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一种兼有增产和环保作用的耕作制度

中国工程科学 2000 CSCD

摘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行免耕覆盖播种耕作制度,可减少蒸发,最大限度地保蓄上一年夏秋降雨,保证全苗,增加产量。同时,由于地面坚实,在秸杆保护,可减少沙尘暴天气;而在夏季,可增加水分的渗入,减缓地面径流,防止土壤冲刷造成河流泥沙淤积,是一项一举三得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秸杆覆盖 沙尘暴 土壤冲刷 增加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敌百虫对红富士苹果疏除效应的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敌百虫对“红富士”苹果疏除效应及落花落果动态。试验结果表明 :“红富士”苹果于盛花后 14d喷布 90 0mg·L-1的敌百虫 ,其疏除效应达到生产要求 ,可有效地提高单果重及翌年花芽量 ,减小大小年幅度 ,增加产量及提高果品质量

关键词: 敌百虫 红富士苹果 疏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虹鳟鱼雌性化及其鱼子酱加工的初步研究

动物学杂志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虹鳟鱼的养殖量目前在我国虽然呈逐渐增加之势 ,但占产量 5%~ 1 0 %的鱼卵大多数作为废弃物而未被利用。本项目首先在对虹鳟鱼养殖生物学特性系统总结的基础上 ,进行虹鳟鱼雌性化性转化的研究 ,以提高虹鳟鱼养殖种群中的雌性比例 ,把握虹鳟鱼发育的适合时机 ,提高虹鳟鱼卵数量、质量 ,采集并进行深加工 ,提高虹鳟鱼养殖的经济附加值。

关键词: 虹鳟 雌性化 鱼子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复壮30抗白粉病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0 CSCD

摘要:冬小麦品种复壮30中具有一对抗白粉病隐性基因,该基因对我国流行的白粉病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或免疫,虽尚未定名,却已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我们分别以复壮30、感病品种农大015、京花一号的DNA为模板,采用300个RAPD 引物(UBC400-UBC699)进行PCR扩增,其中UBC405(CTC TCG TGC G)可在抗、感品种之间扩增出一多态性片段(628bp),定名为UBC405-628。通过对F2群体的RAPD分析,证明这条带与复壮30的抗白粉病基因有连锁关系,可作为该基因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 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光谱反射率诊断小麦水分状况的可行性分析

科学通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地物光谱仪对大田内110个小麦叶片进行了光谱反射率测试, 采用光谱归一化技术对小麦叶片的光谱特征吸收峰深度和面积进行定量描述和计算, 同时测定了小麦叶片的相对水分含 量. 研究发现小麦叶片相对水分含量与光谱反射率在1 450 nm附近水的特征吸收峰深度和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通过光谱反射率可以诊断小麦缺水状况. 对基于地物光谱仪的改进进行了讨论, 提出开发小麦水分活体定量测定的可行性技术.

关键词: 小麦叶片 地物光谱仪 反射率 特征吸收峰 相对水分含量 缺水状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不同地区土壤肥力监测报告(1988~1997)一东北区土壤肥力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土壤肥料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 10年土壤监测数据分析表明 ,在常规施肥和管理水平下 ,东北区三种主要种植制度中 ,施肥区玉米、水稻连作作物产量较高并呈上升趋势 ,玉米与大豆轮作产量较低但下降趋势不明显。玉米、水稻连作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基本稳定 ,有效磷呈上升趋势 ,碱解氮和速效钾下降趋势明显。玉米、大豆轮作 ,土壤养分均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施肥量的影响。表现出的农田养分平衡状况是磷有余而钾不足

关键词: 作物产量 土壤养分及平衡 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丛孢属真菌抗反刍动物消化菌株的体外筛选

微生物学通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食线虫真菌对动物寄生线虫病进行生物防治是寄生虫学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获得能够通过动物消化道的食线虫菌株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本文采用模拟反刍动物瘤胃和真胃的消化道作用,对84株节丛孢属的食线虫真菌进行了体外抗消化筛选。结果表明:共有23株通过了24h瘤胃液的处理,通过率为27.38%;16株同时还通过了4h盐酸-胃蛋白酶的处理,通过率为1904%。

关键词: 节丛孢属 食线虫真菌 生物防治 体外筛选

南瓜属三个种的亲缘关系与品种的分子鉴定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0 CSCD

摘要: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南瓜属(Cucurbita)三个主要栽培种即美洲南瓜(C.pepoL.)、中国南瓜(C.moschataD.)和印度南瓜(C.maximaD.)的23个品种(系)及种间杂交后代进行亲缘关系与品种(系)的分子鉴定研究。从200个随机引物(10bp)筛选出17个引物,对23个南瓜品种(系)的染色体组DNA进行PCR扩增,共产生80务扩增带,其中77条在南瓜属三个种间表现出差异,可作为遗传标记(RAPD标记)。RAPD技术对三个种基因组的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完全相符,同时RAPD技术对南瓜属种内不同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与其地域来源和形态特性基本符合。大部分南瓜品种(系)都有其特有的扩增带可与其它品种(系)区别开来,这种特异的条带可作为一个品种的分子标记应用于品种鉴定和分类。

关键词: 南瓜属(Cucurbita) 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 亲缘关系 品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免疫育苗的抗性机制新探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生理生化角度进一步揭示水稻免疫育苗的抗性机制。试验结果表明 ,在激发接种后 ,利用水稻免疫育苗方法培育的秧苗的膜质过氧化程度低于普通旱育秧苗 ,免疫秧苗体内木质素和绿原酸等抗病物质的积累高于普通旱育秧苗 ,这可能是免疫秧苗抗病性增强的原因

关键词: 水稻 免疫育苗 膜质过氧化 抗病物质 抗性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胶质芽孢杆菌RGBc13的解磷解钾作用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分离得到的一株胶质芽孢杆菌RGBc13接种到砂土和以不同的硅酸盐为唯一钾源的培养基中 ,并进行培养 ,发现这株细菌具有明显的解钾和解磷作用 ,使砂土中磷、钾和硅的含量大幅度提高 ,硅酸盐矿物中的钾释放出来 ,改变为可提取的形态 ,但对不同的硅酸盐矿物 ,该株细菌的分解能力差异很大。释放出来的钾一部分被微生物吸收 ,熏蒸处理能够使这部分钾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解磷 解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