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棉花DNA提取方法综述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富含棉酚、多糖、单宁等其他干扰物质,因此其DNA的提取和纯化较其他作物更为困难。文中对棉花DNA提取方法进行了讨论,其中SDS法和CTAB法是常用的2种提取方法,而CTAB法及其改良法提取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棉花 DNA提取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籽中β-葡萄糖苷酶甘活力测定条件研究

食品科技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对橡胶籽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测定的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适测定条件为:0.1mL适度稀释粗酶液,使反应最终吸光值在0.1~1.0范围内,0.3 mL pH 6.0磷酸二氢钾一磷酸氢二钠缓冲液,0.1 mL 10 mmol/L pNPG体系,在42℃下反应30 min,于400 nm测定对硝基苯酚含量.按照此方法测得橡胶籽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105.632 U/g,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2.017%,精密度较好.

关键词: 橡胶籽 β-葡萄糖苷酶 活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诱导抗虫性及其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植物诱导抗性的研究进展及植物诱导的抗虫性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植物 诱导抗性 害虫治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香蕉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降解产物

农药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及安全性,通过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法净化,建立了香蕉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及其降解产物壬基酚(NP)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方法,并对流动相、监测离子和校正曲线等进行了优化和探讨。结果表明:在5~40μg/kg添加水平范围内,NPnEO及NP的添加回收率在75%~11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2%~9.6%之间;NPnEO的检出限在0.005~0.04μg/kg之间,NP的检出限(LOD)为0.5μg/kg;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度高,符合残留检测的要求。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香蕉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壬基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β-葡萄糖苷酶酶解条件对香兰素含量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香草兰浸膏进行β-葡萄糖苷酶酶解并对酶解条件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使用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优化酶解工艺。提取物中香兰素含量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得,并以DP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温度45℃、时间24h、搅拌速度150r/min、料液比1:6(g/mL)。此时每20g浸膏中香兰素的理论含量为1.531g,验证实验的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相对误差均小于10%。

关键词: 香兰素 β-葡萄糖苷酶 均匀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WAP技术的海南休闲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在介绍WAP协议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基于WAP的海南休闲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全世界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了一个获取海南休闲农业信息的新途径。

关键词: WAP技术 休闲农业 信息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农垦天然橡胶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海南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的科技投入对产业的影响程度,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海南农垦天然橡胶生产函数模型。以海南农垦1995—2009年天然橡胶生产的有关数据为例,测算了海南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80.04%,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海南农垦天然橡胶产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最后提出了实现海南农垦天然橡胶生产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加快更新、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科技进步 贡献率 C-D函数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锦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草药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金锦香Osbecki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金锦香全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3-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2)、3,3′,4′-三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L-吡喃鼠李糖苷(4)、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5)、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糖苷(6)、山柰酚-6-C-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糖苷-2″-乙酸酯(8)、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3″,6″-二-E-(4-羟基)-肉桂酸酯(9)、4′-hydroxyflavone-3-O-(6-O-trans-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ide(10)、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6″-E-(4-羟基-)肉桂酸酯(11)、3β-hydroxy-9(11)-fernen-23-oic acid(12)、1,2-dihydroxy-9(11)-arborinen-3-one(13)、cholest-5-ene-2,3,21-triol(14)、β-谷甾醇(15)、胡萝卜苷(16)。结论除化合物5和16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金锦香 野牡丹科 鞣花酸 黄酮 3-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仔菜生长过程中镉元素的生物循环规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树仔菜(Sauropus androgynus)生长过程中镉元素转移、蓄积的生物循环规律,为寻找降低树仔菜产品中镉含量的技术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试了树仔菜不同部位的叶片、不同生长时期的嫩梢以及栽培土壤等样品中镉的含量。[结果]树仔菜中镉元素主要蓄积在老叶中,嫩梢中隔含量较低,采摘嫩梢食用,食品安全有保障。同时,由于只采摘嫩梢食用,老叶回田,树仔菜生物循环量较大,加上农业投入品的外源引入,导致树仔菜及栽培土壤中镉含量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此外,土壤pH与树仔菜和土壤中镉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结论]建议采用调节土壤的pH、控制采摘长度、施用树仔菜专用肥、实行与其他蔬菜间种等措施,降低树仔菜产品中镉含量。

关键词: 树仔菜 生物循环 原子吸收光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尖孢炭疽病病原茵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芒果炭疽病是世界性的主要病害之一,引起芒果炭疽病的病原菌有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2种.通过溶壁酶酶解菌丝体成功制备尖孢炭疽菌原生质体,用抗潮霉素基因作为选择标记,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用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CT74-sGFP)转化原生质体,获得表达GFP尖孢炭疽菌的转化子菌株;转化子菌株在含潮霉素平板上经多次单孢纯化后,在无选择压下连续继代培养仍能发出稳定而强烈的绿色荧光,用GFP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转化子菌株基因组DNA获得预期大小片段,表明gfp基因已成功导入芒果炭疽病病原 菌基因组中,且稳定遗传;GFP标记菌株生长正常,致病性和野生型菌株无明显差别,这为进一步研究该病菌在自然界的生物学及侵染方式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芒果炭疽病 尖孢炭疽菌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