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双氯醇胺对山羊胃肠电活动及运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在瘤胃背囊、皱胃幽门部和十二指肠近端安装有双极胃肠电极及应力传感器的土种公山羊 5头 ,按自身对照设计 ,研究了双氯醇胺对山羊胃肠电活动及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β 激动剂双氯醇胺在功能上有与肾上腺素相似的作用 ,即可直接或间接地抑制山羊胃肠道电活动和运动。与对照期相比 ,给山羊皮下注射双氯醇胺后 ,其瘤胃背囊、皱胃幽门部及十二指肠近端的快、慢波电位振幅显著降低 (p <0 0 5) ,瘤胃运动的应力波值极显著减小 (p <0 0 1) ,但快、慢波频率无明显变化。瘤胃运动的应力波值与瘤胃快波电位振幅以及应力波延续时间与快波峰电位数间呈强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94± 0 32和 0 85± 0 2 7)。体外试验结果亦显示 ,双氯醇胺可使离体十二指肠段的快、慢波电位振幅减小 ,张力波值大幅度下降 ,张力曲线变得平滑

关键词: 胃肠电 胃肠运动 双氯醇胺 山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未成熟杏离体胚培养技术的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0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极早熟“骆驼黄”杏品种未成熟离体胚为试材,分别在盛花后39、40、41、46、47、50、56、57和58d采集样品,接种于Norstog、Tukey、Ms-R、SH、C2d和改良SH培养基上,再分别进行0、45、65、80、90、100、110和120d的低温(0~5℃)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培养基都能够使杏未成熟离休胚成苗,但是以Tukey培养基为佳,其次依次为Norstog、 SH、 Ms-R、C2d和改良SH培养基;胚龄越大,胚培养的成苗率越高;低温处理80d以下的各处理成苗率明显下降。同时,防止立枯病菌侵染是杏胚培苗移栽成活的保障。

关键词: 胚培养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Windows CE的HPC/PDA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高技术通讯 2000 EI CSCD

摘要:阐述了基于WindowsCE的HPC/PDA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开发平台所采用的技术。同时介绍了基于HPC/PDA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实现方案。

关键词: 农业专家系统 面向对象技术 远端API 开发平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代苯酚结构与农作物毒性关系的研究

土壤与环境 2000 CSCD

摘要:卤代苯酚是一种环境污染物。本文通过水培发芽试验和幼苗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卤代苯酚系列污染物结构与冬小麦、萝卜、油菜等作物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氯代苯酚系列污染物都可抑制他们的发芽和幼苗生长,其毒性都大于苯酚,并与浓度成显著性正相关。在浓度相同时,其毒性随苯环上氢原子被氯取代个数的增加而加大。在浓度和取代个数都相同时,不同取代部位的毒性不同,邻位取代毒性最大。不同农作物对它们的抗性不同;在取代个数、浓度和取代部位都相同时,小麦受害程度最轻,油菜最重。

关键词: 氯代苯酚 结构 农作物 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抗白粉病鉴定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风媒接种方法在空调温室初步鉴定了 8份甜瓜一代杂种品种和 12份甜瓜地方品种对白粉病菌的抗性。结果表明 ,8份一代杂种品种均高度感病 ,在 12份地方品种资源中 ,1份资源宁夏厚皮甜瓜免疫白粉病 ;1份资源河套密瓜存在免疫株系和感病株系 ;而其它均感病。这说明地方品种群体蕴藏着对改良甜瓜品种抗病性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

关键词: 甜瓜 白粉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片化学组分成像光谱遥感探测机理分析

遥感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地面光谱仪的测量数据 ,进行了成像光谱遥感探测叶片化学组分的机理性研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 ,分析了鲜叶片 7种化学组分含量与其光谱特性的统计关系 ,分别建立了反射率 ρ及其变化式 1/ρ、logρ和ρ的一阶导数Kρ 与化学组分含量的统计方程 ,并对这 4个指标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 ,在 95 %的置信水平下 ,可以由叶片的精细光谱特征较好地反映出化学组分含量 ;特别是利用Kρ 作为因子 ,使置信水平提高到 99% ,尤以对粗蛋白质、N、K含量反映最好 ,R2 均达到 0 8以上 ,粗蛋白质可达 0 95 6 4,从而为进一步探讨在中国利用成像光谱遥感探测叶片化学组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成像光谱遥感 叶片 化学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抗白叶枯病的遗传机制

作物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8种不同胞质类型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9个恢复系按P×Q交配设计分别配制不育系杂种 和保持系杂种,接种白叶枯病(Xoo)“强”致病力菌系ZHE-173和“弱”致病力菌系KS-6-6,研究杂交稻 抗白叶枯病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1)不育系或保持系、恢复系以及不育系或保持系与恢复系间的 互作对不育系杂种或保持系杂种抗性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不育系杂种或保持系杂种与其不 育系、保持系及中亲值的抗性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杂交稻抗性相对优势受亲本配组类 型影响,存在正、负向部分显性和正、负向超显性,但以正向部分显性为主;(4)杂交稻抗性由核基因 控制而与胞质基因无关。说明提高杂交稻抗性水平和抗性持久性的关键是向“三系”同步转移抗性强、 抗谱广、配组表现稳定的显性或隐性主效抗病基因以及累加微效抗病基因。

关键词: 杂交稻 白叶枯病 抗性遗传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果实有毛/无毛、白肉/黄肉性状的RAPD分子标记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桃品种京玉和美味的正反交后代 6 9株为试材 ,采用RAPD指纹分析技术 ,获得了控制桃果实性状有毛 /无毛、白肉 /黄肉这 2个基因的RAPD分子连锁标记 ,其中多态性扩增DNA片段OPP2 0 - 2 2 0 0与果实有毛 /无毛基因的连锁遗传距离为 5.0cM ,多态性扩增DNA片段OPU0 3-850与果实白肉 /黄肉基因的连锁距离为 9 6cM。

关键词: RAPD标记 油桃 桃果肉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玉米品种基因型氮肥效应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京郊 5个夏播玉米品种氮肥效应研究 ,明确了各个品种对化肥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 ,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唐抗 5号是一个对化肥不敏感型品种 ,在中低肥力水平上稳产性能较好 ,但在高肥力条件下 ,获得更高的产量却比较困难。为了获得玉米的高产高效率 ,选用对化肥比较敏感的品种较为适宜 ,对京郊现有的夏播玉米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势在必行通过对京郊 5个夏播玉米品种氮肥效应研究 ,明确了各个品种对化肥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 ,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唐抗 5号是一个对化肥不敏感型品种 ,在中低肥力水平上稳产性能较好 ,但在高肥力条件下 ,获得更高的产量却比较困难。为了获得玉米的高产高效率 ,选用对化肥比较敏感的品种较为适宜 ,对京郊现有的夏播玉米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势在必行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化肥效应玉米 品种 化肥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授粉后外源基因直接导入技术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瓜 (CucumissativusL .)栽培品种津研四号为受体 ,以质粒 pBI12 1为供体进行授粉后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的研究 ,建立起高效的黄瓜子房注射转化系统 ,获得了不同的转基因植株。试验表明 ,子房注射法的坐果率和结种率最低 ,但其转化率最高 ;黄瓜授粉后 12h注入外源基因的转化率最高 ;外源DNA溶液的浓度、pH值及DNA溶液注射体积是影响黄瓜坐果结实及基因转化率的重要因素。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以及Southernblot印迹杂交表明 ,标记基因NPTⅡ和GUS基因均转化到黄瓜植株中

关键词: 黄瓜 外源DNA 基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