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石灰对秋葵幼苗生长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秋葵育苗中死苗的问题,以秋葵为试材,研究了在秋葵育苗过程中施用石灰对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一定浓度的石灰能促进秋葵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根系质量、根冠比、侧根数;能显著地增加秋葵幼苗的叶面积、植株高度和茎粗度。其中以采用4%的石灰均匀拌入土壤的方式效果较好,根系活力、根系质量、根冠比、侧根数分别较对照提高19.17%、62.86%、65.78%、67.27%、4.61%。

关键词: 秋葵 石灰 根系发育 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纬度半干旱地区年际间气象因子变化及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制定半干旱地区玉米栽培技术措施以及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对连续6a玉米产量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近6年生长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小,活动积温受霜期影响较大;降雨量高于往年平均水平,各月份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易发生春旱、夏涝现象。降雨量的多少及其时空分布情况、个别年份的早霜和晚霜等灾害性天气是玉米年际间产量波动的主要限制性气象因素。

关键词: 高纬度半干旱地区 气象因子 玉米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葵E2泛素结合酶基因SorUBC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龙葵Sor UBC基因克隆并分析其在多种非生物胁迫处理下表达特性,为E2泛素结合酶在植物逆境胁迫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电子克隆结合RT-PCR方法从龙葵中克隆得到泛素E2结合酶UBC基因编码区序列,命名为Sor UBC,登陆Gen Bank,编号:KU233684。Sor UBC基因编码区全长888 bp,编码295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马铃薯、番茄同源性最高,为95%,其次是烟草,为91%。该蛋白在第266~284氨基酸位具有1个跨膜螺旋区域,泛素化位点预测表明其含有8个泛素化位点。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Sor UBC基因在龙葵各器官表达特征和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干旱、盐、碱、高温和低温)根部和叶片表达特性,同时测定龙葵叶片生理响应。结果表明,SorU BC基因表达具有组织差异性,在叶片和果实中表达量较高。非生物胁迫处理(干旱、盐、碱、高温和低温)后根部和叶片基因表达情况显示该基因存在早期(3或5 h)应答上调表达,且根部与叶片基因表达量和变化趋势差异显著,根部表达量变化比叶片显著,推测Sor UBC基因在龙葵早期响应干旱、盐、碱、高温和低温非生物胁迫中起调控作用。生理特征数据表明,在干旱、盐和高温胁迫中龙葵叶片MDA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OD和SOD活性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说明其在胁迫后期(9 h)对活性氧造成的损伤起缓解作用。

关键词: 龙葵 SorUBC 克隆 表达分析 非生物胁迫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对不同时段低温冷害的适应性研究

中国稻米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覆盖黑龙江省三个积温带的123个水稻品种(品系)为试材,将6月30日-7月29日每10天为1段分3个时段对水稻进行低温处理,以研究冷害发生规律。结果发现,水稻在6月3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延迟型冷害,7月1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障碍型冷害,证实了低温对水稻冷害的时段效应;第一积温带水稻在7月1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延迟型冷害,第一积温带水稻在6月30日-7月9日受低温易发生障碍型冷害,第二、三积温带水稻在6月3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延迟型冷害,第二、三积温带水稻在7月1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障碍型冷害,体现了水稻应对低温的生态区效应。这对黑龙江省抗寒水稻品种的选育以及抗寒措施的提出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水稻 低温 抽穗期 结实率 延迟型冷害 障碍型冷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江平原主栽大豆品种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分析

大豆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三江平原地区主栽大豆品种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对合丰56、合丰55、合丰50等13个主栽品种进行了大豆疫霉菌1号小种的盆栽接种和大田接种抗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合丰55在盆栽接种鉴定中表现为抗病,死亡率为27.41%,与其它品种相比,除了垦丰16和绥农28外,差异极显著。其在大田接种鉴定中表现为抗病,死亡率为3.33%,与其它品种相比,除垦丰16外,差异显著;大田接种减产率为3.84%,与未接种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垦丰16在盆栽接种鉴定中表现为抗病,死亡率为24.81%,与其它品种相比,除了合丰55和绥农28外,差异极显著;在大田接种鉴定中表现为抗病,死亡率为6.67%,与其它品种相比,除合丰55外,差异显著;大田接种减产率为5.19%,与未接种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合丰55和垦丰16具有良好的抗性,大田接种试验表现减产率低,是适合三江平原地区种植的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大豆疫霉菌 人工接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种植面积提取遥感方法研究——以黑龙江省绥滨县为例

中国农业信息 2016

摘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及其空间分布是制定粮食政策和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依据。文章选择黑龙江省绥滨县作为训练区,选取TM8卫星数据,采用人工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分类等2种方法,进行对训练区水稻种植面积提取。假定目视解译的结果为真值,在时间效率和解译精度2个方面,对自动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自动分类水稻面积的准确率在95%左右,但时间节省了数十倍。说明利用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提取水稻种植面积的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目视解译 自动分类 遥感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北方水稻 2016

摘要:为了探讨水稻不同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在新民村和梧桐河农场水稻田利用7个品种(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民村叶瘟与穗颈瘟发生较梧桐河农场严重,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绥粳8在两点均无稻瘟病发生,其他品种(系)均有不同程度稻瘟病发生,穗颈瘟发生程度与叶瘟成正相关关系。相同品种不同的播期之间稻瘟病表现出播期1(S1)>播期3(S3)>播期2(S2)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稻瘟病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密度对吉杂141群体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明确矮秆早熟高粱品种吉杂141在佳木斯地区的合理栽培密度。[方法]以吉杂141为研究对象,在大田生产试验条件下,采用平播的方式,设置15万、20万、25万、30万、35万株/hm2共5个栽培密度,研究不同栽培密度下,吉杂141的群体生理指标、产量及产量性状。[结果]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叶面积指数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群体光合势和总光合势增加,株高差异不显著,穗长、穗粗逐渐下降,生物产量上升,千粒重和单穗重下降。[结论]初步明确在佳木斯地区采用平播方式吉杂141最适栽培密度为20万株/hm2,产量可达9 203.36 kg/hm2。

关键词: 高粱 栽培密度 生理指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大豆合农64创新研究

农民致富之友 2016

摘要:合农64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与黑龙江省合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育成的高油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于2013年通过审定推广,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分枝能力强,三粒荚较多,百粒重19.0-19.5g蛋白质含量38.28%,粗脂肪含量21.90%,属高油类型品种;接种鉴定抗灰斑病,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92.7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平均增产11.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01.7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3.8%;生育日数115-116d,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属于中熟品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种植,也适宜吉林东部山区、半山区和内蒙古的兴安盟和呼蒙等相同生态类型区域种植,推广前景广阔。

关键词: 合农64 高油 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途径探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

摘要:我国一直是玉米生产大国,玉米秸秆产量极为丰富。为充分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简要介绍了玉米秸秆在农业、畜牧业和工业中的综合利用途径,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总结出针对农村不同地区应当采取不同的玉米秸秆利用方式,加强秸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综合利用 利用途径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