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不同杀菌剂对向日葵菌核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作物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杀菌剂对向日葵菌核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子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吡噻菌胺SC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0302μg/mL,其次为75%拿敌稳WG和50%啶酰菌胺WG,EC50值分别为0.0370和0.2152μg/mL.50%啶酰菌胺WG对菌核病菌子囊孢子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0563μg/mL.田间试验结果显示,50%啶酰菌胺WG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89.68%,可有效改善向日葵相关农艺性状,较对照增产34.58%.综合室内毒力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0%啶酰菌胺WG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可作为田间控制病害的轮换药剂.

关键词: 向日葵菌核病 杀菌剂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大田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拔节孕穗期水分控制对不同旱稻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旱稻品种在拔节孕穗期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反应,以旱稻74和旱稻80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方式,研究了拔节孕穗期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旱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95%时,随着水分的减少,2个旱稻品种生育期延后,株高、茎蘖数和单株干重降低,有效穗数变化较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尤其是穗粒数降低幅度最大,进而导致产量显著降低,且旱稻74的减产幅度高于旱稻80.旱稻拔节孕穗期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保持在95%以上,否则将会影响旱稻最终产量.因此,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旱稻80的稳产性相对较好.

关键词: 拔节孕穗期 水分控制 旱稻品种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Fhb1基因定位、克隆及其在抗赤霉病育种中利用的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赤霉病已成为小麦第一大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目前,抗性品种结合化学防治的方法成为当前防治赤霉病的最有效途径.小麦赤霉病抗性受多种基因控制,其中,Fhb1基因抗性效应最大,且抗性稳定,在小麦赤霉病抗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赤霉病主效抗性基因Fhb1的定位、分子标记和克隆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利用选择性回交技术和矮败小麦平台将Fhb1基因导入当地小麦中可提升赤霉病抗性,进而结合化学防治方法为我国小麦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Fhb1基因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小檗碱微球体外释药性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预测硫酸小檗碱微球的体内释放效应,以及制备更加符合机体生理特点的微球制剂,以硫酸小檗碱为模型药物,制备了壳聚糖-海藻酸钠载药微球.以生理盐水、人工肠液和人工胃液为释放介质,采用转篮法测定了载药微球在1 h~48 h的药物累计释放度.结果表明,在释放试验的1 h~12 h,人工肠液中的药物释放速度较快,在12 h药物累计释放率达到57.18%,而在生理盐水和人工胃液中的药物释放速度较慢,累计释放率分别为23.07%和11.04%,至48 h,在人工胃液、生理盐水和人工肠液中的药物累计释放率分别达到24.99%、51.29%和91.01%.在人工胃液中符合Higuchi方程,在人工肠液和生理盐水中的释放行为符合一级拟合方程,表明硫酸小檗碱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关键词: 硫酸小檗碱 微球 体外释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大豆品种合农75油分分子标记遗传解析

种子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大豆油分含量分子标记遗传规律,解析不同类型分子标记对油分含量的贡献及作用,以高油大豆品种合农75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39个油分含量SSR分子标记在合农75及其亲本的PCR片段长度,分析油分分子标记在亲本及品种中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有15个SSR分子标记在合农75与母本合丰50间具有一致PCR片段长度,遗传率为38.46%,这些标记属于高油分子标记;有4个SSR标记在合农75与父本抗线4号间具有一致PCR片段长度,遗传率为10.26%,这些标记属于高油潜力分子标记;有18个标记在子代与双亲间共同存在,遗传率为46.15%,这些标记属于油分含量基础标记.因此,合农75遗传于母本合丰50的标记数量为33个,遗传贡献率为84.62%;合农75遗传于父本抗线4号的标记数量为22个,遗传贡献率为56.41%;合农75共同遗传于双亲标记数量为18个,遗传贡献率为46.15%.

关键词: 大豆 油分含量 合农75 分子标记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施肥对低温下玉米出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硅钙肥和锌肥几种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出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期播种期,对第1期播种玉米进行肥料处理,第2期播种的玉米不施肥,探讨了几种优化施肥方式对低温下玉米出苗率、苗期生物量、根系生长、生理特性以及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条件下,各优化施肥均可以提高玉米出苗率,T2、T3和T4处理在第4,6,8天的出苗率均较T1处理明显提高;苗期植株干鲜质量提高,T2、T3和T4处理的植株鲜质量分别是T1的1.77,2.26,2.07倍;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T2、T3和T4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是T1处理的1.19,1.95,2.09倍;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均有所提高;除了T4处理的POD含量低于T1处理,其他处理POD含量均高于T1;T2处理的脯氨酸含量低于T1处理,其他处理脯氨酸含量高于T1处理.各优化施肥处理提高了穗位高;T3处理较T1处理提高了植株株高,T2和T4处理的株高略低于T1处理.各优化施肥处理均能提高玉米产量.综合看来,全量生物有机肥(450 kg/hm2)改善低温对苗期的伤害和促进玉米生长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 玉米 生物有机肥 低温 出苗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耐碱性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土地盐碱化程度不断加剧,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水稻作为中度盐敏感作物,根系具有吸收盐分和分泌有机酸的作用,其生长的水环境能够淡化土壤表层盐碱度,是改良盐碱地的首选粮食作物.碱胁迫和盐胁迫均能对水稻造成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而碱胁迫使水稻遭受高pH值和高盐分双重损伤,伤害作用和调控机制比盐胁迫更为严重和复杂.目前,研究多集中于盐胁迫,对碱胁迫下水稻响应和调控机制的研究较少.综述了碱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的影响、水稻耐碱机理及相关基因的研究,提出了强化水稻耐碱性的策略,以期通过分子生物技术培育耐碱水稻新品种,实现盐碱地改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关键词: 水稻 耐碱性 碱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种质资源耐密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大豆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对大豆耐密性进行评价,分析不同资源材料耐密特性,建立大豆耐密性评价模型,以147份大豆资源群体为试验材料,以高密度与常规密度下各耐密性状比值的耐密指数为基础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大豆耐密性进行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耐密单项指标转换为4个独立综合指标,性状累计贡献率为85.24%,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用于综合耐密评价的D值,筛选强耐密型大豆材料20份、弱耐密材料20份,通过逐步回归建立大豆耐密性评价数学模型,D=0.223-0.110X1-0.085X2-0.053X3-0.040X4+0.116X8+0.203X9,R2=0.983 0,估计精度在89.20%以上;筛选了6个核心耐密评价性状,分别为倒伏级别、植株重心高度、株高、底荚高、单株粒重及小区产量,可以作为大豆品种耐密性鉴定指标.

关键词: 大豆 耐密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逐步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0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品种Ⅱ

大豆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36 垦科豆1736.1 品种来源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以垦丰14为母本,垦丰1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36.2 特征特性普通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6 d左右,需≥10 ℃活动积温2 300 ℃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 cm左右,无分枝,白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黄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无光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油酸合成上游基因HaFAB2克隆与表达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油酸葵花籽油具有高抗氧化稳定性且有益人体健康.FAB2编码硬脂酰-ACP脱氢酶,调控硬脂酸(C18:0)向油酸(C18:1)转化,是油酸合成通路上游基因.研究克隆向日葵HaFAB2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其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 191 bp,编码396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发现,HaFAB2基因与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进化关系最近,序列相似性高达94%.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HaFAB2编码蛋白为酸性蛋白且为亲水性蛋白,蛋白二级结构为α螺旋.HaFAB2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表明,HaFAB2在种子、根、茎、叶、管状花和舌状花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在发育早期种子和成熟叶中表达较高,尤其在开花后17d种子中表达量最高,此时高油酸种子中表达量明显高于低油酸种子,结合油酸积累变化趋势可看出,HaFAB2基因表达量与油酸积累变化趋势一致,推测该基因可能是影响油酸含量的重要基因.

关键词: 向日葵 油酸 硬脂酰-ACP脱氢酶 HaFAB2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