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785条记录
首都蔬菜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农业工程学报 199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概括介绍了“七五”以来的10年间北京蔬菜生产布局、种植面积、品种结构、市场流通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进展;指出了当前首都蔬菜经营规模、作业方式、生产效率、流通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好今后首都蔬菜持续发展战略,文中提出应依靠科技进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建立起现代化的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

关键词: 蔬菜生产 蔬菜流通 持续农业 发展战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对大白菜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植物学报 199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 FDA和 DAPI荧光显微术观察了高温处理对大白菜 Brassica campestris spp.pekinensis L our. Olsson 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在 2 5℃恒温培养条件下 ,小孢子的成活率迅速下降 ,至第 7天基本无幸存小孢子 ;小孢子膨胀后呈椭圆形 ,核第一次分裂多为不对称型 ;小孢子丧失胚胎发生能力 .相反 ,在培养开始时 ,先用 33℃高温处理 2 4 h,然后转入 2 5℃培养 ,小孢子成活率虽在第 1天急剧下降 ,但随后仍保持一定水平 ;膨胀的小孢子多呈圆球形 ,小孢子核第一次分裂出现对称型 ,频率可达 4 0 %左右 ;小孢子可进行几种方式的细胞分裂 ,以类似于胚胎细胞的对称分裂方式为主 占总分裂数的 5 5 % ;小孢子经多次分裂可形成紧密的多细胞团 ,最终形成胚状体 .若以高温诱导的小孢子分裂频率为评价指标 ,小孢子接受高温处理的敏感期位于开始培养的 1 2 h内 ,但以胚胎发生频率为指标 ,敏感期位于开始培养的2 4 h内

关键词: 大白菜 小孢子 生活力 胚胎发生 高温敏感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构树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植物学报 199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同工酶分析表明:在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形成层活动周期中, 形成层区域和木质部中过氧化物酶酶带变化最大,参与IAA 浓度调节的酶带在晚材形成前出现,当其它生长停止、韧皮部仍在分化时又消失,完全休眠后, 所有酶带又都出现。在周皮、形成层区域和木质部中,酯酶同工酶酶带变化明显与形成层活动有关,有些酶带只在木栓细胞和/或木质部细胞分化时出现

关键词: 构树 形成层活动周期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酯酶同工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构树形成层的活动周期及其淀粉贮量的变化

植物学报 199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形成层活动周期中,每年7月末以后,未成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逐渐减少,成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急剧增多。8月初开始分化晚材。进入9月后木质部的形成逐渐停止,而一个半月以后才停止形成韧皮部。淀粉贮量的消长与形成层的活动周期有很强的相关关系。早春形成层恢复活动后,淀粉贮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尔后,形成层活动减慢,特别是木质部分化停止后,淀粉又开始积累。当韧皮部分化也停止后,淀粉又消失,直至翌年1月才重新积累,这似乎与两个休眠期的转化有关

关键词: 构树 形成层活动周期 淀粉贮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花叶病毒病研究之二——感病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植物病理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不同时期感染甜菜花叶病毒(BtMV)的叶片,进行病理变化系列观察。早期侵染(7天前)的细胞质、细胞器均无变化,随着症状发展,风轮状内含体、束状内含体、细胞核卫星体,细胞质泡囊化旁类似病毒的束状结构,20天达到了高峰,风轮状及束状内含体一直持续两个月还存在。田间样品也观察到了典型的风轮状及束状内含体。细胞核卫星体出现很少。侵染后期,细胞质减少,叶绿体比相应健株提前出现淀粉粒,噬锇颗粒等,基粒片层也提前消解,表现细胞提前衰老的特征。此外细胞内还有许多健株没有的泡状结构。一种为旁壁体,可能与细胞壁加厚有关;一种为多重泡体的叠加,可能是液泡的吞噬作用加强与外源物质(BtMV)侵入有关;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过氧化物酶体或线粒体在病毒诱导下泡囊化,其作用不清楚。

关键词: 甜菜花叶病毒病 超微结构 电镜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生产系统中的接口工程

农业工程学报 199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使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加速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化,根据十多年对京郊农业发展的实地研究,于1991年春提出建设“接口工程”。它由肥料工程、饲料工程、食品工程和贮藏工程四部分组成,文中提出了各项工程的技术系列,列举分析了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望楚村、怀柔县范各庄乡进行接口工程建设获得的显著效益,阐述了接口工程及四项工程在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协调系统与外环境、系统内各业之间、各业内部相互关系的途径和方式。还提出了接口工程的特点以及总体设计的目标,调控途径等。

关键词: 农业生产系统 资源开发利用 接口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鲤鱼种和鲢鳙对池塘浮游生物的影响

生态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根据1990年4—9月对9个鱼池的研究,报道鲤鱼种和鲢鳙对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鲤鱼种使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增加,浮游植物大型化,浮游动物小型化,并使浮游植物多样性增加,浮游动物多样性下降;鲢鳙密度增加,浮游生物小型化明显,微型藻类和超微型藻类在浮游植物中所占比重显著增加,小型浮游动物(原生动物和轮虫)在浮游动物中比重也明显增加;鲢鳙密度对浮游生物多样性和浮游生物量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当鲢鳙密度低时,增加鲢鳙密度,浮游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增加,浮游动物多样性和生物量下降;当鲢鳙达到一定密度后,鲢鳙密度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多样性影响不大,而浮游植物量随鲢鳙密度的增加反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浮游动物量则随鲢鳙密度的增加而略有上升。

关键词: 鲤鱼种 鲢鳙 池塘浮游生物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苇沟大型猪场猪粪沼渣在黄瓜栽培上的应用

太阳能学报 199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絮凝后的猪粪沼渣和沼水在黄瓜栽培上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用沼渣作基肥时肥效稍优于等量N、P、K化肥,用沼水作追肥肥效明显低于等N化肥。沼渣中所含的Ca、Fe、Cu、Mg、Mn、Zn、Mo等元素与黄瓜植株中所含的元素种类基本一致,长期应用沼渣可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应用絮凝沼渣与化肥混合配成的复肥作基肥后,瓜中许多元素的含量低于其他处理,此现象可能与沼渣絮凝剂和加工工艺有关。

关键词: 沼渣 黄瓜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小毛瓢虫属三新种记述——(鞘翅目:瓢虫科)(英文)

动物学研究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描述了小毛瓢虫属3新种:采自云南的冠端小瓢虫Scymnus(Pullus)cristiformis sp.n.,以及采自海南的匙叶小瓢虫S.(P.)scalpratus sp.n.和凹叶小瓢虫S.(P.)scrobiculatus sp.n.。模式标本存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广州。

关键词: 鞘翅目 瓢虫科 小毛瓢虫属 新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辅蛋白与蚜虫传毒之间关系研究初探

植物病理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蚜虫在传播某些非持久性病毒时所需辅蛋白协助其完成传毒过程这一特性,综合生物学、血清学及电镜学方法,探讨辅蛋白与蚜虫传毒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进入蚜虫体内的病毒颗粒所处位置的观察,用间接生物学方法可测得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该研究还进一步证实了辅蛋白在蚜虫传毒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一部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