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氯化钾中的钾素和氯素对玉米茎腐病防治效果研究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缺钾条件下钾素、氯素以及氯化钾对玉米不同抗性品种茎腐病的防治效果,明确钾素和氯素在氯化钾防治玉米茎腐病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施钾可明显增强抗、感病品种抗茎腐病的能力,且对感病品种的防治效果优于抗病品种;施氯对抗、感病品种茎腐病防治效果均不明显。施钾明显增加了吉单180(抗病品种)、吉单327(感病品种)根、茎、叶部的钾素含量,在缺钾条件下,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具有更强的吸钾能力。分析发现,蜡熟期的根部钾素含量与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率相关最密切,相关系数r=-0.9218。土壤养分是决定氯化钾中钾素还是氯素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
苏子新品种吉苏1号
《中国种业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苏子加工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此急需对苏子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保护,并加以改良创新。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于2002年以公主岭收集的地方品种(GZL-SZ-2)为基础材料进行系统选择,2003年对所收集材料(GZL-SZ-2)进行系统选育,系统号为GZL- SZ-2-2;2004年进行田间系选,系统号为GZL-SZ-2- 2-4;2005年田间继续选择,系统号为GZL-SZ-2-2- 4-3,同时进行田间鉴定(产量、抗病虫);2006年进行田间试验示范,由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现场验收,2006年年底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吉苏1号,准予推广,认定号为吉登苏2007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网站建设的农业信息资源整合
《农业网络信息 》 2007
摘要:针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归纳出农业信息资源的几种整合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站建设的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设计思路与设计原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玉米超高产品种探讨
《吉林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围绕吉林省玉米超高产的品种类型、关键特征特性、产量构成参考指标等方面进行探讨。并针对超高产品种主要问题提出了育种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区玉米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研究
《耕作与栽培 》 2007
摘要:2002-2005年围绕均匀垄直播与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方式开展研究工作,明确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一次性施肥、杂草防除等关键技术及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方式的增产机理,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的启示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2006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结果的简要情况,包括9个竞赛获胜品种、获胜者所创造的产量及其种植技术等,为我国玉米高产、超高产研究提供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中型开放回流呼吸测热装置”研制报告
《吉林畜牧兽医 》 2007
摘要:为满足畜禽能量物质代谢科研领域进一步深入发展要求,对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的传统"开放回流"呼吸测热装置进行了工艺技术改进,于2005年自行设计并采用国产有关仪器仪表和自行加工等部件,研制组装一台技术工艺较为先进的中型开放回流呼吸测热装置。采用电动系统(各种传感器)与微机相结合的方法,使该装置基本达到全部自动控制水平。可以测得在实验期间全程(在线)或各不同阶段(单项)的气体交换及能量代谢等多项内容指标与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