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油-稻-稻种植制度下磷肥后效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油-稻-稻种植模式下磷肥的后效应作用。结果表明,磷肥的施用对当季油菜产量的影响较大,增产17.01%。油菜生长期间施用的磷肥对下季早稻的生长有一定的后效作用,早稻生长期间施用的磷肥对下季的晚稻生长有一定的后效作用。晚稻施用磷肥没有增产作用。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建议油-稻-稻三熟制种植模式下种植油菜时施用磷肥,而在种植早晚稻时只施氮钾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风雪季节养猪的管理要点
《农家顾问 》 2008
摘要:寒冷天气外界气候突变,会给猪只带来严重的冷应激,如不加强管理,会使其减慢生长速度或患病,此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提高养殖效益。1.提高猪舍温度,注意防寒保暖提高猪舍温度的办法很多,但简便、经济、实用的办法有四种。一是开放式猪舍覆盖塑膜。最好是覆盖双层塑膜,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耕直播水稻杂草防除技术研究
《中国稻米 》 2008
摘要:在不同地区开展免耕直播杂草防除技术的试验和示范。2005年筛选出免耕直播稻田杂草防除最佳除草剂组合HC2(41%农达AS、38%苄.二氯WP、10%千金EC);2006年HC2在浙江和湖北的超级稻免耕直播田示范,结果表明,对国稻1号田杂草千金子、异型莎草、鸭舌草和陌上菜的密度防效和植株鲜重防效达到优级水平(≥90%),对国稻6号田杂草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和陌上菜的密度防效和植株鲜重防效达到极优水平(≥95%)。HC2对国稻1号和国稻6号的生长无不利影响,获得了较高产量。国稻1号在浙江海宁达到9 510 kg/hm2,国稻6号实收产量达到6 780 kg/hm2。
早春大棚厚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长江蔬菜 》 2008
摘要:通过采用湖北省普遍采用的大棚爬地栽培方式,对12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银蜜子、蜜世界、状元、红妃、金帝等品种在品质、熟性、抗病性及产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合湖北省早春大棚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草胺悬浮剂和乙草胺水乳剂防除油菜田杂草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湖北地区油菜田杂草防除技术,以吡草胺悬浮剂和乙草胺水乳剂为试验药剂,以乙草胺为对照药剂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吡草胺悬浮剂对油菜田网草、看麦娘和牛繁缕都有较好的防效;乙草胺水乳剂对网草和看麦娘的防效较好,但对牛繁缕防效较差;两种药剂的防效均显著优于人工除草,且提高了油菜的安全性,增产效果极其显著。
关键词: 500g.L-1吡草胺悬浮剂 500g.L-1乙草胺水乳剂 油菜田杂草 防除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用鹌鹑栗羽系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提高栗羽鹌鹑的生产性能。[方法]以引进的栗羽鹌鹑为基础,组建选育基础群和家系繁殖-世代观测群,对公鹌鹑进行家系选择,对母鹌鹑进行综合选择。测定不同世代鹌鹑的生活力、生长发育、产蛋性能、蛋品质量、料蛋比等指标。[结果]与0世代基础群相比,6世代核心群开产日龄由47.10 d提前到45.87 d;开产体重由135.50 g/只下降到128.79 g/只;20周产蛋数由68.60枚/只提高到86.63枚/只;平均蛋重二者基本一致,为10.90 g/枚。按6世代核心群产蛋情况计算,栗羽鹌鹑在46日龄开产至140日龄的94 d内可产蛋86.63枚/只,平均产蛋率在92%以上。[结论]采用家系选育提高了栗羽鹌鹑的产蛋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季如何预防猪日本脑炎-猪日本脑炎的诊断
《猪业科学 》 2008
摘要: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是由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viru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7―9月,蚊虫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对猪危害较为严重,尤其是能破坏猪的繁殖性能,导致被感染的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公猪睾丸炎,仅有少数猪呈现神经症状.而临床上又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日本脑炎病毒 母猪流产 预防 人兽共患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诊断 夏季 日本乙型脑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