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斑篮子鱼仔、稚、幼鱼形态观察与生长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胚后发育特点,对其早期发育阶段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对其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根据卵黄囊和油球消失、仔鱼开口与摄食、鳍膜消退、鳍棘变化、色素沉积和全身被鳞等发育特征,把黄斑篮子鱼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包括早期仔鱼和后期仔鱼)、稚鱼期和幼鱼期。黄斑篮子鱼初孵仔鱼全长(1.913±0.105) mm,在水温23~24.3℃,3日龄开口;6日龄卵黄囊和油球被完全吸收,进入后期仔鱼期;17日龄鳍膜消失,各鳍发育基本完成,进入稚鱼期;33日龄鳞片覆盖全身,完成变态,外部形态特征与成鱼相近,进入幼鱼期。仔稚鱼生长随日龄的增长呈现出先快后慢再快的生长趋势;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出膜后随日龄不断伸长,28日龄长到最大值,之后逐渐收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莫湖台西煤田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研究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 2018
摘要:新疆白杨河研究区的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地层在其西边界(莫湖台东界)处仍有分布,且西山窑组地层的煤层厚度较大,又无断层存在,由此可推断该组地层和煤层均是向西延伸至莫湖台研究区内的。旨在通过对莫湖台西研究区进行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研究,查明研究区内煤层主要赋存于侏罗系西山窑组上、下段,煤系地层总体构造形态由四个背、向相间的背斜和向斜构成,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较低,有两条主要的逆断层,初步了解了研究区内的煤层分布和地质构造,为进一步的矿产勘查提供了可靠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规定下事业单位会计继续教育的思考
《中国农业会计 》 2018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财政部出台新规定,对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做出明确要求。本文阐述了会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分析目前事业单位会计继续教育现状,并对事业单位会计继续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鲤和草鱼IL17受体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识别、起源进化及表达分析
《水产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鲤科鱼类最具代表性的二个物种—鲤和草鱼IL17受体基因家族的起源进化,实验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别在鲤和草鱼基因组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和注释,然后对得到的基因进行结构域和系统发育学分析,最后在12个不同组织中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鲤和草鱼中分别注释得到9个和5个IL17受体基因家族成员。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基因家族不存在鱼类特有的基因,在硬骨鱼类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比较基因组学结果显示,与四足动物相比,大多数硬骨鱼类中IL17受体基因没有明显增多。鲤与草鱼等其他硬骨鱼类相比,除IL17RB以外,其余IL17受体基因家族成员均加倍。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全基因组复制后不同基因拷贝的功能发生了分化。研究表明,虽然硬骨鱼经历第三轮全基因组复制,但是由于复制发生时间久远,大多数基因已经发生改变或退化,进而在基因组中丢失。而鲤第四轮基因组复制时间发生在820万年前,复制发生时间较近,故复制后的基因基本得以保留。但是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度保守基因(例如IL17RB),也会发生在极短时间内出现丢失现象。鲤和草鱼健康组织的表达谱分析结果同样表明,鲤IL17受体基因的不同拷贝之间已经发生了快速进化及亚功能化,并且这种现象在鲤四倍体基因组中普遍存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最新渔业发展战略分析
《世界农业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在日本渔业衰退背景下,2018年日本制定了新的渔业发展规划及相关促进政策,尝试通过改革来推进渔业发展。本研究分析了日本最新的渔业发展方向及主要资助手段,研讨了日本渔业从供给侧发力对渔业进行改革的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燃油补贴改革方面探讨对中国的启示和建议。研究发现:(1)日本最新渔业支持方向主要集中于稳定渔业政策、推动渔业发展、外国渔船事务、水产基础设施建设等4个方面。(2)日本直接生产性油价补贴不多。推进日本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双驾马车拉动"使产业升级并盈利。(3)日本重新制定了渔业发展战略,重视水产资源管理和促进产业升级,最新渔业发展战略归纳为资源管理更加细化、养殖鱼类的战略化生产和水产品出口振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季节温度变化及土壤pH差异对土壤bGDGTs温度指标的影响
《地球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bGDGTs化合物对温度的响应是否受季节性变化和pH差异的影响,我们对中国多个偏碱性土壤bGDGTs化合物进行为期一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年内,bGDGTs的组成对温度的响应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并不能反映短期(季节)的温度变化.寒冷的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b GDGTs指标可能反映了春季/夏季过渡阶段的温度;而其他区域bGDGTs的分布和指标均未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土壤pH是造成不同校正公式斜率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不同pH条件下,MBT指标对温度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在中国中性-偏碱性土壤中,MBT指标与年均大气温度MAAT(5~25?C)的关系为:MAAT=20.78×MBT+5.92(R2=0.88, p <0.001).该校正公式在中性-偏碱性土壤环境中比之前的MBT-MAAT校正公式更精确,为反演中国区域古温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bGDGTs MBT/CBT MAAT 土壤pH 季节变化 环境地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浦红镜鲤形态学特征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初步研究
《水产学杂志 》 2018
摘要:将松浦红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red mirror)、散鳞镜鲤(Cyprinus carpio L.mirror)和荷包红鲤(Cyprinus carpio red var.Vuguanensis)抗寒品系乌仔各705尾放养到0.047hm~2池塘中,同塘培育到鱼种;春片鱼种各500尾放养到0.2hm~2池塘中;各池塘的投喂和饲养管理相同,按GB/T18654.2-2008和GB/T18654.3-2008标准测定鱼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结果显示,松浦红镜鲤体长/体高、体长/尾柄高、体长/头长、头长/吻长大于散鳞镜鲤和荷包红鲤抗寒品系;三个品种的8个可量比例性状主成分分析构建的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50.94%、17.08%、13.68%,累计贡献率达81.70%;主成分散点图显示,松浦红镜鲤聚成独立一簇,与其他品种明显区分;特定增重率、相对增重率、净增重、饲养成活率及越冬成活率等主要经济性状均显著高于荷包红鲤抗寒品系(P<0.05),但与散鳞镜鲤无明显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门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初步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广东江门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资源密度、优势种和多样性及其变化趋势,于2016年1月(冬季)、4月(春季)、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该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的拖网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江门海域共发现游泳动物132种,隶属17目60科,其中鱼类94种,甲壳类31种,头足类7种。各季节渔获种类数差异较小,渔获物中以鱼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甲壳类和头足类。游泳动物全年的平均资源密度为291.61 kg·km~(–2),其中秋季最高(484.67 kg·km~(–2)),夏季最低(76.76 kg·km~(–2))。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表明,该海域主要优势种为康氏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i)、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凤鲚(Coilia mystus)和裘氏小沙丁鱼(Sardinella jussieu)等(IRI>1 000),其中康氏小公鱼为全年优势种。物种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2.325~3.029,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500~0.708,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201~3.032。分析表明,该海域渔获物以小型鱼类为主,个体小型化明显,甲壳类优势种类单一,与周边海域对比,江门海域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