol/L,在4 h时诱导出产量较高的抑制素α包涵体蛋白,纯化后的抑制素α重组蛋白纯度较高,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经进一步验证发现,制备的抑制素α抗体效价为1∶512 000,该抗体可与抑制素α重组蛋白特异性结合。说明成功制备了具有免疫原性的抑制素α重组蛋白和高效价的驼抗抑制素α多克隆抗体。免疫后A组LH、P4含量和B组FSH、LH、P4、E2、INH含量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A组FSH含量和E2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INH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通过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发现,抑制素α蛋白和抑制素α抗血清两种免疫制剂免疫后,试验动物均没有出现不良症状。说明两种抑制素α抗原均可对哈萨克羊血液生殖激素的分泌产生良好效果,相比之下抑制素α抗血清免疫效果更佳。


自激振动深松机关键部件仿真设计及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深松整地机存在的耕作阻力大、能耗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自激振动深松机.基于Adams建立弹簧刚度系数分别为260N/mm和475N/mm的两种自激振动总成动力学仿真模型,得到振动频率分别为7Hz和9Hz,平均振幅分别为0.102m和0.036m,弹簧最大压缩力分别为9421N和9021N,分析发现选择直径20mm、中径80mm、刚度472N/mm的压缩弹簧具有更好的深松减阻效果.基于Ansys Workbench建立整机关键部件有限元仿真模型,对松土铲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施加5000N载荷时,最大形变为0.24169mm,最大应力为214.2MPa,满足强度要求;弹簧模态分析中,固有频率最小为69.133Hz,满足设计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自激振动深松机深松深度为382mm,深松耕深稳定性系数为96.8%,地表10cm内碎土率达到62.8%,整机性能满足深松机评定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