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地区鸡肉中兽药残留检测及风险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针对新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养殖方式的鸡肉进行现场取样,通过检测122个样品中17种兽药残留情况,评估新疆地区鸡肉市场产品的质量安全及相关风险分析和监测.结果发现,恩诺沙星在鸡肉样品中检出数量最多(21个)、乌鸡中检出的残留量最高(180.00μg/kg);环丙沙星在3个乌鸡样品中检出,最高残留量为73.00μg/kg;氧氟沙星在1个乌鸡样品中检出,残留量为8.60μg/kg;金刚烷胺在3个乌鸡样品中检出,最高残留量为63.0μg/kg;氟苯尼考在2个三黄鸡样品中检出,最高残留量为10.9μg/kg;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达氟沙星、沙拉沙星、氯霉素、甲砜霉素、氯羟吡啶、呋喃唑酮代谢物、呋喃妥因代谢物、呋喃西林代谢物、呋喃它酮代谢物等均未在样品中检出.A地区兽药检出样品量1个,B地区兽药检出样品量12个,C地区兽药检出样品量5个,D地区兽药检出样品量6个.通过科学采样和检测,分析了新疆地区市售鸡肉中兽药残留并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食品风险管理措施,为鸡肉健康安全生产提供相关建议和参考.


Beltex羊肺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曼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新疆石河子地区某羊场引起呼吸道感染的4月龄病羊的细菌性病原、血清型、毒力基因以及耐药性特点,本研究采用细菌常规分离鉴定及PCR鉴定方法从病变肺脏组织中分离鉴定细菌,并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型分型、毒力基因检测、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从肺脏组织中分离到了2株菌,确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m)和溶血性曼氏杆菌(Mh),且荚膜血清型分别为D型和A6型.对分离菌株进行了7类25种毒力基因检测,Pm检测到了exbB、exbD、tonB、hgbA、fur、oma87、psl、sodA、sodC、tbpA、fimA、toxA 共5类12种毒力基因,Mh检测到了1种毒力基因sodA.2株菌均对青霉素耐药,对大部分药物敏感.对8类21种耐药基因检测表明,2株菌未检测到相关耐药基因.结果为本地区绵羊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Beltex羊 多杀性巴氏杆菌 溶血性曼氏杆菌 毒力基因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检测葡萄酒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食品工业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该试验旨在建立微液液萃取葡萄酒中9种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选择离子模式进行监测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无需净化.该方法在0.020~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3种不同添加浓度(0.050,0.20和0.50 mg/L)下,有机磷平均回收率范围在70%~12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最低检出限(LOD)在0.0060~0.013mg/L,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存在基质效应,可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减少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温度波动对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
《食品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温度波动对果蔬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以番茄为试材,基于10℃设定3种温度波动(Temperature Fluctuations,TFs,TF-0.0℃,TF-2.5℃,TF-5.0℃)处理,研究温度波动对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F-2.5℃和TF-5℃处理组的番茄果实失重率达到了1.6%和1.8%,细胞膜通透性达到了63.12%和51.09%;而在TF-0℃下,其果实贮藏末期失重率仅为1.2%,细胞膜通透性提高了29.84%。此外,TF-0℃还可以很好地保持Vc含量、抑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以及保持较完整的微观结构。综上,温度波动的幅度越低,越有利于保持番茄的贮藏品质。


棉花产量构成因素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铃重、衣分、单株铃数和籽指等棉花产量构成因素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发掘与其关联的标记位点、优异等位变异及候选基因,为棉花产量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08份陆地棉品种(系)资源为材料,利用Cotton SNP 80K芯片,对6个环境的铃重、衣分、单株铃数和籽指4个产量构成因素性状进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与产量构成因素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优异等位变异;进一步依据转录组数据的基因表达量,在显著关联的位点侧翼序列1 Mb区间挖掘可能的候选基因。【结果】4个产量构成因素性状在不同环境下均表现出广泛的表型变异,其中,单株铃数变异系数最大为16.67%—22.66%,各性状的遗传率为48.4%—92.2%;除铃重与衣分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性状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基于6个环境各性状表型数据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GWAS共检测到分布于基因组的7个区间内23个与目标性状关联的SNP位点,其中,与铃重关联的位点5个,与衣分关联的位点1个,与单株铃数关联的位点9个,与籽指关联的位点8个,有3个位点(TM21094、TM21102和TM57382)同时与多个目标性状关联;鉴定到7个最优SNP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分别为TM21099(TT)、TM57382(GG)、TM78920(CC)、TM53448(TT)、TM59015(AA)、TM43412(GG)和TM69770(AA);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在基因组的7个区间筛选到158个与产量形成可能的候选基因,GO富集分析和KEGG代谢途径分析发现,候选基因功能类别多样并参与了多种代谢途径。【结论】在陆地棉品种(系)群体中共鉴定到23个与产量构成因素性状关联的SNP位点,筛选到158个可能与产量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


新疆兵团杏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疆农垦科技 》 2022
摘要:新疆兵团高度重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杏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品种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及产量居于全国首位,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但兵团杏加工产品仍以初加工产品为主,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精深加工比例较低,这些因素制约了杏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分析了兵团杏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推动兵团杏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用参考.
关键词: 新疆兵团;杏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添加枣枝炭对猪粪堆肥过程腐熟度影响及评价方法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22
摘要:本试验通过添加枣枝炭耦合猪粪迸行好氧堆肥,研究枣枝炭对堆肥过程的影响,采用多种方法对堆肥腐熟度迸行评价,为畜禽粪便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选取添加0%、8%、10%、12%枣枝炭堆肥过程中样品的pH值、堆肥高温期(≥50℃)持续时间、种子发芽指数(GI)、E4/E6(堆肥水溶性有机质在465 nm和665 nm的吸光度的比值)4项评价指标迸行分析,并对堆体中不同时期的枣枝炭表面形貌迸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运用灰色关联法、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法)和灰色关联-TOPSIS法对堆肥过程中不同时期样品的腐熟度迸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枣枝炭能够加快堆肥迸程,堆体温度、pH值的变化呈现先增大再减小随后趋于稳定,E4/E6值也表现出小分子腐殖酸向着大分子腐殖酸转化,且添加12%的枣枝炭堆肥效果最好.运用上述3种方法对腐熟度迸行评价,均显示添加12%枣枝炭实验组的腐熟度最佳,并根据各方法的特点对评价结果迸行分析,灰色关联-TOPSIS法更适合堆肥腐熟度评价.综上所述,添加枣枝炭可以促迸猪粪好氧堆肥腐熟,用灰色关联-TOP-SIS法可以更好地对堆肥产品迸行腐熟度评价,判断腐熟物是否可以无害化利用,对于我国的堆肥产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关键词: 枣枝炭 好氧堆肥 腐熟度评价 灰色关联法 TOPSIS 综合评价


早熟陆地棉品种叶片形态学指标与脱叶规律相关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早熟陆地棉品种叶片形态学指标与药剂脱叶效果的相关性,为选择脱叶效果优良的早熟机采棉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07、ORIGIN和SPSS21.0软件对参试品系试验数据进行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不同品种在不同冠层条件下叶片表型性状与单株叶片脱叶率的关系,研究不同类型叶片脱叶规律,分析影响单株叶片脱落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品种间,主茎叶、果枝叶、叶枝叶脱落率差异显著;主茎叶数量与主茎叶脱落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类型叶片数量及叶片表型性状与脱落率相关性不显著;主茎叶最快响应脱叶剂作用,叶枝叶响应最慢;果枝叶的脱叶峰值出现在脱叶中期,叶枝叶和主茎叶的脱叶峰值均出现在脱叶后期;主茎叶脱叶速度变化较稳定,可拟合回归方程Y=0.101-0.804X1-0.663X2(R2=0.740,P<0.01);果枝叶脱叶速度主要以"慢-快-慢"的趋势脱叶,拟合回归方程Y=0.110-0.686X1-0.789X2(R2=0.887,P<0.01);叶枝叶脱叶速度变化不稳定,不可拟合方程关.[结论]棉花单株脱叶率与主茎叶叶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叶枝叶是影响脱叶效果的重要因素;主茎叶、果枝叶的脱叶速度受品种本身特性影响较大,具有一定可预测性,可拟合方程;叶枝叶脱叶速度除了受品种本身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影响,不可拟合方程.
关键词: 早熟陆地棉 适宜机采 脱叶率 脱叶速度 相关性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抗倒性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宁夏灌区春小麦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影响抗倒性的关键因素,以20份宁夏引黄灌区主要春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和分析了12个与抗倒性相关的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间抗倒性差异显著,其中宁春56号和08选-1茎秆强度高,抗倒能力突出。春小麦倒伏指数与茎秆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茎基部第二节间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茎秆强度是影响小麦抗倒性的关键指标。因此,缩短茎基部节间长度,降低株高和重心高度,增强茎秆强度是宁夏灌区春小麦抗倒伏育种的主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