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西葫芦新品种‘盛玉307’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盛玉307’是以‘DL-01’为母本,‘05-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西葫芦新品种。植株长势强,不早衰,叶片大、缺刻小;瓜条顺直,皮色翠绿且有光泽,长约21.4cm,粗约7.2cm,单瓜平均质量350g,商品性好;抗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宜在山西省早春日光温室、露地及秋延后栽培。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黑小麦全麦面包工艺配方研究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摘要:以面包比容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黑小麦全麦粉、水、酵母、蔗糖添加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设计对黑小麦全麦面包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工艺配方,实验结果表明:以混合粉为基重,黑小麦全麦粉添加量为23%,水52%,酵母1.3%,蔗糖21%.采用优化工艺配方制作的全麦面包比容为5.21 cm3/g,综合评分为85.37.与普通面包相比,黑小麦全麦面包风味独特、质地柔软、老化速率明显降低,面包货架期延长,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均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猪生产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
《中国猪业 》 2013
摘要:为了研究中草药超微粉剂与茶多酚配制的复合添加剂对猪生产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5kg左右的杜洛克、长白、山西白猪的三元杂交猪后代40头进行试验,随机分为5组,每组8头,分别采用A组中草药超微粉0.75%;B组中草药超微粉0.5%+茶多酚0.25%;C组中草药超微粉0.25%+茶多酚0.5%;D组茶多酚0.75%和E组空白对照,并对各组猪生产性能、常规肉质、背最长肌组织学、肌肉化学成分和猪肉中呈味氨基酸含量及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各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及胆固醇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显示,B组日增重最高为743g;料重比最低为3.02∶1;肉色鲜红及大理石纹评分最好;肌肉保水力强,剪切力值最低,为(1.56±0.22);肌纤维密度最大为349.90根/mm2;肌纤维直径最细,为(44.68±9.36)μm;肌大束间距最大,为(101.45±18.17)μm;干物质及脂肪含量最高;且呈味氨基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并能提高必需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明显降低肌肉和脂肪中胆固醇的含量。这表明B组能显著提高生猪生产性能,改善猪肉风味,提高猪肉食用品质。


苹果幼树提早结果的栽培措施
《山西果树 》 2013
摘要:要想苹果幼树能提早结果,前期关键是要供给足量的土、肥、水,从而保证营养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尽快扩大树冠,培养合理的结果枝组;后期主要是转化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同时通过适合的树形产生有效的光合作用来制造养分,通过刻芽、扭稍、拉枝等辅助措施缓和


树莓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的研究
《食品工业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新鲜树莓为原料,研究了树莓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比较了干燥时间、干燥室真空度及加热板温度对冻干树莓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树莓的真空冷冻干燥最优工艺参数为干燥时间3.5 h,干燥室真空度70 Pa,加热板温度70℃,在此试验条件下可得到色、香、味俱佳的树莓冻干制品。


长期秸秆还田对旱地玉米产量、效益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旱作农田,从1992年秋季开始至2011年,进行了连续19年的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春玉米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秸秆不还田(CK)、长期秸秆覆盖还田(SM)、秸秆粉碎直接还田(SC)、秸秆养畜粪肥还田(CM)对玉米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19年累计增产13.43~24.28t/hm^2,增产幅度11.57%~20.92%,纯效益增加了12831~18171yuam/hm^2;2)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增加土壤贮水总量、明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秸秆养畜粪肥还田的增产增收效果以及秸秆覆盖还田的保水效果最为明显.不同的降水年型,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也存在较大影响,正常降水年型玉米产量最高,偏旱年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丰水年份和偏丰年份应当注意减少降水的无效耗散,秸秆覆盖还田在偏旱年份的增产效果尤为突出.


甜樱桃品种红玛瑙及丰产栽培技术
《山西果树 》 2013
摘要:红玛瑙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历经10年,从红艳的芽变中选育的新品种。该品种于2004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耐低温,休眠期遇-23℃的低温不


绿豆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 2013
摘要: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明显提高绿豆单产。从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绿豆渗水地膜覆盖的栽培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