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工投标中的预算与报价技巧
《河南建材 》 2007
摘要:施工企业在投标时应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施工图及做好投标前现场考察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及市场价格情况编制投标书。标书编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充分理解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施工招标作为业主选择项目施工队伍的手段,要求投标人的标书能全面地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包括预算报价)。在


遂平优质油菜新品种(系)高产试验报告
《麦类文摘(种业导报) 》 2007
摘要:2006~2007年选用8个自育优质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系)与中油杂2号、秦优7号完全随机区组进行高产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未来市场对油菜的需求,推选出了3个综合性状较好的新品种(系),其中最高籽粒产量突破300kg/667m2。


HPLC法测定不同品种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食品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河南产花育20、豫花11、豫花14、豫花15、红花1号、海花1号、丰花5号、白沙17A共八种花生根中白黎芦醇的含量,结果表明:这八种花生品种中以红花1号花生根中白黎芦醇含量最高,为103-3μg/g,不同品种花生根中白黎芦醇含量差异比较大。


斩断侵害动物健康“源头”——动物源性饲料安全使用控制措施
《中国动物保健 》 2007
摘要:动物源性饲料对补充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动物源性饲料原料来源复杂、易传播疾病及易受微生物污染等特点,动物源性原料的使用给畜牧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动物源性饲料原料(如肉骨粉)来源,有屠宰场下脚料、有来自饭店、农村零星收购的杂骨和动物废弃组织,成分和来源复杂。由于原料的混杂性,牛羊源性成分混杂其中也在所难免,增加了反刍动物饲用同源性饲料感染疯牛病和痒病的风险。所以,加强对动物源性饲料使用的安全控制意义重大而紧迫。笔者指出,近几年来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甚低,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十分严重,对此,各级饲料管理和检测部门应加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市场抽检力度,重点检查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因子、动物源性饲料的卫生指标、粗蛋白含量和真蛋白率、产品标签。对不合格产品予以媒体曝光,行政执法部门予以处罚,整顿动物源性饲料市场秩序,加紧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质量标准进行制订和修订,以确保饲料安全,为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安全的物质保障。文中笔者阐述了动物源性饲料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剖析了导致危害的成因,并对安全使用动物源性饲料及加工质量关键控制点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对饲料企业、养殖企业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有所帮助。


普通小麦面包体积及加工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在黄淮冬麦区种植面积较大的4个强筋小麦品种和4个中弱筋品种按NCⅡ设计正反交组配32个组合,对其F2和亲本的种子,按组合混合后分别测定籽粒硬度、面粉GMP含量、泽伦尼一沉降值、粉质图参数和面包体积,结果表明:面包体积的杂种优势非常普遍,而且中亲优势率较高,平均中亲优势率为+15%(-2%~+38%),平均超亲优势率为1%(-19%~+34%)。表明,强筋与中弱筋普通小麦品种间杂交组合F2种子的面包体积杂种优势很强,具有生产利用的潜力;GMP含量平均中亲优势率为+1%(-9%~+16%),正向优势组合多,负向优势组合少,但超亲优势率几乎全为负值。表明,GMP含量以正向部分显性遗传为主,利于面包小麦杂优利用;GMP含量的F2表现型值、中亲优势率和超亲优势率与F2籽粒的面包体积表现型值、中亲优势率和超亲优势率的正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应该作为面包小麦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的组合评选微量评价指标。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杂种优势 面包体积 面包加工品质 谷蛋白大聚合体(GMP) 粉质图


护佑动物平安须更新、完善"处方"
《中国动物保健 》 2007
摘要: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20世纪我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观测到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15~0.18℃,其中最暖的时期出现在最近10年.具体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后,中国区域冬季气候总体趋于"暖湿",80年代末期为夏季气候向"暖湿"转型的突变时期,即中国气候出现"暖湿"型转折的年份冬季比夏季更早,等等.总之,"变暖与干旱、降雨与水涝、两者分布不均"成为中国近期气候的关键词.2007年春的暖流,随后辽宁、重庆、河南等地的干旱以及南方多个省份的洪涝灾害,就是最近的具体事实.专家强调指出,气温升高、干旱、多雨潮湿、水涝及其交替出现等气候变化,可能改变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增加畜禽心血管病、中暑和一些传染性等疾病发生的种类、程度和范围.比如,原来多发生于南方的疾病可能北移,原来一些危害不大的人畜共患虫媒病对人畜的危害可能增加,温暖潮湿的气候可能增加霉菌毒素中毒病的发生等.畜禽传染病流行的原理告诉我们,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或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当这3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传染病就可能发生、流行.对此,畜禽防疫部门和养殖业主应高度警觉并准备相应的应急方案.
关键词: 人畜共患传染病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气候变暖 洪涝灾害 畜禽 生态环境 传染病流行 霉菌毒素中毒 中国科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