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化州市不同结香方法沉香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中国热带农业 2024

摘要:为分析整树结香、自然结香和虫漏结香3种方式获得沉香化学成分的差异,评价不同结香方式的效果,对采自化州市平定镇的整树结香、自然结香、虫漏结香3种不同沉香样品采用乙醚超声浸提法制备乙醚浸出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完成对浸出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和鉴定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香样品乙醚浸出物含量在4.51%~14.23%之间,倍半萜类和色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之和均超过70%,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数量介于19~26个,相对含量均超过50%,色酮类化合物数量介于2~7个,相对含量在2.09%~27.93%之间.与自然结香、虫漏结香等天然形成沉香相比,整树结香人工诱导技术可获得较高品质的沉香.

关键词: 整树结香 虫漏结香 自然结香 乙醚浸出物 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3份香蕉特色种质资源的ISSR分类

中国南方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香蕉种质资源圃所保存的23份特色香蕉种质(野生蕉和地方香蕉种质为主),进行ISSR分子标记及遗传关系分析,以期明晰这些香蕉种质的亲缘关系,为后续香蕉高产、抗病杂交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提取23份香蕉种质嫩叶DNA,利用筛选得到的ISSR引物对其进行分子标记筛选和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4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2个ISSR引物,对供试23份种质扩增清晰、可重复的条带共126条,多态性条带占比均达到100%。其中,UBC807、UBC812和UBC820扩增的条带数最多,均为13条;UBC821扩增的条带数最少,为6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3份香蕉材料可分为8组,孟加拉大蕉、正果野生蕉、南亚指天蕉;高脚遁地雷、怒江野蕉5、志满粉蕉、怒江野蕉6、假金手指;天宝988、金手指、红河矮蕉、海南红蕉;宝山粉蕉、台湾8号、增城野生蕉、兴隆红蕉、黎母野生蕉;紫茎蕉、宝山野蕉;紫花野生蕉、宝山野蕉1;山芭蕉1号;中山龙芽蕉分别聚为一组。其中,中山龙芽蕉与其他种质的相似系数低,亲缘关系远,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而其他组间的相似系数高,亲缘关系近,遗传背景相似。说明筛选的12个ISSR引物可对23份香蕉种质进行有效分类。

关键词: 香蕉 ISSR 种质资源 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胶植物乳管的结构特征及其分化和发育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组织内含天然橡胶的植物统称为产胶植物.产胶植物的乳管是合成和贮存天然橡胶的特化细胞,乳管细胞及其内部橡胶粒子的发生、发育与植物的产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产胶植物的乳管结构及其分化发育对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橡胶粒子、黄色体和F-W复合体(Frey-Wyssling complex)是橡胶树乳管的特化细胞器,机械伤害促进乳管的分化,茉莉酸是调节次生乳管分化的关键信号分子,但橡胶树乳管分化发育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解析.本文综述了当前主要产胶植物乳管结构和分化发育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杜仲、橡胶草、银胶菊与橡胶树的乳管在分布、形态结构上的区别.本文将为深入研究产胶植物的乳管生物学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产胶植物 乳管 天然橡胶 结构 分化和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精油微胶囊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热带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为解决茶树精油稳定性差,对光、热、氧和湿度高度敏感,挥发性较强等问题,利用复合凝聚法制备微胶囊提高茶树精油稳定性.研究优化复合凝聚法制备茶树精油微胶囊的工艺,探究不同均质时间、均质速度、pH及凝聚时间对茶树精油乳液乳化效果和微胶囊的微观形态影响,并阐明茶树微胶囊包埋特性和缓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明胶-六偏磷酸钠复合凝聚层为壁材,茶树精油乳液制备条件均质转速为 20 000 r/min,均质时间为 15 min;茶树精油微胶囊复合凝聚pH为 4.37,得到形态较均匀、微粒直径为 0.80~1.32 μm,包埋率为(44.75±0.09)%,缓释性能为 65.13%.该研究为茶树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茶树精油 复合凝聚 微胶囊 乳化均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巴戟果实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南方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海巴戟果实多糖的抗肿瘤活性,为深入研究海巴戟果实多糖生物活性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海巴戟果实粗多糖和纯化多糖对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的毒性,并鉴定多糖对人结肠癌细胞SW620和HCT-116、宫颈癌细胞Hela、肝癌细胞QGY-7703增殖生长的影响,通过统计癌细胞的凋亡和坏死频率评估纯化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效果。【结果】海巴戟果实多糖无毒,较低浓度(62.5~125μg/mL)的粗多糖或较高浓度(125~2000μg/mL)的纯化多糖对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海巴戟果实多糖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较强,粗多糖和纯化多糖均在125~2000μg/mL浓度范围内显著抑制宫颈癌细胞Hela的增殖生长(P<0.05,下同),粗多糖和纯化多糖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42.80和1546.00μg/mL。海巴戟果实多糖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生长也有较强抑制作用,但对肝癌细胞QGY-7703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海巴戟果实粗多糖浓度为1000μg/mL时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和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最强,细胞增殖率分别为78.11%和81.85%;纯化多糖浓度为2000μg/mL时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和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最强,细胞增殖率分别为57.05%和68.64%;纯化多糖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能力整体上高于粗多糖。纯化多糖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和宫颈癌细胞Hela的凋亡及坏死频率均有显著影响,且2种癌细胞的坏死频率均随纯化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于2000μg/mL浓度时达峰值,坏死频率分别为2.83%和6.75%。【结论】海巴戟果实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纯化多糖比粗多糖的抗肿瘤活性更强。

关键词: 海巴戟 粗多糖 纯化多糖 抗肿瘤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eTCP3a转录因子在木薯叶片发育中的功能鉴定

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片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木薯叶片的发育间接影响其块根产量以及淀粉含量,但木薯叶片发育的调控机制并不明晰,本文探究了转录因子MeTCP3a在木薯叶片发育中的功能。氨基酸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表明, MeTCP3a与橡胶(Hevea brasiliensis Muell. Arg) TCP4蛋白相似性最高。通过亚细胞定位和蛋白互作试验证实,MeTCP3a定位于细胞核,且具有转录激活能力,还能形成同源及异源二聚体,表明其具备转录因子特性。此外,不同组织部位表达分析发现, MeTCP3a在成熟叶片中表达活性最高,而通过VIGS技术在木薯叶片中将其沉默后,发现木薯心叶形态出现卷曲、皱缩。进一步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与叶片形态发育相关的下游基因MeCUC1/2/3和MeIAA的表达量也随之下调,表明MeTCP3a可能通过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来影响叶片形态发育。本文为进一步探索TCP类转录因子在木薯叶片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木薯 叶片发育 MeTCP3a 蛋白互作 VIG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宝鸽和石岐鸽二元杂交鸽的繁殖性能及后代生产性能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大宝鸽和石岐鸽二元杂交鸽的繁殖性能和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为后续建立高生产性能配套系提供完善的数据支撑.[方法]试验设立了正交组(大宝鸽公鸽×石岐鸽母鸽,子代为DS鸽)和反交组(石岐鸽公鸽×大宝鸽母鸽,子代为SD鸽),测量分析种鸽繁殖性能,杂交子代0~28日龄的生长性能,28日龄乳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胸肌中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以及乳鸽血清生化指标.[结果]DS鸽种鸽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高于SD鸽种鸽(P<0.05).SD鸽14日龄体重显著高于DS鸽(P<0.05),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显著低于DS鸽(P<0.05),pH45min显著高于DS鸽(P<0.05),肉色a*值和滴水损失均显著低于DS鸽(P<0.05).SD鸽与DS鸽相比胸肌肌纤维直径较小、胸肌肌纤维总数更多,且胸肌肌纤维密度较大(P<0.05).SD鸽血清中总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DS鸽(P<0.05),血糖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DS鸽(P<0.05).[结论]DS鸽和SD鸽具备优秀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状,以及良好的肉质特征.研究结果为肉鸽高产配套系的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 大宝鸽 石岐鸽 二元杂交 生产性能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菠萝AcSWEET11的互作蛋白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WEET(sugars will eventually be exported transporter)基因在植物开花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AcSWEET11在菠萝成花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通过鉴定成花过程中与AcSWEET11的互作蛋白,为菠萝成花机制的解析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共转化的方法在菠萝成花过程的cDNA膜文库中筛选AcSWEET11的互作蛋白,分析候选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pBT3-STE-AcSWEET11+pPR3-N对NMY51酵母细胞无毒性,但有自激活活性。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在TDO/3?AT培养基和QDO培养基上自激活受到抑制。利用该系统筛选到了81个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出48个与AcSWEET11互作的候选蛋白,包括E3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RING1-like、Trehalose-phosphate synthase 7、Cytochrome P450、TranscriptionfactorLUX等。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48个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进程、代谢过程、刺激反应和催化活性等生物过程,参与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信号转导和运输与分解代谢等新陈代谢途径。Trehalose-phosphate synthase 7 (XP_020105459.1)、Protein TIFY 3-like (XP_020082835.1)、40S ribosomal protein S27(XP_020092770.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1-like (XP_020112516.1)等4个基因与AcSWEET11表达趋势一致,在菠萝成花过程中下调表达;Dihydrolipoyl dehydrogenase 2 (XP_020113798.1)、Putative lipid-transfer protein DIR1(XP_020086640.1)、clathrin assembly protein At4g32285 (XP_020108161.1)等3个基因在菠萝成花过程中上调表达。这些结果表明,AcSWEET11可能通过与Trehalose-phosphatesynthase7等蛋白发生互作,参与菠萝成花过程。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AcSWEET11的蛋白互作网络,为AcSWEET11在菠萝成花中的调控机制的解析奠定基础。

关键词: 菠萝 AcSWEET11 酵母双杂交 互作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指毛桃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药学研究 2024

摘要:五指毛桃是华南地区知名的药用兼食用植物,其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香豆素类、萜类和酚类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五指毛桃具有抗衰老、保护胃黏膜、治疗重症肌无力、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作用。该文综述近年来五指毛桃的活性成分及提取工艺,旨在对五指毛桃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五指毛桃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提取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o-MOF@Ag NPs/DNA适配体荧光探针选择性检测农产品中痕量噻虫胺残留研究

热带农业工程 2024

摘要:荧光探针的选择性识别能力好坏和灵敏度高低决定了荧光检测技术的优劣。本研究以Co为金属源,通过水热法结合辅助配体合成新型Co-MOF@Ag NPs荧光材料,并引入噻虫胺的DNA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构建Co-MOF@Ag NPs/DNA适配体荧光探针。当探针通过DNA适配体捕获样品中噻虫胺,以自适应方式折叠成特定构象,导致Co-MOF@Ag NPs/DNA适配体的荧光信号降低,以此建立检测农产品中噻虫胺残留的新方法。由于探针优异的荧光性能,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同时,DNA适配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噻虫胺,有效排除其它结构相似的农药干扰,具有很高的选择性。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10-13~8 000×10-13mol/L,检出限为1.67×10-13 mol/L。该方法可应用于香蕉、豇豆等实际样品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4.0%~108.2%。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银纳米 DNA适配体 噻虫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