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对湖北蚕桑产业发展的再认识

北方蚕业 2008

摘要:分析了当前湖北蚕桑发展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和市场优势,针对湖北的英山、罗田、麻城、远安、夷陵、点军、南漳、保康、郧县、郧西等县市(区)优质蚕桑板块基地建设,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蚕种生产基础,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新品种选育、引进与利用,栽桑养蚕技术创新,依法执政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湖北蚕桑 产业发展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早熟黄肉新品种-鄂猕猴桃3号

农家科技 2008

摘要:鄂猕猴桃3号(金阳)是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选育的优良早熟黄肉型中华猕猴桃新品种,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黄肉 早熟 湖北省农科院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施州不同气候型旱地土壤肥力变化及肥力因子变异特征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恩施州不同气候型旱地土壤肥力变化及肥力因子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带土壤类型随着海拔的上升和生物气候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形成土壤垂直带谱;(2)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pH值、速效磷含量保持相对的稳定,但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含量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3)土壤pH的变异最小,土壤有机质、碱解氮的变异次之,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其它3个土壤肥力因子;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表现出随着海拔的增加变异系数减小的趋势;(4)恩施州土壤肥力状况较20年前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土壤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表现为明显的增加趋势。

关键词: 气候型 土壤肥力 肥力因子 变异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稻材料特性和激素配比对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个籼稻杂交组合F1的花药为材料,探讨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中不同植物激素配比等因素对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激素浓度处理对籼稻花药的愈伤诱导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最佳的诱导培养基激素组合为:2,4-D2.0+KT1.0+NAA3.0;愈伤诱导率达21.21%;分化培养基中,激素6-BA浓度为0.5 mg·L-1、KT浓度为2.0 mg·L-1时,籼稻花药的愈伤平均绿苗分化率达到最大,为28.80%;不同的材料其愈伤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籼稻材料 花药培养 激素配比 愈伤诱导率 绿苗分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水稻颖壳扭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中国水稻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水稻育种后代材料中获得1个颖壳扭曲突变体Osth(twisted hull)。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性状由单核基因隐性突变造成。以突变体与颖壳正常籼稻R725杂交的F2群体为基因定位群体,利用SSR标记将突变位点定位在第2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14128与RM208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4c M和2.7c M。这些结果为该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以及研究水稻花发育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颖壳扭曲突变体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检测石蜡切片中鸭病毒性肠炎病毒间接原位PCR方法的建立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能对石蜡切片中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核酸进行定位的原位PCR方法,为鸭病毒性肠炎(DVE)存档蜡块的回顾性诊断、致病机理研究等提供有效的实验手段。【方法】据DEV的UL30-UL31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以DEV感染死亡鸭肝脏组织石蜡标本制作切片,经蛋白酶K消化、原位PCR扩增和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建立了检测石蜡标本中DEV的间接原位PCR方法并应用于人工感染DEV不同时间的鸭肝脏、DVE发病鸭的存档蜡块和临床病料检测。【结果】间接原位PCR对DVE死亡鸭肝脏的石蜡标本检测结果为阳性,而鸭病毒性肝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鸭沙门氏菌病和鸭大肠杆菌病死亡鸭肝脏的石蜡标本检测结果为阴性;间接原位PCR对人工感染DEV后2、4、6、12、24、48和72 h不同时间的鸭肝脏检测结果均为阳性,阳性细胞有肝细胞、窦皮细胞和枯否氏细胞,阳性信号多出现于坏死细胞的碎片中或细胞坏死后形成的空泡内及空泡边缘;对存档蜡块、临床病料的检测与病毒分离鉴定吻合率为1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间接原位PCR方法具有直观、敏感、特异性强的优点,在显示核酸阳性信号的同时,还能判别含有靶序列的细胞类型以及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与病理变化。可用于DVE的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存档蜡块的回顾性诊断和致病机理的研究。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 原位PCR 寡核苷酸探针 石蜡标本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辣椒栽培技术

辣椒杂志 2008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山蔬菜已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夏秋时令蔬菜,高山蔬菜区也即成为我国重要的蔬菜"渡淡"基地。湖北高山辣椒栽培已有近20年历史,主要分青椒和红椒两种产品形式,青椒销售到武汉、南昌、长沙、重庆等附近大城市,红椒远销半径为1000公里以内的大城市如广州、深圳、福州、上海等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棉花新品种EK288的选育与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EK288属转Bt基因棉花品种,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用"79049"作母本、"6068"作父本杂交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势强、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等特点。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湖北棉区种植。

关键词: 棉花 新品种 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山西果树 200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硬雀麦(Bromus rigidus Roth)种子萌发吸水特性和萌发温度的研究

种子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 h时达最大值0.091 8 g/h,8 h后就达到吸胀饱和,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占种子干重的53.03%。硬雀麦种子在20℃恒温条件下萌发状况好,发芽率达97.5%。发芽指数以25℃下最高,为90.08,其次为20℃,为89.32,两者差异不显著。从活力指数看,20℃恒温条件下的活力指数最高,达1 656.89,与其它各温度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后确定硬雀麦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当温度升高到35℃时硬雀麦种子发芽明显受阻,但可耐5℃的低温。

关键词: 硬雀麦 吸水特性 萌发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