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株产生抑菌气体内生真菌的拮抗活性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HND5是一株分离自臂形草的内生真菌,对其拮抗作用评价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产生对11株病原真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挥发性气体,对峙培养表明其对这些菌株有较好拮抗作用,而其无菌滤液仅对部分病原真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挥发性气体可能是其抑菌作用的主要机制。


橡胶树胶乳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与EST测序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构建橡胶树胶乳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降低胶乳中存在的高丰度表达基因的拷贝数,提高胶乳表达基因的分离鉴定和EST测序分析效率。【方法】以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的胶乳为材料,将胶乳全长cDNA与Gateway供体载体pDONR222重组,构建了橡胶树胶乳的非剪切型全长cDNA原始文库,经检测原始文库的滴度为6.0×106 cfu/mL,平均插入片段长度大于1.5 kb,重组率约为100%,全长cDNA比例约为76%;利用基因组DNA饱和杂交技术对胶乳原始cDNA文库进行均一化处理,构建橡胶树胶乳的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结果】胶乳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的总库容量(总CFU)为1.87×105,重组率大于95%。定量RT-PCR检测表明,橡胶树胶乳2个高丰度表达基因,即小橡胶粒子蛋白(SRPP)和橡胶延长因子(REF)基因,在均一化cDNA文库中的表达量均下降了约1 000倍。【结论】构建了均一化效果良好的橡胶树胶乳全长cDNA文库,并对文库中随机的12 000个克隆进行了测序,获得高质量的有效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序列为11 951条,经拼接共获得单一基因(unigene)为3 394个,其中包括片段重叠群(contig)2 061个和单一EST序列(singlet)1 333个。此cDNA文库将可用于橡胶树功能基因组研究、新基因筛选、高通量EST测序以及橡胶树胶乳cDNA芯片的制备。


CETP基因1405V多态性与海南百岁人群长寿的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了解海南人群CETP基因I405V突变位点多态性与长寿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海南省276例百岁老人及301例健康对照人群全血DNA,利用AS-PCR的方法检测CETP基因I405V突变位点的多态性,并利用SPSS13.0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405V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χ<'2>=31.954,P<0.001;χ<'2>=29.395,P<0.001).结论 CETP基因I405V突变位点多态性与海南长寿有着显著关联,等位基因I可能与长寿密切相关,而突变型等位基因V可能对机体的衰老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长寿 百岁老人 CETP基因多态性 I405V 突变位点


香蕉MaROP1基因表达产物的亚细胞定位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类Rho相关G蛋白(Rho-related GTPases from plants,ROP)属于小G蛋白超家族,是高等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重要信号分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本实验室从香蕉果实采后抑制差减杂交文库中获得一个香蕉ROP基因,命名为MaROP1。半定量RT-PCR表明该基因在香蕉的根、球茎、叶、花和果实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其中在球茎中的表达量最高且与其它器官的表达差异显著。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构建了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为报告基因的融合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2-MaROP1,并利用基因枪转化法将重组载体转入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荧光显微镜检测表明该基因表达产物定位在细胞膜上。
关键词: 香蕉(Musaspp.) MaROP1 表达分析 植物表达载体 亚细胞定位


几种杀虫剂对桔小实蝇的毒力测定
《中国南方果树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毒死蜱、甲维盐、敌敌畏、顺式氯氰菊酯等4种杀虫剂对桔小实蝇成虫的毒力和二元混配的共毒系数。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毒性大小依次为:敌敌畏>甲维盐>顺式氯氰菊酯>毒死蜱。敌敌畏与甲维盐(1∶1)混配的共毒系数达554,其混配的增效作用最强。


广藿香挥发油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方法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海南广藿香药材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的条件,并对2种提取方法给予比较。结果表明,影响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显著性因素是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加水量为非显著性因素。本试验范围内,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浸泡时间5 h,提取时间4 h,加水量是药材的7倍,其挥发油得率为1.59%;而影响超临界CO2萃取的显著因素是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物料粒度为非显著性因素,本试验范围内,提取的最佳条件是:萃取压力18 Mpa,萃取时间2.5 h,物料粒度40目,萃取温度为40℃,挥发油得率为2.60%,是水蒸气蒸馏法得率(1.59%)的1.64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