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盒式超滤系统对四联苗中NDV及IBV的浓缩试验

中国兽医科技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Filtron中型盒式超滤系统 ,对新城疫病毒 (NDV)抗原液和NDV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混合抗原液进行浓缩试验。结果显示 ,浓缩抗原液的HA效价按浓缩比率成倍上升 ,而超滤液的HA为阴性。以浓缩抗原液、未浓缩抗原液及超滤液为水相 ,分别制成NDV浓缩油苗、NDV未浓缩油苗、四联浓缩苗、四联未浓缩油苗以及超滤液乳剂 ,分别对鸡免疫后 ,NDV浓缩苗与未浓缩苗免疫鸡均产生了对NDV强毒攻击的抵抗力 ,保护率达 10 0 % ,而NDV浓缩苗诱导产生的HI抗体效价明显高于未浓缩苗 ;比较浓缩四联苗与未浓缩四联苗的免疫效力 ,当 2种疫苗注射剂量不同而抗原量相同时 ,诱导产生的免疫效力相同 ;浓缩苗与未浓缩苗效价测定及超滤液乳剂免疫试验结果证实 ,浓缩过程中既无有效抗原丢失 ,也无抗原活性变化。试验结果显示 ,该设备浓缩工艺简单 ,抗原回收率达 10 0 % ,是一种理想的病毒浓缩设备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浓缩 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鸡嗜血杆菌人工感染鸡抗体动态的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阻断ELISA(B -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 (HI)方法 ,检测了鸡体分别人工感染副鸡嗜血杆菌Hp8株 (A型 )和H668株 (C型 )后 0~ 9周的血清抗体消长情况 ,并绘制了示意抗体曲线。结果表明 ,Hp8人工感染后 ,从第 2周到第 9周 ,B -ELISA阳性检出率一直保持 10 0 % ,其中抗体效价在感染后第 4周达到效价高峰 ,平均约为 15 2。而H668人工感染鸡则在感染后第 7周检出率最高 ,此后急剧下降。HI方法对A型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亦在第 4~ 5周达到高峰 ,而对C型抗体的检出率一直较低。结果进一步显示了B -ELISA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为本方法及其试剂盒产品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阻断ELISA 血凝抑制试验 副鸡嗜血杆菌 人工感染 抗体曲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Ⅵ系)的经济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 (DFREML)估计了DⅥ系猪经济性状的直接遗传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产仔数的直接遗传力和母体遗传力分别是 0 12和 0 10 ,而活仔数的两种遗传力分别是0 15和 0 16 ,活仔数的遗传力高于产仔数的遗传力 ;生长性状、体型性状和胴体性状的直接遗传力范围是 0 2 6~ 0 4 9,母体遗传力范围是 0 2 1~ 0 4 1,其直接遗传力高于母体遗传力。产仔数、活仔数的直接和母体效应间遗传相关为负值 ,而日增重、体长、体高、胸围、臀围、背膘厚、屠宰率、瘦肉率等经济性状两种效应间的遗传相关为正值 ,说明母体遗传效应对繁殖性状的选择有负影响 ,而对生长性状、体型性状和胴体性状的选择有正效应

关键词: 直接遗传效应 母体遗传效应 DⅥ系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禽脑脊髓炎病毒VP0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病毒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弱光对不同黄瓜品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园艺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低温 ( 15℃ )弱光 ( 10 0 μE·m- 2 ·s- 1)的胁迫下 ,供试黄瓜品种幼苗的光补偿点开始升高 ,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的有关参数Fv/Fm、qp、ΦPSⅡ (Y)值和参与光合作用碳同化的关键酶RuBP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这一结果表明PSⅡ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和电子传递以及碳同化均受到抑制 ,从而使幼苗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下降。然而在逆境的诱导下 ,黄瓜幼苗的适应性逐渐增强 ,上述各项指标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试验结果还表明 ,保护地品种对低温弱光逆境的调节适应能力高于露地品种。

关键词: 黄瓜 低温弱光 叶绿素a 荧光动力学 RuBP羧化酶 FBP酯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胎次和膘情对外源激素调控乏情母猪繁殖效果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选用优质进口催情激素药物处理 112头乏情母猪 ,研究结果表明 ,母猪的胎次和膘情对于外源激素的繁殖调控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 1)在母猪胎次分组中 ,后备猪与经产猪的促发情率分别为 80 %和 92 3% ,配种分娩率分别为 2 5%和 58 33%。 ( 2 )在膘情分组中 ,各组的促发情率除了膘情过肥母猪最低 ( 2 0 % ) ,其他组为 10 0 % ;配种分娩率中膘情过肥和过瘦母猪最低( 0 ) ,而膘情适中、偏肥和偏瘦组的分别为 4 6 15% ,31 2 5%和 68 75%。

关键词: 乏情母猪 外源激素 胎次 膘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发现球茎茴香白粉病

植物保护 2001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京冬8号选育模式的回顾和总结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1 CSCD

摘要:通过小麦新品种京冬 8号的选育过程论证了“以大粒为特点、以穗重为优势同时产量三因素协调发展”的中间型育种模式对指导本区育种的实用性和重要价值 ;在选择思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主要经验包括 :①京冬 8号的选育把灌浆速度快、千粒重高作为本区育种上进一步高产的突破口。即通过提高灌浆强度赢得了时间 ,克服了本区穗分化时间短、灌浆期短的限制 ,有利于缓解后期灾害的影响和协调早熟与高产的矛盾 ;②立足自己创造的亲本 ,科学地将不同的抗源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对多种病害的广泛抗性 ;③在抗倒性、早熟性、抗寒性和品质等选择上目标明确而辨证 ,通过全面权衡各主要性状不仅实现了早熟性、抗寒性和品质过关而且通过改善茎秆质量使中高秆的京冬 8号具备了很好的抗倒性 ,这使我们对矮秆和抗倒的关系有了更为辨证的认识 ;④通过建立大规模的良种繁育基地 ,结束了小麦育种长期存在的重育轻繁的历史 ,有力地推动了本区小麦的良种化和纯种化进程 ,使京冬 8号很快成为本区的主栽品种 ,累计种植 4 70 0万亩 ,还开创了种子大量出口海外的先河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育种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根际与非根际解磷细菌的分布

华北农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冬小麦苗期 ,利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测定分解卵磷脂和溶解磷酸三钙的细菌 ,发现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的数量大大高于非根际土壤 ,但无论是根际还是非根际土壤 ,有机磷细菌比无机磷细菌多。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种类较多 ,而非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种类较少。根际土壤的有机磷细菌主要为假单胞菌属 ,无机磷细菌主要是假单胞菌属和欧文氏菌属 ,而非根际土壤的优势解磷菌属不明显。

关键词: 小麦 根际 解磷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籽粒败育过程的能量代谢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典型的顶端败育类型和正常类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 ,对 2种类型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的能量代谢进行了双向比较研究。败育籽粒的呼吸强度在授粉后的 0~ 8d(0~ 8DAA)即明显低于同期发育的正常籽粒 ,到 8DAA之后呼吸强度明显减弱 ,进入表观衰败期。进一步对籽粒的ATP含量、ATPase活性测定亦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研究认为 :在败育诱导期 (0~ 8DAA) ,败育类型顶部籽粒能量代谢水平较低是其库活性不足乃至败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玉米 籽粒发育 败育 能量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