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卵形鲳鲹对饲料中泛酸的需求量
《南方水产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挑选体质量为(8.80±0.10) 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放于池塘网箱中,分别饲喂泛酸质量分数为0、16.4 mg·kg~(–1)、20 mg·kg~(–1)、26 mg·kg~(–1)、33.4 mg·kg~(–1)和37 mg·kg~(–1)的半纯化饲料8周,每天饱食投喂2次,研究并确定其对泛酸的需求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泛酸可以显著提高卵形鲳鲹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清补体C4体积分数和肠道中淀粉酶(AMS)、肌酸激酶(CK)和Na~+-K~+-ATP酶活性(P<0.05),并且随着饲料中泛酸质量分数的增加,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补体C4体积分数、AMS、CK和Na~+-K~+-ATP酶活性先升高后下降;33.4 mg·kg~(–1)泛酸组的肌肉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未添加泛酸组和16.4 mg·kg~(–1)泛酸组(P<0.05);饲料中添加适量泛酸可以显著提高卵形鲳鲹血清中高密度胆固醇水平、溶菌酶(LZM)活性和肠道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P<0.05),且随着泛酸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保持稳定。二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以增重率为指标,卵形鲳鲹幼鱼对泛酸的最适需求量为21.03 mg·kg~(–1)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有限数据评估方法为基础的海州湾渔业管理策略评估
《水产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以计算机模拟的管理策略评价方法为基础,以海州湾海域的银鲳、小黄鱼、大泷六线鱼和长蛇鲻为例,对基于数据有限方法的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评价。模拟结果显示,基于体长的管理策略能够在产量和避免过度捕捞间取得较好的权衡,其管理效果优于基于捕捞努力量的管理策略。模拟结果显示,银鲳和大泷六线鱼处于过渡捕捞状态;小黄鱼种群规模具有较大波动和不确定性;长蛇鲻种群未遭受过度捕捞。研究表明,基于有限数据评估方法的管理策略可以有效避免潜在的过度捕捞,提升遭受过度捕捞群体的产卵群体生物量规模,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并能维持可观的产量,在我国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
关键词: 渔业 资源评估 管理策略评价 数据有限方法 海州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泡腾片制备工艺优化及其质量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丰富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的食品种类,制备出酸甜可口、质量安全的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泡腾片,以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为主料,黏合剂、润滑剂、矫味剂和稀释剂为辅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佳原辅料配比和最优工艺,原辅料经混合、制软材、干燥、整粒、压片等工序制备出泡腾片,并对制备的泡腾片进行质量指标检测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泡腾片最优配方为(以质量百分比计)糖胺聚糖25%,崩解剂35%(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的配比为1∶2),矫味剂三氯蔗糖3%,黏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2%,润滑剂聚乙二醇(PEG) 4000 2%,余量为乳糖;按此最优工艺制备的泡腾片直径约为8 mm,重约为200 mg,硬度为5. 5~6. 5 kg,崩解时间<40 s;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14 d观察期内SD大鼠均无异常行为及死亡。研究表明,用本研究优化工艺制得的糖胺聚糖片剂产品表面光滑整洁、口感良好,质量安全,稳定可靠,无毒副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养殖底泥中10种羟基多氯联苯
《环境化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GC-μECD)检测水产养殖底泥中10种羟基多氯联苯的方法.底泥样品经HCl(6 mol·L~(-1))调节p H值至3.0,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提取液采用固相萃取硅胶柱净化,确定了淋洗液比例及用量等参数,硅胶柱经淋洗后,用正己烷/乙酸乙酯(1∶1,V/V)洗脱,收集洗脱液经氮气吹干后进行硅烷化衍生,气相色谱法检测.研究确定淋洗液为正己烷/乙酸乙酯(98∶2,V/V),用量5 mL;方法检出限4.00μg·kg~(-1),定量限8.00μg·kg~(-1);在4.00、8.00、20.0μg·kg~(-1)的添加水平下,10种羟基多氯联苯的平均回收率为72.4%—94.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9.9%,并用于太湖水域实际水产养殖底泥中10种羟基多氯联苯检测分析.结论显示,该方法可用于水产养殖底泥中痕量羟基多氯联苯的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探析
《农场经济管理 》 2018
摘要: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已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绩效管理的认知、指标的设定和评价的规范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现状,从现阶段出现的一些问题入手,提出几点有效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明确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的鱼类IHNV病毒检测方法构建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开发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现场检测新技术,用于鉴定鱼类苗种是否携带IHNV,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实现水产健康养殖管理。基于IHNV基因组序列保守性分析结果,以保守性最高的基质蛋白编码基因(matrix,M)为检测靶序列,设计了6条IHNV特异性扩增引物,对样品RNA进行逆转录等温链置换扩增。在部分引物5’端标记二茂铁分子,使扩增产物带有电化学信号,在部分底物中标记生物素分子,使扩增产物被亲和素修饰的电极表面捕获锚定,基于该原理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体系,通过检测扩增产物的循环伏安信号,判断样品中是否携带IHNV。本方法能够在15 min内完成核酸扩增,且扩增反应在59~65℃的宽松温度区间内均可进行,无需精准控温,对设备和操作要求较低。在扩增温度63℃、信噪比为3的条件下,本方法最低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6.2 copies/μL,能够对未表现出感染症状的鲑鳟类鱼苗、鱼卵进行IHNV检测,适用于苗种场、养殖场等生产经营性场所的现场检测,在水产苗种鉴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 鲑科鱼类 电化学信号 生物传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东南部近海秋、冬季星康吉鳗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中国水产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6年10月和2017年1月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秋、冬2个航次获取的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调查数据,分析了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广义可加模型研究了星康吉鳗数量分布与季节、水深、底层盐度和底层水温等影响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星康吉鳗的数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的渔获率高于冬季,且分布范围更广。星康吉鳗在近岸海域渔获率较高,分布相对均匀,远岸海域渔获率较低,分布不均匀。广义可加模型显示,对星康吉鳗分布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为水深和底层水温(P<0.05),其中水深的影响最为明显。星康吉鳗渔获率随水深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在水深30~40 m处渔获率较高。星康吉鳗渔获率随水温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最适水温约为10℃。山东南部近海星康吉鳗的空间分布与其洄游习性、黄海暖流的季节变化等引起的海洋环境因子的变动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业科学知识体系和中国特色的渔业发展之路
《农学学报 》 2018
摘要:渔业应定义为对水生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及其相关经济和科技活动的产业,其渔业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成始于近代渔业发展阶段。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渔业科学知识体系不仅包括渔业生物学、渔业捕捞学、水产养殖学,同时还包括由此带动起来的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渔业装备与工程、渔业经济与管理等学科。在中国,已从基础研究、水产教育和人才培养、推进产业科技进步等方面形成若干支撑渔业发展的重点学科领域。经过60多年的探索、徘徊、调整和创新,中国渔业走出了一条具有显著中国特色、以养殖为主的发展之路。展望未来,中国渔业必须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大力促进渔业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业和资源养护型捕捞业,促进增殖渔业和休闲渔业新业态的发展,以保证中国特色的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和世界做出新贡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鱼翅翅针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分析与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客观评价天然鱼翅的营养价值,为消费者做出指导,分析和评价了天然鱼翅的关键食用部位——翅针中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氨基酸测定结果显示:镰状真鲨和大青鲨鱼翅翅针中共检出16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其中包含7种必需氨基酸(EAA);其氨基酸总量(TAA)分别为24.76%和23.32%,高于常见经济鱼类肌肉中TAA含量,但其EAA含量远低于常见经济鱼类肌肉中EAA含量,均为4.44%。氨基酸评分(AAS)结果显示:两种翅针除苯丙氨酸+酪氨酸的AAS评分是FAO/WHO评分标准的1.10和1.25倍之外,其余氨基酸的AAS评分均介于0.3~0.6之间,远低于评分标准;亮氨酸为两种翅针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化学评分(CS)结果显示:两种翅针的CS评分均介于0.1~0.5之间,远低于标准蛋白(全鸡蛋蛋白)营养价值,亮氨酸或蛋氨酸+胱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分结果显示:两种翅针的EAAI评分与标准蛋白(全鸡蛋蛋白)相距甚远,且低于几种常见经济鱼类肌肉的EAAI值。综合AAS、CS和EAAI分析结果认为:镰状真鲨和大青鲨翅针的氨基酸营养价值偏低,非优质蛋白质源,其主要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脂肪酸测定结果显示:两种天然鱼翅翅针中共检出4种饱和脂肪酸(SFA)、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MUFA+PUFA)高于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且富含花生四烯酸(ARA,分别为9.8%和9.2%)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分别为4.2%和5.9%);两种天然翅针的ΣPUFA(n-3)/ΣPUFA(n-6)比值均明显高于FAO/WHO推荐比值(0.1~0.2),说明两种天然鱼翅翅针的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高。结论:镰状真鲨与大青鲨鱼翅翅针中氨基酸营养价值偏低,并非优质蛋白质来源;但富含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其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泰国斗鱼igf2基因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 2018
摘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e-like growth factors2,IGF2)在脊椎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分子克隆技术,从泰国斗鱼(Bettas plendens)雄鱼的肝脏组织中克隆鉴定出泰国斗鱼IGF2cDNA开放阅读框序列全长989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629 bp,共编码209个氨基酸残基.通过多重序列比对分析,泰国斗鱼IGF2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的IGF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显示出序列的保守性.此外,利用RT-PCR检测IGF2在泰国斗鱼雌雄个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IGF2在泰国斗鱼各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组织表达差异性,同样也存在着性别表达差异性.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泰国斗鱼的igf2基因在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理提供研究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