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60种蔬菜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采用黄嘌呤氧化酶 - NBT法对 2 0个科 6 0种蔬菜进行了抗氧化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 :6 0种蔬菜中有 9种抑制率在 5 0 %以上 ,占 15 % ,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2 6种蔬菜的抑制率在 30 %~ 5 0 %之间 ,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表明从蔬菜中寻找具抗氧化作用的物质是可行的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酶-NBT法 蔬菜 抗氧化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蛭弧菌对鲤感染嗜水气单胞菌预防效果的观察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浓度的蛭弧菌 (Bdellovibriobacteriovorus) (简称Bd)Bd - 9- 2 592 2投放水族箱中 ,对鲤用浸泡法进行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ila) (简称SC)SC- 96- 2 4试验 ,并观察蛭弧菌与病原菌、水质状况及鱼类发病情况变化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蛭弧菌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裂解和净化作用 ,对水中氨氮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并且对鲤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所致暴发性出血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性别表型黄瓜基因组中雌性系特异的ACC合酶基因
《植物学报 》 200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一对引物 (引物 1和引物 2 )分别从雌性系黄瓜 (CucumissativusL .)品种“CORONA”、“DALEVE”和强雌性黄瓜品种“中农五号”、“欧洲八号”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到一长约 10 2 5bp的ACC合酶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 :该基因片段与Trebitsh等 1997年发表的ACC合酶基因片段的同源性大于 99% ,认为这两个基因片段应该是同一个基因 ,不同品种来源的该基因的相同性说明了其高度的保守性 ,并暗示了该基因在黄瓜性别决定中的重要作用。此基因片段与其他在不同诱导条件下表达的ACC合酶基因的同源性较低 (小于 70 % )。Southern分析表明此基因片段与黄瓜的性别表型有关 ,是雌性系黄瓜特有的。此基因的存在与黄瓜的雌性表达为“有”和“无”的关系 ,其拷贝数的多少与雌性表达强弱并无直接相关性 ,暗示在黄瓜中另有与雌性表达强弱有关的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仙人掌的营养成分分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00 CSCD
摘要:对新近引进的菜用品种——米邦塔仙人掌进行了营养成分 (维生素 C、β-胡萝卜素、矿物质、水溶性氨基酸、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有机酸、可溶性糖等 )的分析 ,并与经常食用的结球甘蓝、生菜及黄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米邦塔仙人掌中的钾、钙、铜、铁、锰、锶及硅的含量较高 ,尤以钙、钾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蔬菜 ,且不含草酸 ;水溶性氨基酸以酪氨酸为主 ;另外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源抗病毒制剂VA对烟草花叶病毒(TMV)体外钝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植物源抗病毒制剂VA与烟草花叶病毒 (TMV)混合 ,经枯斑半叶法接种 ,结果证明 ,VA对TMV有较强的体外钝化作用 ,体外钝化后的枯斑抑制率为 80 .0 % ;用苯酚氯仿法提取TMV的核酸后 ,按一定的比例与VA混合 ,经枯斑半叶法接种测得枯斑抑制率为 43.8%~ 77.9% ;TMV与VA混合后用RNase处理 ,测得侵染率为 78.6 % ,比未用RNase处理的对照降低了 2 1.4% ,由此说明VA具有一定的体外脱衣壳作用 ;又经电镜观察发现VA可使部分TMV粒体发生断裂或粗细不均、略变弯曲等畸变现象。
关键词: 植物源抗病毒制剂VA 烟草花叶病毒(TMV) 体外钝化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渤海湾虾蟹类的复殖吸虫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初步调查了天津渤海湾几种虾蟹寄生复殖吸虫的状况 .其中日本大眼蟹 ( Macrophthalmusjaponicus)体内已发现有 2种吸虫囊蚴 ,经体外培养 ,获得一种微茎科成虫——后睾异类茎吸虫 ( Allomicrophalloidesopisthoorchis)和另一种隐孔科侧孔吸虫 ( Paragono sp.)的童虫 .此项研究发现了后睾异类茎吸虫的中间宿主 ,囊蚴的形态和新的囊蚴分布区 ,进一步描述了侧孔吸虫的囊蚴 ,童虫的形态及新的分布区 .度量单位 :mm.
关键词: 日本大眼蟹 吸虫囊蚴 体外培养 后睾异类茎吸虫 侧孔吸虫 分布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