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红厚壳枝条的化学成分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枝条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6-羟基-2,3-二甲氧基酮(1),1,3,7-三羟基酮(2),1,3,7-三羟基-8-甲氧基酮(3),7-羟基-1,3-二甲氧基酮(4),伪蒲公英甾醇(5),1,3,6-三羟基-5,7-二甲氧基酮(6),2-羟基-1-甲氧基酮(7),2-羟基-1,8-二甲氧基酮(8),1,3,5-三羟基-2-甲氧基酮(9),4-羟基酮(10),1,3,5-三羟基酮(11)。化合物2~5为首次从红厚壳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1为一新的天然产物。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9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显示出生长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1.8×10-5mol/L。
关键词: 红厚壳 酮 6-羟基-2,3-二甲氧基酮 细胞毒活性


黄瓜幼苗内生真菌诱导植株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
《植物保护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2007—2008年的一项温室测验中,10株黄瓜幼苗内生真菌表现出了对南方根结线虫较好的防效,为了阐明其作用方式,用裂根试验设计研究了10个菌株诱导黄瓜产生根结线虫抗性的能力。同一植株的根系被分为彼此隔离的挑战根系和应答根系,镰刀菌Fusariumspp.菌株Fu234和Fu654、毛壳菌Chaetom iumsp.菌株Ch1001、叶点霉Phyllostictasp.菌株Ph511在挑战根系中接种后,应答根系中的线虫入侵总数显著降低,较对照分别降低了42.4%、35.7%、38.4%、23.6%(第1次测定)和63.6%、45.2%、51.0%、37.0%(重复测定),这4个菌株诱导了黄瓜对根结线虫入侵的抗性。同时,Fu234、Fu654、Ch1001和拟青霉Paecilomycessp.菌株Pa972接种后应答根系中的卵与雌虫的比值显著减少,相比对照其比值分别降低了24.3%、37.7%、48.3%、21.2%(第1次测定)和21.6%、39.8%、30.0%、46.2%(重复测定),这4个菌株诱导了黄瓜对根结线虫繁殖的抗性。


纤维素酶对王草青贮品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评价添加不同比例纤维素酶对王草青贮发酵品质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试验设5个纤维素酶组(添加比例分别为0.05,0.1,0.15,0.2,0.25 g/kg)和1个对照(CK)组,评价王草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和青贮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纤维素酶能显著降低青贮饲料pH值(P<0.05),提高乳酸含量,降低丙酸、丁酸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说明添加纤维素酶能改善王草青贮品质,且以添加0.2%水平效果最好。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降解产物壬基酚在香蕉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风险评估
《农药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农药助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在香蕉上使用的安全性,于2009-2010年在海南采用田间试验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方法研究了NPnEO及其降解产物壬基酚(NP)在香蕉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NPnEO在香蕉及土壤中的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半衰期分别为8.8~12 d和6.9~8.5 d,而其降解产物NP在香蕉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6~18 d和24~26 d。在香蕉收获期,NPnEO及NP在香蕉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01 mg/kg。通过计算得出每人每天从香蕉中所摄入的NP仅为0.09μg,风险商值(RQ)为0.003,处于安全水平。


黄猄蚁饥渴耐受能力的初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通过完全饥渴、清水和蜂蜜水处理3种方式对黄猄蚁工蚁进行了饥渴耐受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完全饥渴处理的黄猄蚁工蚁平均存活时间为81.38 h(24~132 h),清水处理的黄猄蚁工蚁平均存活时间为92.25 h(48~156 h),两者差异显著(P<0.05).蜂蜜水处理死亡的黄猄蚁工蚁平均存活时间为118.43 h(60~156 h),与完全饥渴和清水处理的黄银蚁工蚁存活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试验观察结束(156 h)时,完全饥渴和清水处理的黄银蚁工蚁全部死亡,而蜂蜜水处理的黄猄蚁工蚁仍有75%存活.


中性蛋白酶水解核桃蛋白工艺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中性蛋白酶对核桃蛋白的水解作用,分析pH、温度、水解时间、底物浓度、加酶量对水解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其进行优化。确定中性蛋白酶水解核桃蛋白制备核桃多肽的最佳水解条件为pH6.0、温度40℃、水解时间3.0 h、底物浓度0.7%、加酶量7 501 nkat(以每克底物计),在此条件下核桃蛋白质水解度为48.53%。


长期间作牧草对椰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幼龄椰园长期间作牧草,10年后0~20 cm层下降0.92个pH单位,20~40 cm层下降0.75个单位,而成龄椰园0~20 cm层下降0.82个单位,20~40 cm层下降1.04个单位;幼龄椰园间作牧草,10年后土壤含水量有所下降,但仍比间作前高,而成龄椰园土壤含水量下降了一半以上,而且比幼龄椰园低;幼龄椰园间作牧草,10年后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比间作前有所上升,但20~40 cm以下则低于间作前,成龄椰园均比间作前明显降低;幼龄椰园间作牧草,10年后土壤全氮含量略微降低,而成龄椰园下降了一半以上,但目前成龄椰园的土壤全氮含量比幼龄椰园的略高。建议椰园实行长期牧草间作,每年必须追施足够的肥料,并采取施入石灰或进行禾本科牧草与豆科或其它非禾本科作物轮作。


柑橘粉虱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触角是昆虫的重要感觉器官,着生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感器,起着感知外部环境、传递信息的作用。应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柑橘粉虱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外部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柑橘粉虱成虫触角存在以下4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和板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分为Ⅰ型和Ⅱ型2种。并对雌雄虫的板形感器和锥形感器数量和分布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讨论。我们试图确定柑橘粉虱感器的功能,以了解该粉虱寄主选择行为的嗅觉基础。


杧果种质果实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园艺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杧果种质资源圃40份杧果(Mangifera indicaL.)种质的果实品质性状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从物理指标(果实形状、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单果质量、果核质量、可食率、果实纤维、果皮颜色)、化学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和维生素C)和感官指标(风味和香气)3个方面对果实品质性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份杧果种质的果实品质性状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Shannon-Weinner多样性指数(H′)在0.94~1.60之间,主成分分析表明果实品质性状变异的多向性。除可滴定酸和还原糖外,各种质品质特性年度间的差异不显著;一些果实品质性状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