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激素配比对高寨贡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不同激素配比对高寨贡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将消过毒的茶树一年生枝条和幼嫩叶片接种于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氨基嘌呤(6-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玉米素(ZT)、3-吲哚丁酸(IBA)的MS培养基上,外加30g/L蔗糖和8g/L琼脂,pH 6.0,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表明:高寨贡茶茎段和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2.5mg/L 6-BA+0.6mg/L 2,4-D+0.25mg/L ZT+0.3mg/LIBA,茎段诱导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2.5mg/L 6-BA+0.2mg/L 2,4-D+0.5mg/L ZT+0.5mg/L IBA,另加30g/L蔗糖、8g/L琼脂(pH 6.0),培养30d后可得到大量的愈伤组织和芽。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ZWAB的遗传差异分析
《种子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50对多态性位点丰富的SSR引物对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ZWAB与21份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材料进行遗传差异分析。50对引物在22份材料间共检测到139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1~6个多态性位点,平均2.8个,多态性比率为51.3%。聚类分析表明ZWAB与国内来源于S45 AB、117 AB的隐性核不育两系材料间的遗传差异较大,遗传背景来源于国外的甘蓝型油菜,属一种新型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 SSR分子标记 遗传差异


贵州省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抗药性监测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明确贵州省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抗药性。【方法】利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个不同地区96个水稻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三环唑的抗药性。【结果】稻瘟病菌各菌株对三环唑的敏感性成连续性分布,最大EC50与最小EC50分别为101.05μg/mL和35.16μg/mL;各地区平均EC50值在60.48~71.62μg/mL之间;最低抗性水平为0.48,最高抗性水平为1.39,相差2.89倍,平均抗性水平在0.83~0.99之间。【结论】贵州省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抗药性仍然处于敏感或低抗水平,目前三环唑仍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主要药剂。


杂交油菜黔油30号制种技术研究 Ⅰ.父、母本种植方式与不同母本行对制种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种子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黔油30号种子生产技术,采用父、母本不同种植方式和行比,研究父、母本种植方式和不同母本行对制种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黔油30号种子生产中,靠近父本行的母本植株结实性好,父本按行种植时,行比以1∶6较为适宜,在光照较好,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制种,可以适当提高行比;父本插栽于母本行中的方式比父本按行种植方式增加了单位面积上母本植株数量,使母本植株更靠近父本植株,从而提高了制种产量。


芸苔素对杂交油菜益油1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 2012
摘要:试验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的芸苔素对优质杂交油菜益油1号产量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油菜的苗后期、抽苔期、初花期喷施芸苔素能够显著提高油菜益油1号的油菜籽产量、增加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有效分枝数等,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最佳喷施浓度为1∶1 200,油菜籽单产达228.67kg/667m2,比对照ck(喷施清水)增产1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