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西瓜SRAP-PCR反应程序的建立与体系的优化
《华北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西瓜品种中华拳王为试材,探索了西瓜SRAP-PCR反应程序,并对西瓜SRAP-PCR反应体系的各影响因子进行了梯度设置试验,筛选和建立了可扩增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带型清晰的最佳SRAP-PCR反应程序和体系。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35℃退火1 min,72℃延伸1 min,共5个循环;94℃变性1 min,50℃退火1min,72℃延伸1 min,共35个循环;72℃延伸5 min;4℃保存。反应体系(Total为15μL):DNA 100 ng,Mg2+2.0 mmol/L,dNTPs 0.3 mmol/L,Primer 60 ng,Taqpolymerase 0.75 U。结果表明,该程序和体系能很好地满足西瓜基因组SRAP扩增的要求,SRAP标记应用于西瓜遗传研究是可行的。


高油高产花生新品种豫花9326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种业导刊 》 2008
摘要:豫花9326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高产、高油、大果花生新品种,该品种2006年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鉴定,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推广品种。


青贮玉米新品种郑青贮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郑青贮1号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青贮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适宜种植地区广等特性,且易于管理,青贮饲料制作技术简单,成本低,是一个优良的青贮玉米品种。


沙丁胺醇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畜牧与兽医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沙丁胺醇(SAL)与琥珀酸酐的醇解反应制备SAL的琥珀酸衍生物,用EDC法将SAL琥珀酸衍生物偶联于载体蛋白BSA和OVA,合成免疫原BSA-SAL和包被原OVA-SAL,用紫外扫描(UV)、SDS-PAGE进行鉴定;用BSA-SAL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上清(pAb)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交叉反应试验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BSA-SAL的UV与BSA、SAL的相比发生了改变;通过UV分析,SAL-HS与BSA的分子结合比约为7.2∶1;通过系列ELISA鉴定,获得了高价、敏感、特异的pAb,为SAL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不同种植制度和施肥措施对烟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烤烟连作与轮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及底肥中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不同配施比例对烤烟生育期土壤NO3--N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田连作3年、6年与轮作相比,土壤有机质均下降,速效氮、磷和钾含量增加,pH值上升;连作6年与3年相比,土壤pH值、速效磷和速效钾又有所升高,碱解氮持平,有机质降低4.3%。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随连作年限增加而呈减少趋势,真菌以连作3年最低;连作使细菌和真菌有益菌群数量降低,而腐霉等有害菌群数量增加。烤烟生育前期,随着底肥中NO3--N施用比例增加,耕层土壤NO3--N含量增加,而生育中后期没有显著差异;随着烤烟生育期推进,土壤NO3--N主要累积在40~60 cm土层。从烤烟整个生育期土壤NO3--N变化和累积看,底肥氮以NO3--N占30%~50%的配比,对烟株吸收NO3--N较为有利。


养猪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河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养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品种、饲料、疫病、环境控制等多个环节,且与民生息息相关。在这个系统中,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影响养猪效益的提高。文中阐述了养猪风险的种类,并提出了相应的规避与化解措施。


氮肥基追比对抗虫杂交棉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氮肥基追比(2∶1、1∶1和1∶2)对抗虫杂交棉‘豫杂35’的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基追比为1∶2处理的棉花植株在盛蕾期和开花期的叶片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MDA含量较高;但在盛铃期之后,其叶片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相对较高,MDA含量较低。氮肥基追比为1∶2处理的皮棉产量分别比1∶1和2∶1处理显著增加3.66%和7.33%。研究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合适的氮肥基追比(1∶2)能保持生育后期棉花叶片活性氧代谢相对协调,延缓棉花叶片的衰老进程,从而显著提高棉花产量。


鸡SIgM λ轻链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鉴定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RT-PCR技术从鸡法氏囊B细胞总RNA中克隆出SIgM λ轻链基因,并将其进一步克隆于pET-28a载体T7启动子的下游,构建了pET-SIgM λ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BL21(DE3),经IPTG诱导,成功表达了25.5kD的鸡SIgM λ轻链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且能与His-Taq单抗特异性反应,为进一步研究SIgM的免疫学功能及其他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SIgM(surface IgM) λ轻链 原核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