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嫩江县不同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筛选适合在嫩江县种植的水稻品种,通过田间试验,对15个水稻品种物候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龙粳1504、龙粳4344、黑粳9号、黑粳1518、中龙粳121、龙粳3021这6个品种比较适应当地气候,可在嫩江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旱杂草稻幼苗光合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生态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旱胁迫是影响水稻生产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杂草稻具有较强的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是栽培稻遗传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以1份耐旱杂草稻HEB07-2、1份普通杂草稻WR04-6和栽培稻巴西陆稻(iapar9)和越富(yuefu)为材料,研究了杂草稻和栽培稻光合系统、叶温及水分利用效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PEG模拟干旱胁迫72 h后,旱敏感品种越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而杂草稻HEB07-2叶绿素含量上升,WR04-6和iapar9总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干旱胁迫期间,供试材料初始荧光(Fo)上升,最大荧光(Fm)下降,旱敏感品种越富上升幅度最大,而HEB07-2的Fo和Fm上升和下降时间较其他试材晚,说明其受伤害时间延后。干旱胁迫使供试材料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下降,旱敏感品种越富下降幅度最大,HEB07-2最小。利用红外热像仪测定群体温度变化发现,越富和WR04-6在干旱胁迫下叶温显著上升,而HEB07-2和巴西陆稻叶温无显著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霉菌诱导的大豆谷胱甘肽转移酶GmGST26基因的分子特征和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腐霉根腐病严重影响着大豆种子发芽和植株的生长,谷胱甘肽转移酶是植物与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相互作用的主要酶,在失活有毒化合物,保护植物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从腐霉菌侵染的抗病大豆灰不支黑豆中分离出Gm GST26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豆Gm GST26的序列特征、结构、大豆Gm GST家族基因的进化关系及表达数据进行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DGE表达谱数据分别对Gm GST26基因在不同抗病品种中的表达特点及在抗病大豆互作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腐霉菌侵染大豆后Gm GST26基因上调表达,Gm GST26编码225个氨基酸,等电点为6.92,具有明显的GSTs蛋白的典型结构域,属于GSTs家族中Tau亚家族,与Gm GST7的相似性为98.22%,属旁系同源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主要在根部表达,其次为花,该基因在腐霉菌、疫霉菌与大豆互作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应激反应上调基因,且防卫反应负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幼龄期杏树夏剪拉枝技术研究
《中国林副特产 》 2016
摘要:夏剪拉枝用于幼龄杏树整形修剪中,可以达到早果、早丰,克服周期性结果;协调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延长经济寿命。在杏树新梢半木质化状态时进行拉枝、开张角度,可以减少对树体造成的损伤,有利于树体形成坚固的骨架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幼龄杏树适宜的拉枝时间为6月中下旬至7月初,拉枝角度为60度左右。夏剪拉枝可以使幼龄杏树提早1年进入结果期,即栽植后第三年结果;第2年,短枝占各类枝条的57.4%,高于对照(41.8%)。第3年,夏剪拉枝短果枝多,易形成开心树形;对照短果枝稀少,树形为杯状形。夏剪为主、冬剪为辅的整形修剪技术可以节省冬剪劳动力成本,弥补冬季修剪的不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蝴蝶兰组织培养研究分析
《中国园艺文摘 》 2016
摘要:以中国知网近20年内有关蝴蝶兰组织培养研究的文献为材料,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20年间我国蝴蝶兰组织培养文献的年份分布、文献研究领域、被引频次、文献作者所在机构等内容进行研究,为相关研究人员把握蝴蝶兰组织培养研究现状和今后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在水稻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残留分析
《中国稻米 》 2016
摘要:本文建立了气质联用仪测定稻田环境中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的残留分析方法,对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在水稻、土壤和田水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规律进行了研究。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在糙米、稻壳、植株、土壤和田水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20 mg/kg,最小检出量为0.2 ng,在不同样品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8%~109.5%,相对标准偏差在1.7%~19.7%之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在水稻植株和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苯醚甲环唑在水稻植株和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3~11.6 d和1.4~11.6 d;嘧菌酯在水稻植株和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6~8.7 d和2.9~23.1 d。以推荐剂量600 g/hm2和1.5倍推荐剂量900 g/hm2,最多施药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15 d时,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在糙米中的最高残留量分别为0.461 mg/kg和0.634 mg/kg,低于我国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中规定的糙米中苯醚甲环唑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和欧盟、美国规定的糙米中嘧菌酯最大残留限量5.0 mg/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用向日葵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D2-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了解FAD2-1基因在油用向日葵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油用向日葵为材料,利用RT-PCR方法对高含油率保持系材料改HA89(含油率为46%)和低含油率保持系材料86-1(含油率为38%)的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D2-1进行克隆与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D2-1全长cDNA编码序列,全长为1 137bp,编码378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和蛋白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这2份材料中第44位和第102位核苷酸存在差异,并且都导致了氨基酸的改变。种子发育不同阶段油酸和亚油酸积累动态分析和qRT-PCR研究结果表明,FAD2-1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与亚油酸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与油酸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反。
关键词: 油用向日葵 FAD2-1 油酸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好氧堆肥中amoA硝化细菌群落动态变化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减少堆肥氮素损失,优化堆肥工艺,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材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产物序列分析法,研究了堆肥不同阶段amoA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及与堆肥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经高温期amoA硝化细菌类群发生明显演替,降温期检测到前期不存在的硝化类群,属于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中的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堆肥过程始终存在的优势菌群属于β-变形菌(β-Proteobacteria)中的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和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a)。堆肥不同时期amoA硝化细菌多样性指数发生变化,升温至高温期减小,降温期增大,腐熟期减小。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铵态氮含量和温度与amoA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显著相关(P<0.05),是影响其动态变化的关键理化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制造企业加工成本核算及管理制度的分析
《商场现代化 》 2016
摘要:制造企业的加工成本核算一直受到相关企业的关注,这是由于加工成本核算直接关系到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生产经营期间,企业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不仅能够减低加工成本,同时为企业作出下一步的规划提供了参考数据,这为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在加工成本核算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尤其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核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按原则办事的情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