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两广地区椰子病虫害调查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广西、广东的主要椰子植区的椰子病虫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椰子灰斑病、炭疽病、煤烟病3种病害;发现害虫17种,隶属于5目12科,主要害虫为椰心叶甲、二疣犀甲、红棕象甲、丽绿刺蛾等;腹足纲有害生物1种。

关键词: 椰子 病虫害 两广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vir基因诱导因子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众多遗传转化法中,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以易操作、低费用、插入片段明确、拷贝数低等独特优点成为植物遗传转化的首选。然而,至今仍有许多物种不能被农杆菌转化。研究表明,农杆菌的转化能力是由位于染色体基因组之外Ti质粒上的vir基因决定的。在所有vir基因中,除virA和virG组成型表达外,其它vir基因的表达均需酚类化合物的诱导;糖类物质可增强酚类化合物对vir基因的诱导;低磷酸和酸性pH环境也可促进vir基因的诱导表达。文章论述了酚类化合物、糖类物质、低磷酸、酸性pH和培养温度等因素对农杆菌vir基因诱导表达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利用这一天然载体及为提高转化效率提供依据。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vir基因 诱导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芦笋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芦笋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抗旱耐寒、适应性强,是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中利于农民创收的好项目。随着国际芦笋产业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迎来了芦笋产业发展的春天。综述了目前我国芦笋种植生产及加工现状,对我国芦笋产业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分析了我国芦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芦笋 现状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草槟榔加工工艺研究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传统槟榔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对香草兰味风味咀嚼型槟榔加工工艺进行研究,解决了食用槟榔干燥、泡制入味、定香等技术关键,并总结加工技术要点。经多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湖南咀嚼槟榔为对照,以香草兰味处理B为最佳配方,产品质量符合海南省地方标准《DB/T75食用槟榔》的要求。

关键词: 槟榔 加工 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农业农药数据库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农药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使农药信息数字化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农药属性和防治信息统计分析结果,以22种热带作物为对象,根据国家登记、科技文献、国外登记等相关文献整理了农药种类、剂型、理化性质、对环境影响因素以及针对热带作物病虫草害的施用方法等信息,构建了热带农业农药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基于Web的农药对热带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快速检索和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农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关键词: 热带作物 农药 防治方法 数据库 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MSA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对无性系DNA的甲基化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橡胶树幼嫩叶片的基因组DNA,通过电泳检测酶切与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等,建立橡胶树MSAP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分析体系,并利用MSAP技术在基因组水平上对橡胶树幼态优势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体系可获得扩增位点多、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图谱(共扩增出740个条带,404个甲基化位点,平均多态性比例为54.6%),并能有效区分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状态,为开展橡胶树同一品种不同类型种植材料的表观遗传变异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橡胶树 MSAP 幼态无性系 DNA甲基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油熏蒸处理对香蕉采后炭疽病害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植物提取物对香蕉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以香蕉果实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方法测定不同剂量(0~40μL)的茶树油(TTO)及其主要成分(4-松油烯醇、α-松油醇、γ-松油烯和1,8-桉叶油素)对香蕉炭疽病菌的离体抗菌活性,并用TTO及其主要成分熏蒸处理接种炭疽病菌的香蕉果实,测定果实常温贮藏(25°C,相对湿度75%)的发病情况和TTO处理对接种果实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TO、4-松油烯醇和α-松油醇均能显著抑制离体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质量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1.25g/LTTO处理降低了接种炭疽病菌果实的发病程度,0.32g/L4-松油烯醇和α-松油醇处理对接种果实病斑直径的抑制效果显著好于TTO。另外,1.25g/LTTO处理提高了接种果实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酶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初步研究表明TTO熏蒸处理在控制香蕉果实采后腐烂和提高果实抗病性上具有应用可行性,4-松油烯醇和α-松油醇可能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关键词: 病害 农产品 熏蒸 香蕉 茶树油 活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碳、氮源对优势藻株Hhw总脂含量及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寻找适合用于开发生物质能源的优势藻株,对分离得到的藻株Hhw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生长情况,不同碳、氮源对其总脂含量及脂肪酸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Hhw生长速度快、生物量高、适应性广;硝态氮、碳源的添加促进Hhw中性脂的积累,Hhw总脂含量高达干重的36.45%;Hhw脂肪酸成分较为单一,以棕榈酸、亚麻酸、EPA等9种脂肪酸为主;不同碳、氮源对其脂肪酸组成成份的影响不大,但对各组分的含量有一定影响,如铵基氮对EPA的积累有一定促进作用。综合分析认为,Hhw是一株极具开发潜力能源微藻。

关键词: 微藻 总脂 脂肪酸 碳源 氮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pCl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生物技术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ApCl基因的功能,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ApCl基因片段克隆入大肠埃希菌―酵母穿梭质粒pGAPZαA,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GAPZαA-ApCl,电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Zeocin筛选出阳性克隆转化子。通过比较转化空载体pGAPZαA和重组载体pGAPZαA-ApCl的不同菌株分别在含有高盐和高山梨醇浓度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发现毕赤酵母GS115在转化ApCl基因后其抗旱、抗盐能力显著提高(约3倍),进一步验证了ApCl基因对提高生物抗逆能力有显著作用,为将来分离该蛋白及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ApCl基因 抗旱 抗盐 巴斯德毕赤酵母 生物抗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更新期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分布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处于更新期30年橡胶人工林含碳量、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树组分的含碳量在29.94%52.90%之间,大小表现为:树叶>树干>树根>树枝>树皮>胶乳,相同器官的含碳量枯样的要比鲜样的高。凋落物层含碳量平均为51.90%,林下植物为46.09%。土壤含碳量平均为0.54%,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层次土壤含碳量逐渐减少,相邻土层差异不显著。橡胶林生态系统现存碳贮量为219.68 t.hm-2,其中乔木层为140.21 t.hm-2,占整个生态系统碳贮量的63.82%,凋落物层和林下植被层为3.99 t.hm-2,仅占1.82%,土壤(0 100 cm)的碳贮量为75.48 t.hm-2,占34.36%。橡胶树各器官的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关系。树干的生物量最大,其碳贮量也最高,占乔木层碳贮量的55.67%。

关键词: 橡胶林 碳贮量 含碳量 更新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