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豫丰黄兔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河南科技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分离世代的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个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垦C1为父本,与2个不同来源的保持系配置杂交种F1,并构建了F2和F2∶3家系,对重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在分离世代的分离情况进行分析。对2个群体杂交种F1两年的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单株角果总数、一次分枝角果数等具有显著的正向杂种优势。在单株产量的3个构成因素中,单株角果总数杂种优势最强,而且不同群体、不同年份结果一致;每角粒数、千粒重的优势较小,而且不同群体、不同年份结果一致。对F2和F2∶3家系杂种优势的分析结果表明,重要农艺和产量性状如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单株角果总数、一次分枝角果数等比杂种F1杂种优势显著降低,出现严重的分离现象。另一方面,各重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同样存在丰富的变异,最大值与最小值间相差显著。在分离群体中还出现了超优亲现象,这为育种选择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材料。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农艺性状 杂种优势 F2∶3家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色灯对小菜蛾成虫生物学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室内条件下黄色灯对小菜蛾成虫产卵量、产卵前期、产卵历期和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施以黄色灯照射,小菜蛾群体和单管配对后成虫的产卵量均显著降低。同时,单管配对后成虫产卵率由对照组的70%下降到40%;小菜蛾雌成虫的产卵历期和寿命均缩短了2 d,而对其雄成虫的寿命影响不大。

关键词: 小菜蛾 黄色灯 产卵量 成虫寿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措施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07

摘要:猪瘟(HC)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世界各国首要防范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该病曾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因广泛使用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使该病得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高热病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从2006~2007年河南省发生猪高热病的65家猪场196份病料中分离到6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通过培养特性试验和生化试验初步怀疑为副猪嗜血杆菌,将其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对6株分离株进行小鼠毒力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6株分离菌能致死小鼠,对头孢他啶、头孢噻呋、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多西环素、痢特灵敏感。

关键词: 猪高热病 副猪嗜血杆菌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风沙土水稳性团聚体改良效果及机理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AM、β-环糊精、沃特保水剂、腐殖酸等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通过室内土柱培养,以研究其对风沙土有效的改良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和合理的施用浓度。结果表明,4种改良剂均可促进>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在低浓度(0.05%~0.1%)下其趋势为:沃特保水剂>β-环糊精>PAM>腐殖酸,在高浓度(0.2%~0.4%)下趋势为:PAM>β-环糊精>沃特保水剂>腐殖酸。4种改良剂在浓度为0.05%~0.4%时,均可有效地降低风沙土团聚体的分形维数,改善风沙土结构,尤其沃特保水剂改良效果最明显。在低浓度下,4种改良剂均可有效地降低土壤容重。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沃特保水剂主要作用于5~1 mm粒径的团聚体,其适宜浓度为0.05%左右。

关键词: 土壤结构改良剂 风沙土 水稳性团聚体 容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黄花叶病毒(ReMV)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地黄花叶病毒(Rehmannia mosaic virus,ReMV)是地黄上发生的一种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可能的新病毒。笔者对ReMV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ReMV粒子形态为杆状,可以侵染茄科、番杏科、十字花科和藜科等4科10种植物,其中在茄科的心叶烟、黄花烟、蔓陀罗;番杏科的番杏;藜科的苋色藜和昆诺藜上表现为局部枯斑症状。在红花烟、普通烟、番茄和白菜等植物上表现为系统花叶症状。ReMV的钝化温度为90-95℃,稀释限点为10-5-10-6,20-22℃条件下的体外存活期在60d以上。

关键词: 地黄花叶病毒 提纯 电镜观察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波尔山羊和不同肉用品种绵羊超排处理效果比较分析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摘要:在冬季和春季用CIDR+FSH+PG对158只无角道赛特羊、165只萨福克羊和39只波尔山羊分别实施超排处理。处理后结果表明:春季无角道赛特羊与萨福克羊间采卵数、可用胚数差异不显著(P>0.05),春季波尔山羊采卵数(17.58±2.57枚)、可用胚数(15.15±3.56枚)极显著(P<0.01)高于无角道赛特羊与萨福克羊;在春季和冬季,无角道赛特羊采卵数、可用胚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萨福克羊春季采卵数显著(P<0.05)高于冬季(分别为10.57±3.84枚,8.41±3.16枚);在春季2.5岁与1.5岁和2岁的无角道赛特羊超排处理后采卵数、可用胚数差异显著(P<0.05),1.5岁和2岁无角道赛特羊超排处理后采卵数、可用胚数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体重的公羊在春季和冬季对萨福克羊超排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冬季无角道赛特羊体重≤69kg组与体重≥80kg组采卵数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5.46±3.27枚、12.50±5.62枚;可用胚数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2.81±2.01枚和6.00±3.15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肉用绵羊 超排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钾方式对抗虫杂交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和‘鲁棉研15号’为材料,研究了育苗移栽种植条件下施钾方式对其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钾肥相比,在棉苗移栽期和初花期分2次或移栽期一次性施入氯化钾225kg/hm2,能提高棉花LAI、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和ФPSⅡ,加大叶片Gs,提高叶片Pn;棉花总成铃数、铃重和衣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皮棉产量显著增加;并改善了棉纤维2.5%跨距长度、比强度和整齐度等品质性状。表明于棉花移栽期和初花期分2次施入钾肥比移栽期一次性施入效果更好,平均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增加4.43%和5.87%。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施钾方式 光合特性 产量 纤维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子叶及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以芝麻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接种到不同激素含量的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不同激素对芝麻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不同。单一激素对子叶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较差,而对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好,并随着激素水平的增加,诱导率提高,但激素水平过高对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产生抑制作用。在以MS为基本培养基的条件下,NAA含量0.5~1.0mg/L时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7.06%~100.0%;IAA含量为0.1~0.5mg/L、6-BA含量为2.0mg/L时可使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84.39%~96.43%。

关键词: 芝麻 愈伤组织 子叶 下胚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