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副猪嗜血杆菌中草药防制方剂的配制及其毒性药敏试验
《养猪 》 2012
摘要:选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枇杷叶、木通、黄芪、甘草组成中草药方剂。取20只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2)g,按序贯法测出中草药方剂腹腔注射小鼠100%致死率;采用寇氏法将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组间剂量比设定为1.15,染毒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取单方草药及其组方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中草药复方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1 374.358 4 mg/kg,95%可信限为1 375.495 2~1 373.221 6 mg/kg;副猪嗜血杆菌对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高敏,对枇杷叶中敏,对木通、黄芪、甘草低敏,但对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枇杷叶、木通、黄芪、甘草组方水煎剂高敏。该中草药防制方剂的配制及其基本药理试验将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中草药方剂 半数致死量 药物敏感性试验


封山育林对石漠化植被恢复效果的研究——以赫章县威奢乡为例
《贵州科学 》 2012
摘要:为了研究封山育林对石漠化植被恢复效果,为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对封山育林区的植被状况、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封山育林前植被总覆盖度为44%,植被种类仅为121种,且生长状况较差;封山育林后植被总覆盖度为85%,植被种类为194种,生长状况良好。封山育林后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比封山育前提高4.43g/kg,封山育林后20~40cm土层有机质含量比封山育林前提高3.22g/kg,全N,全P,全K等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所增加。


特色植物芭蕉芋及其高产栽培
《农业研究与应用 》 2012
摘要:总结芭蕉芋的生物学特征及适应性,并从种植区域的选择、品种选择、园地的选择及建园、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介绍芭蕉芋高产栽培技术。


SSR分子标记丰富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遗传图谱的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2
摘要:[目的]提高向日葵遗传图谱的密度和实用性。[方法]以123个来源于PAC-2和RHA-266杂交的F8代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利用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采用MAPMARKER软件对向日葵遗传图谱进行标注。从3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51对有多态性的引物对(RILs)群体进行扫描。[结果]有19对引物无多态性或条带不清晰,32对引物表现多态性;共检测到35个多态性位点,分布在图谱的15条连锁群上。标记后的图谱总长度为2914.5cM,比原来的图谱增长7.5cM。标记间平均距离由9.0cM缩短为8.1cM。[结论]为进一步的向日葵遗传图谱整合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长效盐酸土霉素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及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由子宫黏膜产生黏液或化脓性炎症而导致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发情、排卵、妊娠,是引起奶牛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奶牛子宫内膜炎在我国的发病率


水稻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生物学比较研究
《种子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5种(D型、K型、冈型、野败型、印尼水田谷型)不同类型质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的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野败型和D型不育系花粉败育时间发生在单核期向双核期过渡阶段,这两种类型胞质不育系花粉败育过程基本类似;冈型不育系、K型不育系和印尼水田谷型不育系这3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时期略早于野败型和D型,一般在单核末期就全部败育,而这3种类型的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过程基本相似。


火龙果采后贮藏品质变化及活性氧代谢规律
《南方农业学报 》 2012 CSCD
摘要:【目的】寻找影响火龙果耐贮性的关键生理代谢因子,为火龙果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火龙果晶红龙(白肉)和紫红龙(红肉)为试材,通过测定其相关内含物、活性氧含量及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比较不同火龙果的耐贮性。【结果】整个贮藏过程中,晶红龙的失重率和鳞片、果皮、果肉的含水量及果皮变薄的速度均高于紫红龙,在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维生素C等含量方面则是紫红龙高于晶红龙,但两种火龙果内含物的变化规律及幅度基本一致。在活性氧相关代谢方面,晶红龙的含量低于紫红龙,而POD和CAT的酶活性高于紫红龙;两种火龙果的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从而诱导SOD活性呈同样的变化趋势,POD和CAT的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活性氧积累是影响火龙果耐贮性的关键因子,而其他贮藏品质变化对耐贮性的影响不明显。


贵阳市郊菜地及蔬菜的砷、镉含量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贵阳市蔬菜基地和蔬菜中砷、镉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对贵阳市南环线菜地和蔬菜的砷、镉含量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南环线菜地土壤砷、镉的平均值分别为(12.87±7.60)mg/kg和(0.051±0.026)mg/kg,4种新鲜蔬菜(大白菜、莴笋、牛心菜和生菜)中砷、镉变幅分别为0.016 1~0.631 1mg/kg和0.001 5~0.038mg/kg,超标率都为零,低于无公害蔬菜和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影响叶菜类蔬菜中砷、镉含量的内部因素是蔬菜的品种特性,外部因素是土壤环境,包括土壤砷、镉含量的多少和存在形态,以及影响土壤砷、镉生物有效性的pH值、有机质含量等因素。


清水江鲤的杂交改良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贵州改良和推广鲤鱼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清水江鲤杂交改良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48d的饲养,杂交鲤鱼子一代(清水江鲤为母本与兴国红鲤为父本)平均尾重从6g增加至387.5g,增重2.58g/(尾.d);净产量769.6kg/667m2,比对照(黔东南州水产实验场自繁自育的本地鲤)鱼种增产257.1kg,提高50.16%;平均成活率为92.75%,比对照高6.25百分点;纯收入4 589.37元/667m2,投入产出比达1∶1.48,比对照池(1∶1.17)高。


对贵州桑·蚕品种选育方向的思考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在当今工业化时代,桑蚕产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要充分延长桑蚕产业链才能提高产业竞争力。这就要求在桑、蚕选育种工作中必须从桑、蚕产业省力化和综合利用方面着手选育出适应能力强、生产投入低、便于综合开发利用的新品种。笔者以贵州省为例,从药用、观赏价值、食用、抗逆等方面阐述了桑品种选育的方向,同时从抗逆性、药用保健,民族工艺品方面总结了蚕品种选育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