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苜蓿新品系(种)比较试验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选取8个具有根蘖特性的苜蓿综合品系,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系(种)生态适应性、生育期、鲜草、干草产量、茎叶比、植株高度、枝条密度、枝条直径、粗蛋白质含量进行观测。根据观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5个综合品系,拟参加生产区域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AL1基因转化百脉根(Lotus cirniculatus)的初步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以Bar基因为标记基因,以从酵母中克隆的耐盐基因HAL1为目的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HAL1。以子叶为外植体,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豆科植物百脉根。抗性再生苗经PCR方法鉴定,HAL1基因阳性率为46.7%。初步证明HAL1基因已整合到百脉根基因组中,且转基因植株的表型正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白山野生榛子资源调查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2005年对吉林省8个县(市)32个样区进行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其中长白山区的7个县(市)都有野生榛子资源分布,有平榛和毛榛两种,对其分布区域、生存环境、伴生植物、生态类型、利用状况等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利用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白山野猪不同杂交组合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体重30 kg左右的野×野×松(10头),野×松(18头),野×松×松(10头)长白山野杂猪进行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各选5头进行屠宰试验,并采样进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野×松×松的日增重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另外2组,野×松次之,极显著(P<0.01)高于野×野×松,野×野×松最低,仅为450.02 g;瘦肉率野×野×松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另外2组,其他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pH24野×松最高,显著高于野×野×松(P<0.05),其他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长白山野猪不同杂交组合,随着野猪血液比例的降低,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得到提高,3个杂交组合在肉质性状均处于优良之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杂粮作物 》 2007
摘要:分析了吉林省花生生产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指出了花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加强科技创新,重点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发展龙头企业,加速花生产业化进程等提出了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优质水稻育种现状及对策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分析了吉林省优质水稻育种现状及进展情况,提出进一步改进优质水稻育种选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利用籼粳亚种间杂交优势、远缘杂交、花粉管导入、转基因等生物技术构建新资源,扩大遗传改良群体,创制新类型,提高育种效率,为优质水稻育种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