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干旱胁迫下白花柽柳抑制性消减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7 CSCD
摘要:白花柽柳(Tamarix albiflonum M.T.Liu.)是一种耐旱性的植物。本实验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克隆了白花柽柳多个抗旱相关基因的EST片段,并对这些EST片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白花柽柳 干旱胁迫 抑制性消减文库(SSH) 表达序列标签(ES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水稻新品种吉粳504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优质大米成为人民的首选。针对市场需求,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充分利用各种优异的种质资源,通过杂交育种的途径,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水稻新品种吉粳504号。2006年结束国家北方水稻区域试验,审定命名为吉粳504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皂甙研究进展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07
摘要:大豆是我国的传统食品,营养丰富,并且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大豆皂甙由皂甙元和低聚糖构成,由于组成大豆皂甙的甙元和多聚糖的种类不同,大豆皂甙具有多种生物学和药学性质,如降低血脂、抗癌、抑制血小板凝聚、抗病毒等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大豆皂甙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大豆皂甙的成分、含量、性质、作用机理及分析检测方法等,展望了开发利用大豆皂甙的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t基因转化玉米培育抗玉米螟自交系
《分子植物育种 》 2007 CSCD
摘要:采用基因枪法将苏云金杆菌(简称Bt)的杀虫毒蛋白基因(CryIA)导入东北春玉米自交系铁7922的幼胚中,诱导愈伤组织。抗虫基因的表达载体是pBI121,包含Bt杀虫毒蛋白基因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II)基因,筛选标记bar由CaMV35S启动子驱动。通过对后代植株的除草剂草丁膦(PPT)筛选、分子鉴定和ELISA法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并可以稳定遗传。对转基因株系进行田间接玉米螟虫卵,调查不同生长时期的危害指数,最终筛选出一批抗玉米螟自交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胱胺对吲哚美辛诱发的大鼠胃粘膜溃疡的保护与抗氧化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半胱胺对动物应激性胃粘膜溃疡的保护和抗氧化机制,本研究利用吲哚美辛(IN)诱导大鼠胃部急性溃疡模型。选取雄性SD大鼠45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A):灌服生理盐水1 mL/只;应激组(B):灌服吲哚美辛(45 mg/kg体重);抗氧化组(C):灌服半胱胺处理(100 mg/kg体重),1 h后灌服吲哚美辛(45 mg/kg体重)。结果表明:半胱胺明显抑制了吲哚美辛诱导的胃粘膜溃疡。与对照组A比较,灌服IN显著降低了胃粘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SH)、线粒体中ATP、ADP、AMP、总腺苷酸和能荷(EC)水平(P<0.05),然而过氧化氢酶(CAT)明显提高,脂质过氧化物(LPO)产量显著增加。灌服半胱胺明显遏制了上述各项指标改变,显著提高了胃粘膜组织中SOD活性以及GSH、线粒体中总腺苷酸含量和EC值,同时降低了LPO和溃疡指数(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糖肽酮萜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07
摘要:选用1日龄Avian肉仔鸡60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空白对照组喂基础日粮(无抗生素添加剂),抗生素对照组喂基础日粮+380 mg/kg金霉素,试验组喂基础日粮+500 mg/kg糖肽酮萜素。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1~49日龄期间,添加500 mg/kg糖肽酮萜素组比无添加剂的空白对照组和添加380 mg/kg的抗生素对照组的肉仔公鸡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7.42%(P<0.05)、0.92%(P>0.05);而饲料转化效率分别提高了6.06%(P<0.05)、1.06%(P>0.05)。对于肉仔母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日增重提高了12.68%(P<0.05),饲料转化效率提高了7.21%(P<0.05);日增重及饲料转化效率比抗生素对照组略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证明:从促生长的角度糖肽酮萜素完全可以替代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玉米早播方法及早播增产的原因
《农业与技术 》 2007
摘要:早播可延长生育期,减轻玉米小斑、花叶等病害,还可以减轻或避免不良天气的危害,达到玉米增产目的。为此,笔者探讨了夏玉米早播方法及早播增产的原因,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寒冷地区保证树苗成活和更好生长的技术措施
《农业与技术 》 2007
摘要:我国由于人口多,存在着农业与林业争地,牧业与林业争地的问题。而环境保护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高,才能对环境改善,为农牧业丰收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国山地造林、平原造林、滩涂造林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我国气候特征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春旱,雨季集中在夏秋季节,还有严寒干燥的冬季。因此,植树造林或建设果园,树苗成活是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阐述了我国寒冷地区建设经济林——果树,树苗成活和更好生长的技术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