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AtEDR1介导拟南芥对稻瘟菌的抗性(英文)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是一种半腐生病原菌,该病原菌可以侵染水稻,产生稻瘟病。对于水稻与稻瘟菌的互作机制,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鉴于水稻基因组相对较大且稻瘟菌生理小种众多,致使研究进展缓慢。本研究通过将稻瘟菌生理小种Y34侵染拟南芥生态型Col-0,发现Y34可以感染Col-0,从而建立Y34-拟南芥互作模型,用以探究Y34与抗白粉突变体edr1的关系。结果显示,edr1比Col-0对于稻瘟菌更敏感。之前有研究表明,降低SA含量的突变体(pad4,sid2,nim1)均可抑制edr1相关表型。接种Y34于edr1与pad4、sid2、nim1形成的双基因突变体发现,所有双突变体的感病性比edr1单突均明显降低。推测EDR1可能在拟南芥抗稻瘟菌方面起一定正调控作用,且其作用依赖于SA途径的相关基因。

关键词: edr1 稻瘟菌 抗病性 拟南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bHLH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学功能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HLH(basic/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它们组成了转录因子中的一个大家族。bHLH转录因子不仅普遍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毛状体的发生、光形态建成和光信号转导,而且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和次生代谢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对植物bHLH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

关键词: 转录因子 bHLH 结构功能 表达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盟椰子产业发展概况及趋势分析

世界农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东盟是世界椰子及其产品的主产区。本文利用FAO提供的统计数据,对东盟椰子的生产和贸易情况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分析了东盟椰子产业的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东盟 椰子产业 发展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油棕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利用中国油棕种质资源,从DNA分子水平上对海南和云南油棕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应用ISSR技术对海南和云南的85份油棕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23个引物对所有85个新引进油棕种质及原有油棕种质材料进行ISSR扩增,23个引物共扩增出20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78.6%。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采自海南、云南的新选育油棕种质及原有的油棕种质材料基本上能按不同的采集地点或不同的来源途径而分别聚类在一起。

关键词: 油棕种质 遗传多样性 I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现状与分析-香焦茎叶综合利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香蕉茎叶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国内外对利用香蕉茎叶资源粉碎还田、发酵制沼气、生产有机肥、青贮饲料等技术进行了研究,近年来香蕉纤维的开发利用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发展较快,但各种技术都还不成熟,香蕉茎叶的综合利用程度还相当低.目前,绝大部分香蕉茎叶采用人工砍伐再搬到田间空地堆放自然腐烂,仅小部分粉碎还田或用于编织加工工艺品等.针对我国香蕉茎叶资源综合利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香蕉茎叶 综合利用 现状 问题分析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梁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多样性初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广东湛江地区种植了50份国内外甜高粱种质资源,测定其生育期、单株鲜重、株高、茎粗、锤度5个主要数量农艺性状,并进行了差异显著性、相关性、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除生育期外,株高、茎粗、单株鲜重和锤度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生育期、株高、茎粗和单株鲜重指标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锤度与其它4个主要性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甜高粱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幅度为0.103 9%~0.293 1%;各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50份甜高梁资源可分为4个类群,其中Ⅰ类群5个数量农艺性状均表现良好,产量为90 t/hm2,乙醇产量3 360 L/hm2,可作为今后开发利用的推荐材料.

关键词: 甜高梁 农艺性状 相关性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辽宁省辣椒土传病害镰刀菌鉴定及rDNA- ITS序列分析

植物保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分离的辣椒镰刀菌形态、基因序列进行研究,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及这些菌的同源性,为进一步开展该病害诊断和防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采自辽宁省各地辣椒土传病害的16株病菌进行形态观察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引起辽宁省辣椒土传病害的主要镰刀菌有尖镰孢、茄镰孢、锐顶镰孢和串珠镰孢等4种,根据菌株分生孢子形态和rDNA-ITS序列同源性,将ZW13、LY3、PJLJ、HC5、CY2、CY5、TLLJ、LY5、LY1菌株聚类为尖镰孢;FSLJ2和FSLJ3菌株聚类为茄镰孢;ZW和ZW18菌株聚类为锐顶镰孢;KPLJ、LZLJ、FSLJ1菌株聚类为串珠镰孢.[结论]从分子系统树和菌株间的遗传距离看出镰刀菌同种同源性都很高,不同种之间同源性相对较低,种间遗传差异较大.

关键词: 辣椒土传病害 镰刀菌鉴定 rDNA-ITS序列 同源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锌指蛋白基因ShSAP1的克隆与表达模式

生物工程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中具有A20/AN1锌指结构域的蛋白与逆境应答密切相关,在甘蔗热带种Saccharum officinarum拔地拉Badila中克隆到一个具有A20/AN1锌指结构域的锌指蛋白基因ShSAP1。为研究ShSAP1的基因结构和表达特性,采用PCR和Southern blotting分析了ShSAP1的基因组结构,通过半定量RT-PCR对ShSAP1在甘蔗不同部位、不同胁迫和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hSAP1的5'UTR区有两段内含子,大小分别为202 bp和1 052 bp,在Badila中有1~2个拷贝;ShSAP1在甘蔗成熟植株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茎秆中的表达量随着茎节成熟而递增;在幼苗阶段,ShSAP1的表达能被高盐、模拟干旱、GA3、ABA和ET诱导增强。以上结果表明,ShSAP1可能在甘蔗成熟与逆境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甘蔗 SAP A20/AN1锌指蛋白 ShSAP1 非生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豆科绿肥对砖红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缺磷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本研究分析了14份热带、亚热带豆科绿肥施入土壤后对砖红壤有效磷含量影响的时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绿肥后不同时段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有效磷的含量,且施用绿肥后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不施用绿肥土壤,其中木蓝(Magnolia lotungensis)对砖红壤有效磷含量增量变幅高达339%。此外,施用不同的绿肥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不同,但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的基本规律一致。施用绿肥时砖红壤有效磷含量提高较大的最佳埋田时间为1个月。

关键词: 豆科绿肥 砖红壤 有效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农1号’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糖分积累与相关酶活性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台农1号’芒果为材料,测定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淀粉酶、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组分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台农1号芒果果实属于单S型生长曲线,发育前期主要积累淀粉、葡萄糖和果糖,果实成熟软化时,淀粉酶活性降至最低,淀粉水解,蔗糖快速积累.(2)酸性转化酶活性在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维持最高,完熟时略有降低;蔗糖磷酸合成酶在果实发育前期略有降低,完熟时升至最高;蔗糖合成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在整个发育期一直很低且较稳定.(3)淀粉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SPS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葡萄糖含量均与SPS、SS呈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果糖含量与SS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表明,芒果成熟时淀粉分解、酸性转化酶活性的降低,且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增加是引起果实蔗糖积累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芒果 糖积累 转化酶 蔗糖合成酶 蔗糖磷酸合成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