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5364条记录
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12)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小鼠攻毒保护试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防控新疆北疆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引起的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分析制备的A型Pm12灭活疫苗在试验小鼠体内抗体产生情况和保护作用,试验按细菌灭活疫苗制备程序将分离筛选自新疆北疆部分地区发病牛场的1株毒性强、免疫原性好的牛源A型Pm12制备成灭活疫苗,并进行安全检验。根据棋盘法对全菌抗原包被浓度、封闭液、血清稀释度、酶标二抗工作浓度、封闭时间、一抗孵育时间、二抗孵育时间及底物反应时间等检测条件进行筛选,建立检测小鼠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抗体产生规律,对免疫小鼠以不同半数致死量(LD50)的Pm12进行攻毒保护试验,同时用A型和B型Pm对免疫小鼠进行交叉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牛源A型Pm12灭活疫苗含菌量为8×109cfu/mL,安全检测合格。根据棋盘法确定全菌抗原包被浓度为1∶25,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320~1∶640,最适封闭液为5%BSA,最适封闭时间为1 h,血清最适作用时间为1 h,酶标抗体最适稀释度为1∶3 000,底物最适作用时间为15 min;用制备的疫苗免疫小鼠后,60天的血清抗体效价均高于28天水平;Pm12灭活苗对不同LD50攻毒小鼠的保护率为80%、80%、50%,对A型Pm保护率为80%,对B型Pm的交叉保护率为60%。说明可用试验建立的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制备的牛源A型Pm12灭活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且持续较长时间的血清抗体,能够有效保护小鼠对抗A型Pm感染,且对B型Pm呈现部分交叉保护作用。

关键词: 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灭活疫苗 小鼠 抗体水平 免疫保护 交叉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膜栽培条件下不同棉花品种的性状比较

安徽农学通报 2021

摘要:棉花是新疆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植棉导致的地膜污染特别严重.因此,培育无膜棉,改善土壤,提质增效的技术有待研究.该研究以10个新疆棉花品种为参试材料进行无膜栽培试验,通过分析产量和纤检品质来选育优势材料.结果表明,NK25-36、新陆中41号和闫抗1号等3个品种在无膜栽培条件下具有较强的优势,为无膜栽培或者亲本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 无膜栽培 性状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田耕后土壤模型离散元参数标定

农业工程学报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耕后棉田分层施肥开沟覆土过程离散元仿真模拟的准确性,采用EDEM离散元软件对分层施肥作业土壤的堆积和滑落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来标定土壤接触参数。通过通用旋转中心组合试验,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实测土壤休止角、土壤与65 Mn钢滑动摩擦角为优化目标,获得最优的离散元接触参数组合为:土壤间恢复系数0.48、土壤间滚动摩擦系数0.56、土壤间静摩擦系数0.24、土壤与65 Mn钢间恢复系数0.5、土壤与65 Mn钢间滚动摩擦系数0.1、土壤与65 Mn钢间静摩擦系数0.31。为验证标定优化的离散元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对土壤堆积试验和滑落试验进行仿真试验与实际试验对比,两者相对误差分别为1.7%和2.5%;并在最优标定参数组合条件下,采用离散法仿真模拟分层施肥装置的开沟覆土过程,获得分层施肥装置5、6和7km/h作业速度下,仿真试验和田间试验的工作阻力相对误差分别为10.2%、7.95%、7.04%,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仿真试验和田间试验开沟覆土效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土壤参数标定的准确可靠,可为后期分层施肥装置减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土壤 离散元法 开沟覆土 分层施肥 参数标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乳-FOS/GOS库德毕赤酵母DS8-1微胶囊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食品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前期从新疆传统乳制品酸驼乳中筛选得到一株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库德毕赤酵母DS8-1(Pichia kudriavzeviiDS8-1),为增加菌株对体外环境的抗性,以海藻酸钠为壁材使用锐孔法制备酵母菌微胶囊。将干燥的藻酸盐(SA)微胶囊外包山羊乳或在微胶囊壁材中添加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分别制备3种酵母菌微胶囊:SAM微胶囊、SAMF微胶囊和SAMG微胶囊。对微胶囊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模拟胃液的耐受性、消化液的释放特性和贮藏稳定性实验,研究冻干微胶囊对菌株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羊乳包衣的3种冻干微胶囊(SAM微胶囊、SAMF微胶囊和SAMG微胶囊)的菌株活力为7.16~7.67(lg(CFU/g))。与SA微胶囊相比,SAMF微胶囊在连续的模拟消化液处理后能够延缓酵母菌的释放,提高菌株存活率,以及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SAMG微胶囊在-20、4、25℃贮藏30 d后菌株活力在7(lg(CFU/g))以上。结论:在海藻酸钠中添加FOS/GOS且使用羊乳包衣可用于包埋库德毕赤酵母,制备的酵母菌微胶囊具有提高菌株活性的作用,在功能性食品输送体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库德毕赤酵母 海藻酸钠 低聚果糖 低聚半乳糖 山羊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布鲁氏菌持续性感染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布鲁氏菌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菌,其引起的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和家畜健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以引起人的波浪热,母畜流产以及公畜睾丸炎等症状,严重阻碍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1]。布鲁氏菌没有经典的毒力因子,如荚膜、外毒素、菌毛和质粒等,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布鲁氏菌从一种营自由生活的古细菌进化成为胞内寄生的病原菌,最终演化为具有宿主偏好性的不同种布鲁氏菌。同时,布鲁氏菌通过弱化毒力,形成了一系列"隐藏"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结合模糊数学优化南瓜籽酸奶发酵工艺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南瓜籽酸奶最优发酵工艺及参数,以南瓜籽和牛奶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南瓜籽酸奶发酵工艺及参数。结果表明,南瓜籽酸奶发酵工艺最佳参数为:质量分数为17%的南瓜籽浆与牛奶的体积比为1∶1,蔗糖添加量为质量分数的9%,发酵剂为12种酸奶菌,菌种添加量为5 g/L,发酵时间为6 h,此条件下南瓜籽酸奶的感官评分为8.27,颜色微绿,质地丝滑,入口柔顺,有南瓜籽的香味,凝固性好。

关键词: 南瓜籽 酸奶 响应面法 模糊数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叶龄调控的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中)-叶龄调控的技术支持与技术体系

新疆农垦科技 2021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棉花叶龄调控的技术支持——棉花苗情诊断指标和调控技术的效应期以及叶龄调控技术体系中的主要调控技术。

关键词: 棉花 苗情诊断指标 调控效应期 叶龄调控技术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MTNR1A基因SNPs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绵羊MTNR1A基因结构、多态性,以及其对繁殖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高繁殖力的湖羊、多胎萨福克羊和繁殖力相对较低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方法扩增MTNR1A基因exon2,通过测序和序列比对发现新的SNPs,应用MassARRAY技术对SNPs进行基因分型,通过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MTNR1A基因和新SNPs的功能。结果在3个绵羊品种中MTNR1A基因存在8个核苷酸变化(C378T、G405T、G564A、G658A、A735G、A753G、T843C、A845C),其中A658G导致第220位缬氨酸转变为异亮氨酸,A845C导致第282位天冬氨酸转变为丙氨酸。C378T位点在湖羊和多胎萨福克羊中只存在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在中国美利奴羊中存在3种基因型,并处于哈代-温伯格不平衡状态;其余7个位点在3个绵羊品种中均存在3种基因型,并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故C378T位点突变可能影响绵羊繁殖性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TNR1A为疏水性蛋白,属视紫红质样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MTNR1A基因突变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的7处变化,但是没有改变翻译后修饰、拓扑结构以及三级结构。结论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MTNR1A基因在绵羊繁殖中的功能,以及多胎绵羊的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绵羊 MTNR1A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兵团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1

摘要:通过对新疆兵团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栽培模式、经营现状、区域布局、品种、社会组织化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兵团葡萄产业发展的优劣势,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及建议.调研提出兵团今后需进一步加大种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完善销售体系和品牌建设;其次,多元化投资推进兵团适宜垦区标准化葡萄生产基地建设,优化葡萄栽培结构,面积适度增加,调整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比例.另外,鲜食品种选择方面主要考虑大粒、无核、优质、有香味、耐贮运品种.

关键词: 新疆兵团 葡萄产业 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张持"式顺向残膜捡拾机构的理论研究

农机化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现有残膜捡拾机构依靠拖拉机的动力输出驱动机具转动,存在作业效率低的突出问题,利用捡拾齿与土壤间阻力和弹簧拉力,设计了"张持"式顺向残膜捡拾机构,仅在拖拉机拖拽下完成残膜捡拾,以期进行高速作业,为设计参数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测量捡拾地膜主要克服的膜土结合力,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不同点的膜土结合力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并确定主次顺序,并运用Minitab软件建立以捡拾齿直径和张弛距离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张持"力回归模型.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棉田残膜污染问题,丰富残膜回收机械的设计理论.

关键词: 残膜捡拾 响应曲面 线性回归 Minita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