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芦笋素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其作为山西省的一项外向型产业,经济效益良好,但病虫害发生严重,并成逐年扩大趋势。针对山西省芦笋主要病虫害(芦笋茎枯病、枯萎病、根腐病)发病规律以及芦笋木蠹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总结出无公害芦笋生产的关键防控措施:主要是一方面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现有的管理栽培方法;另一方面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控制芦笋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
关键词:
山西省
芦笋
病虫害
无公害
防控措施
《天津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通过对杏鲍菇菌丝色泽、长势和菌袋质地,培养料的含水量和重量、现蕾时间和产量进行试验比较,研究了工厂化袋栽杏鲍菇不同后熟期对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后熟期9~12d的菌丝长势最好,并且此时菌丝洁白,菌袋质地紧实,菌丝新陈代谢处于旺盛时期,产量最高。
关键词:
杏鲍菇
后熟期
含水量
产量
《现代农业科技
》
2013
摘要: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实现智能化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力成本,让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逐步向现代化集约型农业和信息化农业转变。介绍了物联网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并就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领域中的应用做出一些阐述,以期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农业信息化
概念
应用
《山西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调查结果表明,山西现已发现为害蔬菜的潜叶蝇害虫4种,即美洲斑潜蝇L.sativae Blanchard、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Blanchard)、葱斑潜蝇L.chinensis(Kato)和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zia horticola(Goureau)。因其形体小,形态易混淆。从外部形态、取食、寄主等方面对4种潜蝇加以区别,同时总结了潜蝇在山西的发生规律,以供广大植保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山西
潜叶蝇
种类识别
发生规律
《山西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阳、祁县和文水3个试验点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227,204,201 kg/hm2,施氮量增加到一定值时,产量便不再增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3个试验点春玉米的氮效率呈下降趋势,N180,N270处理的氮效率要高于其他处理;玉米收获后的0~9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呈现出东阳N270之后的处理,30~90 cm土层的硝态氮盈余现象严重,祁县和文水试验点N180处理的硝态氮累积量适宜,之后的处理氮素盈余现象严重。参考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认为在中低肥力的东阳试验点,施氮量为225 kg/hm2时,在保证高产的同时又不会对环境构成威胁,在中等肥力的祁县和高肥力的文水试验点,可能由于土壤质地和气候的差异,氮肥推荐量为200 kg/hm2时可以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
春玉米
土壤肥力
氮肥利用率
硝态氮
最佳用量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萎蔫综合症是山西省棉区近年棉花产生的新病害,迄今只有粗浅的调查报告和病原菌分离报告,对其发生消长及其影响因素缺乏基本了解。为了提出棉花萎蔫综合症的综合治理方略和措施,采用相邻对比种植方法,观察同一品系或材料前一年发病株种子与正常株种子当年发病轻重和早晚。结果显示,发病株种子后代并不比其同源正常种子发病时间早和发病株率高,表明该病害不是通过发病株的种子遗传发病的;通过相邻对比种植转基因品种及其非转基因亲本品种,再种植大量其他非转基因材料观察,结果显示转基因品种发病较多,而其亲本品种发病极少,某些品种的差异达到极显著,非转基因材料均未看到发病。表明该病害发生可能与棉花转基因材料有关;通过对棉花萎蔫综合症的发生观察资料与当地气象观测资料拟合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害发生可能与降雨量较小、大气相对湿度较低、蒸发量较大有关;同时通过与试验田间小气候观测资料比对分析,可能还与棉田塑膜下地面≥40℃的天数较多有关。
关键词:
棉花
萎蔫综合症
种子
转基因
亲本
气候
《农业科技通讯
》
2013
摘要:晋麦84具有高产、抗病、品质优良的突出特点.2012年在运城市临猗县示范推广后获得非常好的效益,每公顷产量平均在8 234 kg.主要原因是科技人员把关、管理部门精心安排、品种选择对路、栽培措施得当.
关键词:
晋麦84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推广应用
《中国棉花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在山西小地老虎主要以1代幼虫为害棉花。通过对当地2011、2012年棉田第1代成虫及幼虫危害的发生监测,分析小地老虎的发生规律,预测明年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小地老虎
1代成虫
幼虫危害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山西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为了研究磷酸二氢钾壳聚糖包衣对大白菜种子出苗率的影响,于2005—2006年进行了2 a试验。结果表明,每10 g种子用1~60 mg的磷酸二氢钾与壳聚糖乙酸溶液,采用2次法包衣太原二青B粒径等级种子后,当年播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的抗逆性,出土幼苗能生长正常、无药害。
关键词:
磷酸二氢钾
壳聚糖
包衣
大白菜种子
出苗率
《山西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为给节节麦的研究提供帮助,通过现有资料的分析整理,对我国冬小麦田节节麦的起源、分布、生物学特性、与作物的竞争关系及防除研究进展进行述评。结果表明,我国冬小麦田的节节麦与中东节节麦同源;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冬小麦主产区的大、小麦田;可与作物竞争水分、光、养料和空间,还是小麦条锈病菌和吸浆虫的禾草寄主;植株分蘖能力强、靠种子传播;节节麦种子的发芽主要受温度、水分影响,光照、土壤pH值、盐分对其影响不大。目前,生产上对节节麦的防除主要通过阻止传播、人工拔除与甲基二磺隆喷雾防除,效果差、防除成本高,应加强新的防除手段和途径的研究。
关键词:
杂草
节节麦
起源
分布
生物学特性
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