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诊断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上海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 ,PRRS)是能够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呼吸症状的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病。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此病已几乎传播到世界各养猪国家 ,造成世界养猪业严重经济损失。此病在中国的流行和分布也日益广泛 ,危害也日益严重 ,故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对本病的研究也正在逐渐深入。特别是诊断和检测技术的研究正日益受到关注 ,并建立起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 ,如RT PCR、阻断ELISA、原位杂交 (ISH)等 ,同时 ,一些传统的诊断检测技术也得到了改进。这都为PRRSV的诊断和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 诊断技术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有机肥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化肥已成为肥料主体的背景下,讨论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有机肥问题。(1)有机肥的数量和质量。近几年来有机肥数量不断增加,每年有机肥资源量约40亿吨,但总体质量较差;(2)有机肥的产业化和商品化;(3)有机肥的矿质化和腐质化;(4)科学、高效地利用有机肥。

关键词: 有机肥 产业化与商品化 矿质化与腐质化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型多角体病毒与侧沟茧蜂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协同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斜纹夜蛾幼虫体内的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存活率、发育历期、寄主感染病毒时间、病毒浓度之间的关系 ,并测定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的传毒效率 .结果表明 ,病毒对寄主体内寄生蜂历期无明显影响 ,寄生在幼虫体内的寄生蜂能在寄主病死前完成发育 ,存活比例因寄主感染病毒的时间和浓度而异 .斜纹夜蛾被寄生后接种病毒 (SlNPV) ,距离寄生时间越长 ,饲毒浓度越低 ,寄生蜂完成发育的比例越大 ,但饲毒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 .从感病幼虫体内发育成的侧沟茧蜂或曾经在感病寄主上产过卵的寄生蜂 ,以及通过人工方式使产卵器被病毒污染的寄生蜂 ,均能携带一定数量的病毒 .通过产卵活动 ,侧沟茧蜂成蜂能在寄主幼虫个体间传递病毒 .当寄生蜂在感病的寄主幼虫上产卵带毒后 ,平均可传递病毒给 2 .14头幼虫 ;发育于感病幼虫体内的寄生蜂 ,平均可传递病毒给 2 .4 5头幼虫 .通过用病毒液浸茧或用混有病毒的蜂蜜饲喂成蜂等方式使产卵器污染病毒的寄生蜂 ,传毒效率随饲毒浓度增加而提高 ,平均可传递病毒 1.4 5头和0 .94头幼虫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 核型多角体病毒 病毒传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厚皮甜瓜秀绿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秀绿的父母本96-997、96-996分别是从两个日本引进的品种中经3 a(年)6代分离出的自交系。该品种果实圆形,果皮光滑呈奶白色,春季地爬栽培单果质量1.0 kg,搭架栽培1.5 k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约15%,果肉绿色,肉厚3.5 cm左右。产量1 890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10.2%,适宜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厚皮甜瓜 秀绿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病及其防制

养猪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格兰牧羊犬“通灭”中毒的解救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胡萝卜采种技术研究

中国蔬菜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国外学者关于胡萝卜种子生产过程中,植株密度、花序形状、花枝顺序和收获时间、环境温度、氮肥、化学调节物质等因素对胡萝卜种株发育、种子产量及质量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 胡萝卜 种子 产量 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腐真菌降解稻草喂猪试验

上海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32头猪分为 4组 ,Ⅰ组为对照组 ,Ⅱ、Ⅲ、Ⅳ组分别为在Ⅰ组日粮基础上添加 5 %、10 %和 15 %白腐真菌降解稻草的试验组。饲养 75d ,分期计重和用料。结果表明 ,各组增重和饲料报酬均无显著差异。表明用一定量经白腐真菌降解的稻草作为饲料是可行的。

关键词: 白腐真菌 降解稻草 体重 饲料报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栋大棚迷你型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 2004

摘要:近年来蔬菜设施正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连栋大棚相对 于单栋大棚而言,其土地面积和空间利用率更高,有利于黄 瓜等高架作物的生长。黄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植物,迷你 型黄瓜多为纯雌系,单性结实力强,瓜长15~18cm,直径3.0 -3.5cm.单瓜重100~150g,表皮光滑,口感脆嫩,瓜味浓 郁,经济效益高。 1 品种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热甘蓝“早夏-16”的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利用上海地方品种和国外引入的杂交种自交分离后代 ,经 5~ 7代筛选获得了二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自交不亲和纯系。杂交、选育成了耐热夏甘蓝杂交一代新品种“早夏 16”。“早夏 16”的耐热性和抗病性明显优于“夏光” ,生长期比“夏光”缩短 4~ 7d ,产量比“夏光”增产 10 %左右 ,至今已在各地推广种植的面积已超过 2 0 0 0hm2 。 2 0 0 3年 5月“早夏 16”通过了上海市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蔬菜新品种认定。

关键词: 甘蓝 “早夏-16” 耐热 杂交一代 自交不亲和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