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养猪场发酵床垫料及下层土壤中酶活性变化特性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酵床养猪作为近年我国引进的一种新兴养殖模式,实现了养猪零排放,缓解了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从2012年11月17日到2013年5月24日,在江苏省泗阳县天蓬猪场的发酵床养猪栏内连续采集0~20 cm、20~40 cm垫料层及40~60 cm、60~80 cm的土壤层样品,测定其过氧化氢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及蛋白酶活性,研究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对深层水土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 cm垫料的垂直深度,随着深度的加大,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随着垫料使用时间的延长,垫料中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有增大的趋势,而蛋白酶活性有降低的趋势,垫料下层土壤中酶活性变化不显著。
关键词: 发酵床养猪 垫料 过氧化氢酶活性 纤维素酶活性 蛋白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GhEPSP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
《棉花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于构建棉花GhEPSP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宿主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利用RT-PCR技术从陆地棉苏棉18中克隆获得GhEPSP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连接到p EASY-Blunt平端载体,构建获得重组载体p EASY-Blunt-GhEPSPS;以该重组载体为模板,PCR获得两端含有Eco RⅠ和XhoⅠ酶切位点的GhEPSPS基因CDS序列,通过这2个酶切位点插入到p ET32a载体,构建获得原核表达重组载体p ET32a-GhEPSPS,转化到宿主菌株BL21(DE3)中,经IPTG诱导后,SDS-PAGE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克隆获得了棉花GhEPSPS基因的CDS序列,并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目的基因能够在宿主菌中被诱导大量表达。该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棉花EPSPS酶的结构、功能以及酶学特性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棉花 GhEPSPS基因 原核表达 SDS-PA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三维坐标评判农药混用对多种害虫的联合作用及综合毒力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三维坐标内,用3种药剂对害虫的LC50值作理论等效面。3种农药混用后,对害虫LC50实测值的坐标点在等效面上为相加作用,在靠近坐标原点的凹面上为增效作用,在远离原点的凸面上为拮抗作用。在同一坐标内,用3种药剂对几种害虫的LC50值作多个等效面,并将3种农药混用后对几种害虫的LC50实测值标注在坐标内,可以清楚地反映混剂对不同兼治对象的毒力和互作效应。以此研究甲维盐+毒死蜱+吡蚜酮的三元混剂对水稻二化螟、褐飞虱和灰飞虱的兼治作用。结果表明:该混剂对二化螟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并且毒力最高;对灰飞虱为相加作用,毒力次之;对褐飞虱为拮抗作用,毒力最差。说明该混剂的综合效应差,不适合同时兼治3种害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清洁型复合饲料添加剂对发酵床育肥前期猪生长、营养代谢及激素分泌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选取健康无病、体重30kg左右的苏钟猪120头,随机分为2组,研究发酵床育肥前期猪日粮中应用清洁型复合饲料添加剂对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代谢及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1)清洁饲粮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清洁型复合饲料添加剂组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较对照组均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甘油三酯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了58.82%(P<0.01),而葡萄糖、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及低密度胆固醇差异不显著(P>0.05);清洁型复合饲料添加剂对血清中酶活性的变化无显著性影响,但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都有提高的趋势(P>0.05)。(3)清洁饲粮组血清中T3和T4含量均显著提高,其中T3和T4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8.12%和18.84%(P<0.05),IGF-Ⅰ、INS和GH含量较对照组也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发酵床育肥前期猪日粮中应用清洁型复合饲料添加剂,可提高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营养物质代谢水平,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并提高猪血清中T3、T4的含量,改善猪体内内分泌激素的水平。
关键词: 清洁型复合饲料添加剂 猪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内分泌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佐剂对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比较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发和评价猪支原体肺炎(MPS)灭活疫苗新型佐剂,本研究以水包油乳剂或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卡波姆佐剂为基础的MPS灭活疫苗,在其中分别添加左旋咪唑、黄芪多糖、免疫刺激复合物基质(ISCOM-matirx)或胸腺肽,得到不同的佐剂配方,同时选用3种商品化佐剂进行同步试验评价。将这些佐剂与MPS灭活疫苗合用免疫小鼠,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及血清抗体IgG水平,用以比较几种佐剂对该疫苗中的免疫增强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佐剂组均有明显免疫应答反应。其中,卡波姆+ISCOM-matrix佐剂组对增强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血清中抗体水平为各组间最高,其次为卡波姆+左旋咪唑佐剂组;GEL 01 ST佐剂能够增强疫苗的细胞免疫刺激能力,而对体液免疫作用稍差,卡波姆+胸腺肽佐剂组的血清抗体水平较高,但对淋巴细胞增殖没有明显作用。本实验结果将为后续的MPS灭活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负荷对秸秆床反应器厌氧生物产沼气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 》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打捆麦秸为固定相,以猪场废水为流动相,采用半连续进料方式,考察了不同猪场废水容积负荷对秸秆床反应器产沼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前25d,较高的猪场废水有机负荷对反应器产气有一定抑制,之后日产气量和容积产气量迅速增加,并明显高于低猪场废水有机负荷的处理,当猪场废水容积负荷为7.2kgCOD/(m3·d)时,厌氧反应器最大容积产气量达2.29m3/(m3·d),产气稳定后维持在1.52~1.76m3/(m3·d),较猪场废水容积负荷为2.4,1.44kgCOD/(m3·d)的处理分别提高了50%和130%以上,对产气中甲烷含量无明显影响;较高的猪场废水容积负荷不利于麦秸厌氧发酵产沼气,发酵后麦秸干物质损失率、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解率均与猪场废水容积负荷成反比,红外的结果与之一致.对发酵后麦秸水浸提液的DGGE检测表明,维持反应器高有机负荷、低发酵液HRT,促进了厌氧微生物在麦秸表面定植,微生物种群数量和丰富度均明显高于低有机负荷、高发酵液HRT的处理,反应器耐高有机负荷冲击的能力增强.采用秸秆床反应器处理农村常见的秸秆和畜禽养殖污水产沼气是可行的,且较高的废水有机负荷有利于提高反应器容积产气率.
关键词: 猪场废水 秸秆床反应器 有机负荷 水力停留时间 沼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甘薯乙醇发酵条件
《核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薯为原料采用发酵法生产乙醇,用三因素中心组合设计确定适宜的发酵培养基条件。通过响应面法分析料水比、(NH4)2SO4添加量、初始pH及其相互作用对乙醇发酵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料水比、料水比和(NH4)2SO4添加量的交互作用及(NH4)2SO4添加量和初始pH的交互作用对乙醇发酵效率有显著影响。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条件为:料水比22:68(w/v),(NH4)2SO4浓度0.65%,初始pH值4.2。在此发酵工艺基础上,乙醇发酵效率(91.35%)比对照提高6.02%,与模型预测值90.25%基本吻合。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的模型可以预测甘薯乙醇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枯萎病菌侵染西瓜根茎部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植物保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西瓜枯萎病菌侵染西瓜根系及茎的过程,本研究选取一株致病力较强的西瓜枯萎病菌FO1022,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标记该菌株,观察病原菌侵染西瓜根茎部的组织学过程。结果表明,用GFP标记的病菌接种感病西瓜品种‘苏蜜1号’,接种后2d,显微观察显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附着于西瓜根系表皮细胞并萌发,沿细胞间层定殖生长;接种后5d,在西瓜根部维管束导管中观察到大量菌丝和大型分生孢子,在根部表皮细胞上观察到大量厚垣孢子,在茎部部分维管束导管中也观察到少量的菌丝,此时48.6%的幼苗表现萎蔫症状;接种后9d,茎部所有维管束导管都充斥着密集的菌丝体,此时91.7%的幼苗表现枯萎和死亡。与侵染感病品种相比,该菌株在侵染中抗品种和高抗品种时,在侵染时间上要明显滞后。本研究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观察并分析了GFP标记的西瓜枯萎病菌侵染西瓜根茎部的过程,为研究西瓜枯萎病菌的致病机理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