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育成大豆品种性状演变的分析
《大豆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大豆品种志和选育报告(1941~2011年)登记的黑龙江省育成大豆品种的育种方法和各性状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所育成大豆品种的育种方法、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结荚习性、种植密度、植株高度、百粒重、叶形、花色等性状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的育种方法以系谱法为主,呈多元化发展。系谱法育成品种占所有品种的90.4%,其余为整理单株、辐射育种、花粉管通道等方法育成。大豆品种产量呈持续增加趋势,植株增高是构成产量增加重要因素之一;叶型和结荚习性发生了定向变化,亚有限结荚习性和披针叶形品种明显增多;花色以紫花居多,紫花与白花的品种符合自然分配比例;脂肪增加明显,蛋白基本无变化。


北方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品质的演变
《玉米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我国北方1950s~2000s这6个年代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玉米品种为试材,在3个种植密度下比较分析品种更替过程中主要品质性状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单交种更替过程中,1970s~2000s品种淀粉含量在低、中、高密度下分别为0.88%、0.81%和0.77%的增长比率持续递增,1970s品种与其他年代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脂肪、蛋白质、赖氨酸含量与淀粉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1970s~2000s品种更替过程中子粒脂肪、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呈降低趋势;容重的变化整体较为平缓,年代间差异不大。我国北方地区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蛋白质、脂肪、赖氨酸等品质指标则自1970s以来逐渐下降,说明品质没有得到正向改良。


高油高产大豆品种龙豆4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 2015
摘要:龙豆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杂交育种手段,选育出的高油、高产、广适应性且适合芽豆生产的大豆新品种,201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脂肪含量高(3年平均21.06%)、丰产性好、单株荚多粒多(3年平均单株荚数53.3、单株粒数137.8)、百粒重18g左右,符合我国芽豆市场对种粒大小的要求,是制作豆芽的优良品种。混合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秆强不倒,适


全株饲用油菜对民猪增重效果的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饲用油菜对民猪增重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同胎次、80日龄左右、体重相近的20头民猪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试验期为30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1 kg饲用油菜。结果表明:试验组民猪的平均头日增重比对照组高51.34 g,提高了14.82%,增重效果显著(P<0.05);头日效益比对照组提高0.19元。说明饲用油菜对民猪增重的效果明显,从整个养殖期来看,效益增值空间很大。


EVA业绩评价方法应用浅析
《现代商业 》 2015
摘要:企业业绩评价是随着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EVA业绩评价方法具备考虑资本成本等优势,能够较真实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为适应时代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EVA业绩评价方法,虽然此做法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EVA业绩评价引入时间较短等原因,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EVA优势的充分发挥,本文通过阐述EVA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适应我国经济环境,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优化方案,使得优化后的EVA业绩评价能够有效评价经营业绩。
关键词: 业绩评价 经济增加值(EVA) 财务指标


叶面不同施氮量对大豆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大豆叶面氮素吸收与分配规律,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大豆主栽品种合丰50为试验材料,采用15N示踪法在大豆R5期进行叶面施氮处理,研究大豆不同器官对氮素同化吸收及积累分配情况。结果表明:当施氮量超过4.5kg·hm-2(N3)条件下,大豆植株各器官干物质量、氮素含量、氮素积累量均不再显著增加。子粒干物重在4个施氮量(N1、N2、N3、N4)条件下分别比无氮处理增加2.51%,5.01%,9.55%和0.51%,在4.5kg·hm-2(N3)条件下最高,为21.8g/株。同一施氮量条件下,大豆不同器官15N积累量为子粒>茎>叶>荚皮>叶柄>根;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15N在各器官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4.5kg·hm-2(N3)条件下达到最高值,子粒15N积累量为8.17mg/株。从N1到N3处理增加施氮量降低了15N在子粒中的分配比例,但提高了15N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同时提高了15N在子粒中的积累量。本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在大豆R5期进行叶面施氮时,氮素主要积累于子粒中,从而有利于子粒干物质积累,最终获得增产。


寒地超级稻龙粳31高产栽培氮肥运筹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探索合理的氮肥运筹方式,以寒地超级稻龙粳3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施氮量多可以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穗数,但会显著降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施氮135kg·hm-2,底肥、返青分蘖肥、穗肥、粒肥各占40%、30%、20%、10%龙粳31产量最高,与其它处理均差异显著。分蘖盛期和齐穗期干物质重均以底肥60%处理最多,而齐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则以底肥40%处理最多。分蘖盛期和齐穗期干物质重均与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曲线关系,齐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则与产量呈直线上升关系。


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生态经济学思考
《北京农业 》 2015
摘要:所谓的观光农业就是以农业为基础,并且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笔者在本研究中对国内发展观光农业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经济学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让国内的生态经济观光农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