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关于粮食安全与东北地区牧草用地的思考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摘要: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缺粮人口逐年增多。我国粮食形势也发生重大变化,保证粮食安全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草业应为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提出了应充分利用退耕还草土地、退化草场、低产农田、盐碱地及沙荒地种植牧草,建立人工草地,以促进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牧草 人工草地 东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因素对北方粳稻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第13报 不同收割时间对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北方水稻 2008

摘要:通过4 a试验研究了不同收割时间对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割过早或过晚加工品质下降,收割时间对外观品质影响不大,收割早食味品质有提高的趋势。综合考虑吉林省的气象条件,水稻的抽穗期应在8月5日左右,收割期在9月25日前,抽穗至收割的时间在45~50 d时,才能比较安全地保证产量和米质。

关键词: 北方粳稻 收割时间 产量 米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糖肽酮萜素添加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当代畜牧 2008

摘要:选用80头平均体重为30 kg左右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按糖肽酮萜素在日粮中的不同添加量(分别为0、100、300、500 mg/kg)设为4(Ⅰ、Ⅱ、Ⅲ、Ⅳ)个试验组。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糖肽酮萜素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添加水平以300 mg/kg 为最佳。

关键词: 糖肽酮萜素 育肥猪 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吉育79选育报告

中国农业信息 2008

摘要:吉林省农科院在2005年育成了大豆新品种吉育79号,吉育79属早熟-极早熟品种,适于吉林省东部及北部早熟区域种植,其秆强,抗倒伏,适合密植。经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吉育79表现出了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

关键词: 大豆 高产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穿心莲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中草药及其提取物以其无毒副作用、无污染、无残留等特点,已广泛应用到畜禽生产中。作者以穿心莲为研究对象,经提取、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提取物添加剂,应用到仔猪、育肥猪和肉仔鸡的生产中,其生产性能能够达到或优于抗生素水平,穿心莲具有明显促进动物生长、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料重比的作用,可以完全或阶段性替代抗生素的使用。

关键词: 穿心莲 提取物 促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九五”以来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回顾

吉林农业科学 2008 CSCD

摘要:首先揭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其内涵包括:耕地保护能力、政策支撑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抗灾能力。进而对"九五"以来,吉林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回顾,主要从粮食综合产出水平、耕地保障水平、科技服务水平和灾害防范能力4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吉林省 粮食 生产能力 回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稻吉粳88的优异特性及推广应用

中国稻米 2008

摘要:吉粳88是采用地理远缘杂交方法育成的超级稻品种,其主要优点有:高产,2004~2005连续两年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产量达到11 100 kg/hm2以上;优质,除粒长外,其余品质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多抗,不仅抗稻瘟病,而且抗稻曲病,中抗纹枯病,耐冷性较强;株型理想,叶片直立,倒三叶平均开张角度小于15°,主蘖穗整齐,茎秆粗壮,耐肥抗倒伏性极强;适应性广,2005年先后通过吉林省、辽宁省、国家品种审定,在吉林省内外累计种植面积达40万hm2以上。

关键词: 超级稻 品种 吉粳88 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株型大豆品种的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2008 CSCD

摘要:通过本项研究,确定在吉林省中部区域无限结荚习性分枝型大豆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5万株/hm2,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型大豆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0万株/hm2。

关键词: 大豆 株型 种植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CryIA和CpTI双价抗虫基因大豆的获得与稳定表达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将抗虫基因转入栽培大豆中,提高大豆的抗食心虫能力。【方法】利用大豆未成熟子叶体细胞胚发生系统高效转化体系,将携带有人工合成的CryIA杀虫基因和CpTI基因的高效双价杀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GBI121S4ABC转化到大豆主栽品种吉林20与吉林27中。【结果】GUS活性分析、PCR、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大豆基因组中。T1代转基因大豆抗虫测定表明,转基因材料虫食率比对照显著降低,抗虫能力显著提高。【结论】T3~T5连续3代接虫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株系0-195和0-150的虫食率均比对照低大约30%,其抗虫能力已基本稳定。

关键词: 大豆 抗虫基因 体细胞胚发生系统 大豆食心虫

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系统组织学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体细胞可以诱导发生在形态和结构上类似胚结构的胚状体。利用大豆体细胞胚发生系统进行大豆遗传转化,具有转化频率高、同步性好、转基因植株嵌合体少等诸多优点。对经根癌农杆菌侵染后,在含卡那霉素筛选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豆未成熟子叶胚性细胞的发生、分化及发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体细胞胚以非芽体方式发生。胚性细胞可以从外植体表层或表层下1~2层细胞开始发生,随着胚性细胞的分裂,周围细胞开始退化解体,并形成具有类似胚柄结构的胚状体。之后,呈球形的胚状体突出于表皮之外,并依次发育成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以期为利用大豆未成熟子叶诱导体细胞胚发生系统高效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 体细胞胚胎发生 组织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