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畜禽养殖场工作服消毒方法比较与优化

中国家禽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进一步建立和优化规模畜禽养殖场工作服消毒方法,本试验采用紫外线灯照射、过氧乙酸喷洒、紫外线与过氧乙酸联合消毒方法,对标准测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在模拟生产条件下进行实验室杀灭比较试验。结果显示,紫外线灯照射的平均综合杀菌率为86.3%,过氧乙酸喷洒消毒的综合杀菌率为99.4%,过氧乙酸喷洒与紫外线照射联合消毒的平均综合杀菌率为97.1%。由此可见,过氧乙酸喷洒消毒法理论上可作为工作服消毒的有效方法。但基于实际情况,应采用紫外线照射与过氧乙酸喷洒联合消毒方法。

关键词: 养殖场 工作服 消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倒伏甜高粱品系的鉴定评价及相关分析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甜高粱品系的倒伏系数及一些主要性状进行调查研究,鉴定筛选甜高粱品系,为甜高粱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和参考依据。各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较大,表明88份甜高粱品系遗传变异丰富。在遗传距离1.90处,88份甜高粱品系被分为9个类群。甜高粱的4个主因子代表90%以上信息,第1主因子包括1~4节倒伏系数、5~7节倒伏系数和抗倒伏性分级,第2主因子为茎粗,第3主因子为重心高度比例和汁液含糖锤度,第4主因子为出汁率,育种中应加强选择。制定出甜高粱品系的筛选标准:茎粗≥1.90cm,重心高度比例≤0.445,抗倒伏性分级≤6级,茎秆出汁率≥45%,茎秆汁液含糖锤度(BX)≥15%。糖高粱495、太谷帚/吉农甜1号-1 F4、14054和0~30红粒变/Sug中秆F4是优良甜高粱品系,可在育种中加以利用。

关键词: 甜高粱 抗倒伏性 农艺性状 评价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偏旱年休闲期施肥覆盖对旱地小麦播前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改善旱地小麦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旱地小麦的产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休闲期施肥覆盖对播前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休闲期施有机肥提高了休闲期降雨补给率,但不显著,休闲期地膜覆盖与纸覆盖均可显著提高休闲期降雨补给率。休闲期施有机肥、覆盖均可提高播前0~100cm、100~200cm、0~3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施肥与覆盖对播前200~3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较小。结果还表明:地膜覆盖对播前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效果均大于纸覆盖,施肥可增大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范围,在有机肥条件下地膜覆盖可增加40~160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不施肥条件下可增加40~140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休闲期施肥、覆盖均可显著增产。相关分析表明:播前0~100cm、100~200cm、0~300cm土壤含水量与旱地小麦穗粒数、产量均显著正相关,在20~140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与产量和穗粒数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总之,休闲期施肥与覆盖均有利于旱地小麦播前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和产量的提高,且以有机肥条件下地膜覆盖效果最好。

关键词: 旱地小麦 休闲期 施肥 覆盖 土壤含水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盐与壳聚糖包衣大白菜种子对出苗率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摘要:2 a的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用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与壳聚糖乙酸溶液,采用2次法包衣太原二青(或晋菜三号)B粒径等级种子后,当年播种或用铝箔袋贮存1 a后播种,每10 g种子硫酸锰用量分别为5~10 mg或60~120 mg,硫酸锌用量分别为5~60 mg或5~100 mg,硫酸铜用量分别为4~12 mg或10~16 mg,硫酸亚铁用量为2~16 mg,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种子的抗逆性,出土幼苗生长正常,无药害。

关键词: 硫酸盐 壳聚糖 包衣 大白菜种子 出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黄酮苦荞资源筛选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摘要:用乙醇浸提法,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引进、创制的52个苦荞品种或资源进行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已审定的品种九江苦荞黄酮含量最高、属于高产优质品种;供试苦荞资源中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创制的J208-5和来自墨西哥的Z51-0013MEX黄酮含量最高,是苦荞品质育种的首选亲本。

关键词: 苦荞 高黄酮 资源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衡施肥对向日葵杂交种S606产量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 2013

摘要:通过研究向日葵高产高效施肥模式,明确向日葵施用NPK化肥的增产效果、同时施用氮磷钾肥的平衡施肥比不施肥增产37.68%,增产极显著。氮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氮肥的用量超过27.3kg/667m2,肥效降低,增产幅度减少。施肥增产效果:氮肥>磷肥>钾肥。油用向日葵杂交种S606取得高产的最佳施肥方案是尿素18.2kg/667m2,过磷酸钙24.4kg/667m2,硫酸钾12kg/667m2。

关键词: 油用向日葵 杂交种 平衡施肥 籽实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丹草新品种晋草7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13

摘要:晋草7号是以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3SX6A为母本,以SCR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饲草高粱杂交种,在2010—2011年国家高粱区域试验中,2 a平均折合产量93 619.5 kg/hm2,比对照品种皖草2号增产5.4%。适宜在山西省中南部、黑龙江省第Ⅰ积温带、辽宁省中部、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安徽省、湖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活动积温达2 300℃以上及同类区种植。

关键词: 高丹草 新品种 晋草7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流域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发生消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摘要:2001—2005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地(致病菌系为落叶型SXMV4I型),对晋棉13号感病品种6月初至8月下旬进行了棉花黄萎病的系统调查,并结合当地的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对黄萎病的发生消长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当每年6—8月月平均气温在24~26℃之间,雨日在12 d以上,降雨量在100 mm以上,大气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均最适宜黄萎病的发生;黄萎病病情指数的增加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很密切,与雨日和降雨量相关性较差,与气温的相关性最差,但偏相关中相对湿度与雨日相关性极强;合并5 a的资料,通过多因子和偏相关系数的筛选,得出平均5 d内病指(y)与相对湿度(x1)和雨日(x2)的二元回归方程为y=1.981 7x1+12.230 5x2-120.54。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棉花 黄萎病 气象因子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葫芦新品种‘盛玉307’

园艺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盛玉307’是以‘DL-01’为母本,‘05-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西葫芦新品种。植株长势强,不早衰,叶片大、缺刻小;瓜条顺直,皮色翠绿且有光泽,长约21.4cm,粗约7.2cm,单瓜平均质量350g,商品性好;抗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宜在山西省早春日光温室、露地及秋延后栽培。

关键词: 西葫芦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晋单79号的选育研究

陕西农业科学 2013

摘要:晋单79号(原代号:晋科1号)春播生育期127d左右。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山西省中晚熟区试中分别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和大丰26号平均增产11.1%和4.9%;2010年山西省中晚熟区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5.5%。适合山西省中晚熟区及华北同生态区种植,一般单产10 550-11 000kg/hm2。

关键词: 玉米 晋单79号 育种 试验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