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种植饲料作物舍饲养牛经济效益的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在土质、光、热、水、肥和管理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每公顷种植青贮玉米的产量达63000kg,干物质产量21000kg、代谢能产量189000MJ、蛋白质产量1575kg,经济效益8340元。分别比种植玉米(收获粮食和秸秆)高出33.1%、17.98%、48.9%和66.8%;种植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达9300kg,其中干物质产量8091kg、代谢能产量75330MJ、蛋白质产量1581kg,经济效益5740元。比种植大豆高出199.7%、82.0%、35.2%和19.6%。可见种植优质饲料作物能够在同等面积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也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种植饲料发展养牛,每公顷可产生经济效益10740元,比用来种植玉米(包括秸秆总计5000元)提高5740元,增效幅度高达114.8%。种植的首选饲料作物是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

关键词: 饲料作物 青贮玉米 苜蓿 大豆 土地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及其与产量间的相关分析

杂粮作物 2007

摘要:采用简单相关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新选绿豆品种(系)的株高、分枝数、荚长、单荚粒数、单株荚数、百粒重、生育期等性状间及其与产量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其中株高、荚长、单荚粒数表现相关显著;百粒重与荚长、生育期的相关达到极显著。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关键词: 绿豆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SSR标记的研究与应用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ISSR)是一种新型的分子标记。它直接对基因组DNA进行分析,不受任何环境条件影响,在遗传上多为共显性。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同一个个体的任何体细胞所得的带型或指纹都是一样的,并且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本文对ISSR在品种鉴定、遗传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标签、植物基因组作图、指纹图谱的建立等方面作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 ISSR 分子标记 品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莱茵鹅与吉林地方鹅种杂交利用效果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研究了莱茵鹅及其与吉林地方鹅种杂交利用效果,并进行了配合力和产肉及产羽绒等生产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①培育的莱茵鹅新品系,在吉林省的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正常,产肉、产羽绒等生产性能稳定。②杂交利用效果以莱茵鹅和豁眼鹅杂交组合最好,配合力测定为16.86%.含绒率达到29.26%,比地方鹅提高4.01%;10周龄体重达到3.92 kg,比本地鹅提高26.78%;90日龄料肉比达到2.48:1;在舍饲的饲养条件下,比地方鹅多增收6.17元/只。

关键词: 莱茵鹅 吉林地方鹅 杂交利用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大豆新品种吉科豆7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大豆通报 2007

摘要:吉科豆7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科院经有性杂交新近育成的高产大豆新品种,200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特点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

关键词: 大豆 吉科豆7号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化性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成蜂对白僵菌敏感性的差异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室内测定了不同化性苜蓿切叶蜂成蜂对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amo))的敏感性。在28℃,RH60%的条件下,喷施白僵菌后二化种群死亡速度较快,72h后死亡率为67%,而一化种群72h后死亡率为38%。结果表明,成蜂对白僵菌的敏感性在化性间存在差异,二化种群成蜂对球孢白僵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P<0.05),抗性较差。

关键词: 苜蓿切叶蜂 白僵菌 敏感性 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超高产品种、密度与产量关系研究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高肥量水平下不同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产量影响差异6.1%~46.6%,不同密度对产量影响差异1.98%~12.80%。郑单958种植密度9.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单产为13214kg/hm2。在此密度下主要通过群体来影响产量。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密度 超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和分子结构修饰

食品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乳酸菌胞外多糖在乳品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发酵过程中,胞外多糖的形成有利于改善产品的流变学特性,并赋予产品优良的感官特性和营养保健性能。不同的乳酸菌在胞外多糖的产量、化学组成、分子量、带电情况和侧链分支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通过对胞外多糖进行分子结构修饰,可以优化其功能特性,并获得具有特定用途的食品改良剂。有些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有益于人类健康;或者可能用作益生元,有益于胃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本文着重讨论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流变学特性和多糖的分子结构修饰,探讨胞外多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关键词: 乳酸菌 胞外多糖 流变学特性 分子结构修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高脂肪组合初世代脂肪含量相关性研究Ⅰ——F_2代高脂肪组合脂肪含量相关性研究

大豆通报 2007

摘要:试验选择高产或高脂肪的7个大豆亲本,根据不同配制方案分成两组,采用NCII设计,配成8个组合。探讨杂交初世代(F2-F4)脂肪含量与组合的配置方案、产量、百粒重及亲本的相关性,加快高脂肪大豆选育进程。结果表明:F2代脂肪含量与组合的配制呈极显著相关,高×高的配制方案出现高脂肪材料的几率高;与单株粒重的相关出现不同的情况,5个组合呈正相关、3个组合呈负相关;与百粒重的相关表现为负相关。F2代脂肪含量与父本的脂肪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但不显著;与母本脂肪含量及中亲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大豆 高脂肪 初世代 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蛋白水平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农业与技术 2007

摘要:本文论述了饲料蛋白水平、降解蛋白和非降解蛋白比例及营养摄入量对奶牛繁殖力的影响,饲料营养水平与奶牛泌乳量和体重变化的关系。着重论述了高蛋白水平对奶牛繁殖力的负面影响,同时介绍奶中尿素氮(MUN)检测与繁殖性能的关系,以及奶牛的小肠蛋白质评价体系,及其对高产奶牛的日粮配制指导意义。

关键词: 奶牛 蛋白质 繁殖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