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夏季不同日龄的水稻芽撒播对成苗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 2010
摘要:夏季对稻种露白及露白后1~5 d不同日龄的水稻芽撒播,研究了各处理的成苗情况。结果表明:种子露白后催芽1~2 d撒播,能明显促进苗期的生长发育,提高成苗率,但不能促进水稻抽穗期提前。露白后催芽2 d撒播的成苗率(66.5%)较稻种露白撒播的成苗率(54.1%)提高了12.4%。种子露白后催芽2 d再炼芽1~2 d撒播,能明显促进水稻苗整个生长期间的生长发育,成苗率大幅度提高;与露白后催芽2 d撒播处理相比,成苗率提高19.2%,苗期叶龄提早0.9片以上,3.0叶期、分蘖期、抽穗期分别提早4 d、4 d和3 d。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多条不定根伸出后撒播,成苗率会大幅度下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良草莓新品系458-2的选育
《河北农业科学 》 2010
摘要:草莓458-2新品系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从2002年草莓杂交实生苗中选出的,其母本为日本品种枥乙女、父本为美国品种全明星。458-2草莓新品系果实圆锥形,鲜红色,有光泽,有明显蜡质层光泽,果面平整,果个大,均匀整齐,一、二级序果平均单果重为33.6 g和21.5 g,最大单果重为57 g;果肉橘红色,质地较密且肉质细,纤维少,香气浓,酸甜可口,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果实弹力0.851 kg/cm2,果实综合阻力0.447 kg/cm2,较耐贮运;植株长势强,丰产性好,平均产量358.6 g/株;植株休眠期300 h左右,适宜露地及保护地半促成栽培,为中早熟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海岛型和陆地型远缘杂交后代性状比较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10
摘要:以培育丰产、抗枯黄萎病、抗棉铃虫和纤维品质优异的棉花新品种为育种目标,采用远缘杂交、回交、复交和姊妹交等方法,全程病圃鉴定抗病性,强化筛选抗虫性,定向跟踪检测纤维品质,选育出4个海岛型和6个陆地型优质抗虫品系。优质品系鉴定试验结果表明:陆地型产量明显高于海岛型;海岛型的株高和子指高于陆地型,单株成铃、铃重和衣分低于陆地型,单株果枝数相差不大;所有品系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品质优异,整齐度指数、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高,海岛型优于陆地型,但在各品系所属品质类型中马克隆值均偏向高限,马克隆值偏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乱跗线螨(Tarsonemuz confocus)引发套袋苹果黑点病及其防治
《果树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套袋苹果上人工接种乱跗线螨,验证其与黑点病的关系,试验表明,经杀菌剂处理果实,按每果10~50头接螨危害率为60%,接螨数量多少与套袋苹果黑点病危害率呈正比;自然对照危害率为20%;而人工除螨的空白对照危害率为0.因此证实,乱跗线螨的危害导致了套袋苹果的黑点病.田间使用螨类忌避剂防治可以有效的控制乱跗线螨危害,好果率达到96%,显著好于48%乐斯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控制效果,空白处理危害率高达54.17%.套袋前用螨类忌避剂乳油、48%乐斯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3种药剂浸袋处理,螨类忌避剂危害率为4%、48%乐斯本乳油危害率为19%、1.8%阿维菌素乳油危害率为31%;喷药防治效果调查结果显示,螨类忌避剂乳油处理平均危害率亦仅为4%,48%乐斯本乳油处理平均危害率为16.25%,1.8%阿维菌素乳油处理平均危害率为26.75%.调查发现乱跗线螨也可以引起套袋梨、套袋桃果实黑点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 2010
摘要:谷子病虫害一直是影响谷子生产的重要因素,每年因此造成的产量损失巨大,部分地区甚至造成毁种和绝产。近几年,由于单一品种的推广和环境气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档案是科研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档案天地 》 2009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农业科研显著的特点是连贯性、持续性,科学发展观自始至终贯穿在农业科研工作中。档案在科研工作中起到了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