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冬小麦不同基肥施用方式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密闭室强制通气装置对冬小麦不同基肥施用方式 (表施、深施和表施结合灌溉 )下的土壤氨挥发损失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肥料在土壤中的位置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非常显著。表施处理明显促进氨的挥发 ,该处理试验期间白天累积氨挥发损失达 4 6 0 8%。而深施和表施结合灌溉处理都能有效地抑制氨挥发损失 ,2种施肥方式下试验期间白天累积氨挥发损失均未超过10 % ,表施处理的土壤氨挥发时期达 12d ,而深施和表施结合灌溉的氨挥发时期仅为 6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与N_2O的排放
《土壤与环境 》 2001 CSCD
摘要:在北京潮土上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及N2O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及含水量较低,无论是反硝化损失氮量还是土壤的N2O生成排放量均不高。土壤的N2O生成排放量与反硝化氮量相当或低于反硝化氮量。玉米生育期土壤温度升高以及孔隙含水量有较大的改善,反硝化损失氮量、N2O生成排放量有明显上升。通常情况下土壤反硝化损失氮量与N2O排放氮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在玉米十叶期追肥后的较短时间内,N2O总排放量明显高于反硝化损失氮量,说明至少在这一阶段中,硝化作用在北方旱地土壤N2O的排放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在评价北方旱地农田土壤氮素硝化反硝化损失中,硝化作用的氮素损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早熟葡萄新品种‘香妃’
《园艺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早熟品种‘绯红’为父本 ,玫瑰香×莎芭珍珠的后代 73 7 6为母本进行杂交 ,选育出优质早熟新品种‘香妃’。该品种果粒平均质量 7.5 8g ,含糖 14 .2 5 % ,总酸 0 .5 8%。果肉硬 ,质脆 ,有浓郁的玫瑰香味 ,酸甜适口 ,品质上等。果皮绿黄色。丰产性强 ,北京地区 8月上旬充分成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败麦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传粉特点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7~ 1999年对 4 4个转育多代的矮败麦材料和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不同的 6个群体进行了有关数据的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1)矮败麦的株高、抽穗期和开颖期 (分别以S1,S2 ,S3 表示 )与其姊妹散粉株的对应性状 (F1,F2 ,F3 )的关系分别是 :S1=0 5 98F1(R2 =0 4 88) ,S2 =3 5 37+ 0 814F2 (R2 =0 60 0 ) ,S3 =5 771+ 0 85 6F3 (R2 =0 5 0 0 )。另外矮败麦还表现为成穗多 ,结实率低 ,子粒饱满度和粒重不高 ,但我们所用是其后代可育株 ,故对矮败麦的选择标准要适当放宽。 (2 )矮败表的穗下节伸长 (抽穗 )速度只及其可育株的 5 8 5 % ,伸长速度无明显的高峰 ,但其伸长的持续期稍长 ,这说明矮化和发育推迟可能是同一发育现象所导致的两个结果。 (3)可育株、不育株开花、开颖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其穗子之间的空间间隔的大小对株间传粉和不育株结实都至关重要。小麦自花授粉作物的花器特点对及时高效地接受外来花粉有一定的障碍作用 ,所以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不育株的结实率。相比之下矮败麦更容易接受来自距离稍远一些的花粉 ,这对于进行异交传粉特别是矮秆群的传粉和杂交具有重要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茄红素β-环化酶cDNA的分离及其在肉质根中的差异表达
《植物学报 》 2001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5′和 3′RACE技术从胡萝卜 (DaucuscarotaL .)肉质根中分离了茄红素 β_环化酶基因的全长cDNA。该cDNA长 2 0 89bp ,包含一个 15 15bp的开放阅读框架 ,所编码的肽链长 5 0 5个氨基酸 ,其一级结构与番茄 (Lycoper sicumesculentumMill.)、烟草 (NicotianarusticaL .)和辣椒 (CapsicumfrutescensL .)等植物的茄红素 β_环化酶高度同源。茄红素 β_环化酶在胡萝卜肉质根中的表达受品种特异性的调控 ,在CA2 0 1胡萝卜肉质根中表达十分活跃 ,而在“齐头红”胡萝卜肉质根中该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强烈的抑制 ,导致茄红素在细胞中大量积累
关键词: 胡萝卜 茄红素β-环化酶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二倍体与四倍体品种间杂交胚珠的离体培养
《果树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克服葡萄二倍体品种与四倍体品种之间的交配障碍,进行了杂交胚珠的离体培养研究。发芽胚珠的取样时期集中于授粉后35~75d,其中多数以二倍体作母本的组合在授粉后55d取样的发芽率最高,以四倍体作母本的组合授粉后70d取样的发芽率最高。基本培养模式为:发育培养基-(剥胚)萌发培养基-生长培养基。用二倍体品种作母本时,所有组合均获得了培养苗,在1号培养基上培养的胚珠发芽率高于2号培养基。反交对培养基的要求有相反趋势,其中2个组合未得到培养苗。授粉后60d,直接剥出杂种胚进行培养,得到了最高发芽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用二倍体品种作母本比用四倍体品种作母本容易获得杂交后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aroA基因建立鸡传染性鼻炎PCR诊断方法
《中国兽医科技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aroA基因设计了 1对引物 ,分别对 10株标准副鸡嗜血杆菌 (HPG)菌株、14株分离的HPG菌株进行PCR扩增 ,结果均得到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片段 ,而对 10株非HPG菌株和 3株病毒进行扩增则无相应片段产生 ;该PCR能检测出 10个菌细胞。与常规PCR方法相比 ,aroA PCR的敏感性更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亏缺灌溉对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园艺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负压控水系统将土壤水分控制在不同的水平上 ,研究了亏缺灌溉对草莓果实特性、植株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 ,植株的株高、叶片数、结果数、产量和单果质量逐步减少。不同土壤水分处理条件下果实的理化特性明显不同 ,亏缺灌溉降低了果实含水量 ,提高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Brix)、滴定酸度、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相关分析表明 ,果实的鲜样质量、直径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Brix)、糖酸比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发育时期冬小麦旗叶的荧光特性研究(英文)
《植物学报 》 2001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首次对 4种不同品种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的旗叶的诱导荧光动力学参数和最大净光合速率 (Psat)进行了不同时期的比较。随着小麦从扬花期到乳熟期的生长 ,旗叶的光系统Ⅱ最大光量子效率 (Fv/Fm)变化不大 ,在乳熟期略有下降 ,光化学淬灭 (qP) ,光系统Ⅱ量子产率 (ΦPSⅡ)和Psat有较大的降低 ( >1 5% ) ,非光化学淬灭 (qN)则有明显的增大 ( >1 0 0 % ) ,旗叶的ΦPSⅡ 与Psat存在线性关系 (r =0 .91 8)。说明了在不同小麦品种中生长的衰老使得旗叶光合作用从能量转化到二氧化碳同化速率都显著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