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温度胁迫对柱花草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柱花草对不同温度的适应机制,以播种后40d的幼苗为试验材料,在光照培养箱内分别用高温(36℃)处理5d,低温(6℃)处理2d,并以常温(25℃)处理5d为对照,测定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相关指标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处理2d,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叶片光合速率、叶片ATP含量及RuBP-case和FBPase活性显著降低;而高温处理5d对其光合效率没有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温度胁迫条件下,足够的ATP供应对保证柱花草的光合能力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 柱花草 温度胁迫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抑制 光合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树仔菜植株浸膏化学成分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用石油醚浸泡法及CO2超临界萃取法对海南树仔菜植株浸膏进行提取,两种不同提取方法的得油率分别为0.75%和0.28%。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并比较两种提取方法所得产物化学成分的异同。石油醚浸提浸膏共鉴定出18种化合物,超临界萃取浸膏共鉴定出17种化合物。脂肪酸和脂肪醇类物质是树仔菜浸膏的主要成分,其中脂肪酸类物质在两种浸膏中比例均较高,超临界萃取浸膏中脂肪醇类物质含量高于石油醚浸提浸膏。

关键词: 海南树仔菜 浸膏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饲用灌木营养成分动态变化及其对体外产气特性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了鹊肾树(Streblus asper Lour.)、倒吊笔(Wrightia pubescens R.Br.)、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Müll.Arg.]三种饲用灌木不同生长期营养成分含量,采用体外产气技术评价了三种饲用灌木的体外产气特性,并分析发酵动力学参数与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三种饲用灌木粗蛋白质(CP)含量较高,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较低,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高,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理论最大产气量(a+b)和IVDMD与CP呈不显著负相关,与ADF呈显著负相关,与NDF呈极显著负相关,即碳水化合物(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与粗蛋白质含量共同影响体外产气特性。

关键词: 饲用灌木 营养成分 动态变化 体外产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G处理对蛇皮果幼苗的生理响应及酶变化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蛇皮果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环境,设置3个胁迫强度处理(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和3个胁迫持续时间处理(持续24,48,72 h),研究干旱胁迫对蛇皮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持续时间延长,蛇皮果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都表现下降的趋势,各胁迫处理都显著高于对照(P<0.5);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的趋势,在处理48,72 h时,各浓度处理分别达到显著差异(P<0.5);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均都有不同程度升高,重度胁迫处理时含量最高。不同浓度PEG处理在胁迫24,48,72 h时,SOD活性在处理24 h表现最高,POD活性都表现为轻度胁迫时最高,PPO酶活性都分别表现为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各种指标中,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较为直观,可以作为评价蛇皮果苗木抗旱性的依据。

关键词: 蛇皮果 PEG胁迫 质膜透性 保护酶活性 渗透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丁茶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草药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苦丁茶Ilex kudingch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制备HPLC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teglycoside D(1)、咖啡酸甲酯(2)、香草醛(3)、没食子酸(4)、咖啡酸(5)、β-谷甾醇(6)、对羟基苯甲醛(7)、阿魏酸(8)。结论化合物2、7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苦丁茶 冬青属 mateglycoside D 香草醛 没食子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气相色谱法测定香蕉中三唑醇残留量

农药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方法]优化测定香蕉中三唑醇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香蕉样品用乙腈提取,氟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不同比例的正己烷-丙酮溶液淋洗去杂质和洗脱,浓缩定容,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结果]三唑醇的峰形尖锐,无杂质干扰,响应灵敏度高,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最小检出限为4.0μg/kg,回收率均为87.0%~96.0%,相对标准偏差为4.4%~5.6%。[结论]样品提取、净化效率、回收率高,而且简便、重现性好,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关键词: 香蕉 三唑醇 气相色谱 优化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Profilin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橡胶树中Profilin蛋白的功能,利用橡胶树Profilin基因部分已知序列设计引物,采用3′-RACE技术获得Profilin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该基因编码131个氨基酸,含有一个保守的PROF结构域。在HbPro1蛋白中没有预测到跨膜区和信号肽,二级结构分析表明HbPro1属于混合型蛋白。对25个Profilin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bPro1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属植物类Profilin蛋白家族。HbPro1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Profilin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O3~--N与NH_4~+-N配比对热带地区水培荆芥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明热带地区秋冬季水培荆芥营养液配方中的NO3--N与NH4+-N的合理配比,为水培荆芥的氮素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叶菜B配方为基础配方,设计营养液中NO3--N与NH4+-N的5个不同配比即NO3--N∶NH4+-N=5∶5、6∶4、7∶3、8∶2和10∶0,分析不同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处理荆芥的产量、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显示:不同NO3--N与NH4+-N配比对水培荆芥的生长和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NO3--N∶NH4+-N为6∶4和7∶3时,植株生物量最大;增加营养液中NH4+-N的比例,可以显著提高荆芥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含量;NO3--N∶NH4+-N为7∶3时,荆芥根系活力和可溶性蛋白最高;NO3--N∶NH4+-N为8∶2时,荆芥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NO3--N∶NH4+-N为7∶3时,荆芥的硝酸盐含量最低。综合各项指标,NO3--N与NH4+-N的配比为7∶3时对水培荆芥最适宜。

关键词: NO3--N与NH4+-N的比例 荆芥 生长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延长因子1A(MaEF1A)基因的分离及特征分析

果树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筛选香蕉果实采后cDNA文库的方法,首次获得了一条长为1 341 bp的cDNA序列,命名为MaEF1A。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它与麝香百合延长因子1A 3的mRNA有84%的同源性,与烟草延长因子1A的mRNA有83%的同源性,推测它可能为编码香蕉延长因子1A(elongation factor-1 alpha,EF1A)的基因。该基因包含了一个完整的ORF,肽链序列中含有GTP-EFTU、GTP-EFTU-02和GTP-EFTU-03 3个保守结构域。采用RT-PCR的方法对该基因在香蕉不同组织以及果实采后不同时期的表达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在香蕉不同组织以及果实采后各个时期都是差异表达的。该基因在香蕉根和花中的表达量最高,茎叶最低。在香蕉果实采后的表达量开始是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到香蕉果实采后第20天,该基因的表达量达到高峰,随后该基因的表达量就逐渐下降。这一变化过程与香蕉果实采后乙烯释放量的变化进程是一致的。

关键词: 香蕉 cDNA文库 MaEF1A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结线虫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HA10002的鉴定与活性物质分析

植物保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获得对根结线虫具有拮抗能力的强活性放线菌菌株,并从菌株中发现新的杀线虫活性化合物,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采集海泥样品9份,从五指山原始森林等地采集土壤样品51份,用平板稀释法对海泥和土壤样品进行分离;以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为靶标线虫,采用24孔细胞培养板液体线虫法进行初筛和复筛;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对复筛出的活性菌株进行鉴定;菌株发酵液经溶媒萃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过滤和制备薄层板层析,采用活性跟踪法从中分离纯化杀线虫活性化合物;化合物经光谱及波谱分析和文献对照,进行结构鉴定。从60份样品中分离得到356株菌落形态有差异的放线菌。初筛得到16株对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在80%以上的菌株,复筛获得3株线虫校正死亡率在95%以上的菌株,其中分离自海泥样品中的菌株HA10002抗线虫活性最强,发酵原液的校正死亡率达100%。HA10002经鉴定为白浅灰链霉菌,从其发酵液中分离获得2个活性化合物,其中A26-3为Nocardamine,A22-1的结构正在进一步鉴定中。上述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放线菌HA10002能合成2种以上杀根结线虫的活性代谢产物,是一株遗传稳定且具有开发潜力的活性菌株。

关键词: 根结线虫 拮抗放线菌 筛选 菌株鉴定 活性物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