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吸浆虫监测方法评价
《河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并评价了小麦吸浆虫的主要监测方法,包括淘土法、成虫监测法、有效积温和温湿度组合法等,特别介绍了国外最新使用的黄色板诱集法和性信息素诱集法。


玉米新品种郑青贮1号选育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 2008
摘要:郑青贮1号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利用自选系郑饲01为母本,自选系五黄桂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青贮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的突出优点是植株高度适中,抗性较好,品质优良,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作青贮玉米种植,一般生物产量1280kg/667m2。


活性炭对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4个小白菜品种为材料,通过在NLN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活性炭,研究其对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0.5 g/L),有利于小孢子胚的诱导和形成,供试材料(N4,N8)添加活性炭处理胚诱导率较未添加活性炭的处理分别提高19,66.5倍。采用添加活性炭(0.5 g/L)的NLN培养基对24份小白菜品种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有20份材料诱导出胚,培养成功率为83.3%。表明添加活性炭的培养基对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有较好的效果。不同基因型间胚诱导率差别较大,每花蕾诱导胚数为0.4~86.7个。依据胚诱导率的高低可将其分为极易诱导、易诱导、难诱导和不能诱导出胚4类。B5+6-BA 0.2 mg/L+NAA 0.02 mg/L+活性炭0.5 g/L+3%蔗糖+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幼胚长成植株。


薄荷总DNA导入烟草的变异后代研究
《烟草科技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选育具有疗效的烟草新品种,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薄荷的总DNA导入到香料烟栽培品种Basma中,其后代产生了广泛的变异。通过连续3年的筛选,从中选出性状较好的品系BD804。常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后代与烟草差异不大;GC/MS检测表明,BD804中薄荷醇的含量远高于烟草。应用PCR技术对其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78个引物在烟草、薄荷和BD804中共扩增出了668个条带,其中BD804中有14个为薄荷的特异性条带,后代和烟草的相似率为92.80%,与薄荷的相似率为5.84%,这说明薄荷DNA导入烟草引起了烟草基因组的变异。


干旱胁迫对转BnDREB1-5基因烟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武汉植物学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检测了干旱胁迫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干旱胁迫后转基因烟草的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增加幅度明显低于野生型烟草;其它荧光参数降低幅度明显小于野生型烟草;虽然干旱胁迫后两个烟草样品的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都有所降低,但转基因烟草的降低幅度明显小于野生型烟草;干旱胁迫后,转基因烟草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烟草。表明BnDREB1-5转录因子具有抗干旱胁迫的作用。


谷氨酰胺·表皮生长因子对牛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谷氨酰胺、表皮生长因子对体外受精胚8细胞以后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牛进行体外受精和受精卵体外培养,研究谷氨酰胺、EGF对牛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添加谷氨酰胺的4~8细胞发育率和桑囊率(52.52%、30.22%),都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添加谷氨酰胺和表皮生长因子的4~8细胞发育率(55.03%)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桑囊率(32.39%)比对照组(27.46%)高4.93百分点,且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联合添加谷氨酰胺和表皮生长因子组比单独添加谷氨酰胺组的4~8细胞发育率和桑囊率都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单独添加谷氨酰胺对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联合添加谷氨酰胺和表皮生长因子对帮助牛胚胎通过体外发育阻滞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河南省地下水硝态氮污染调查与监测
《农业环境与发展 》 2008
摘要:2006年对河南省43个县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严重,537个样点地下水的硝态氮平均含量为9.31mg·L-1,接近世界卫生组织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最大允许浓度(10mg·L-1),超标率为31.4%。农业上长期大量施用氮肥是造成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重要原因。蔬菜大棚区污染最严重,这主要与该区施肥量大,灌溉频繁有关。河南省有86%的水井都在30m以下,浅井比较容易受到污染,硝态氮含量比较高,最高值达111.31mg·L-1。地域之间地下水硝态氮含量也存在差异:豫北(5.65mg·L-1)<豫东(8.30mg·L-1)<豫南(11.11mg·L-1)<豫西(11.78mg·L-1)。降低地下水硝态氮含量除了采取必要的农业措施外,还要加强宣传制定相关的有利于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法规。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中国种子产业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农业科技通讯 》 2008
摘要:1997年3月20日我国正式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使植物新品种保护走上了法制轨道,为农业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又经过两年筹备,我国于1999年4月23日正式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