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双碳战略视域下海南大叶茶生态融合模式与策略研究

热带农业工程 2024

摘要:海南大叶茶生态融合模式丰富多样,包括“茶+林”“茶+草”“茶+牧”“茶+村”和“茶+旅”等。海南多元茶园生态融合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生态价值,但同时其发展也存在绿色防控难度增加、茶园管理成本增加、基础配套设施落后、融合主体积极性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产学研结合,推进全域茶园绿色防控;健全补贴机制,发展低碳生态融合茶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智慧茶园;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融合主体内生发展动力等策略,以期海南大叶茶在多元生态融合模式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海南大叶茶 生态价值 实现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旋切式电动割胶刀在茂名植胶区试验初报

热带农业科学 2024

摘要:广东茂名植胶区由于胶价低迷,胶工短缺,面临橡胶大面积弃割风险.提高现有胶工的潜力,快速培养合格胶工,对天然橡胶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有积极的影响.传统推式割胶方式是一种精细且技术性很强的手工操作,茂名植胶区大部分都是使用这种方式进行采胶,采用此方法存在胶工劳动强度大、培训时间长、橡胶树死皮率高、割胶速度难以再进一步提高等缺点.机械化、智能化割胶工具与技术研究在国内外都备受重视,良具良法的升级换代离不开新的核心资源引进或者创制.本研究以茂名植胶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种'热研 73397'为试验材料,进行 4CJX型旋切式电动割胶刀(旋切胶刀)和传统推式割胶刀(传统胶刀)对比试验,结果发现,旋切胶刀耗皮量更低,割胶深度更浅,割胶速度更快,劳动强度更低(p<0.01),培训 7 d就可以进行试验割胶,对缩短胶工培训时间、降低培训成本有积极作用.割胶方式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割胶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旋切胶刀割胶不会污染胶水,且对乳管挤压、摩擦均与传统胶刀的差异不大,通过机械结构控制耗皮量和割胶深度,能避免胶工超深割胶,不易伤树,对保护橡胶树有积极作用,橡胶树保持健康,是保持高产、稳产的保障.有必要通过加强胶工针对性培训,来解决减产问题.同时,机械还有不少改进空间,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设计.随着机械的进一步发展,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旋切式电动割胶刀会成为解决茂名植胶区割胶难题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橡胶树 茂名植胶区 旋切式 电动割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木薯新品系品比试验初探

耕作与栽培 2024

摘要:为推进贵州木薯新品种培育,筛选适宜贵州种植的木薯品种,从贵州省木薯种质资源圃中选取7份木薯种质资源开展2年品比试验。结果表明,32-8农艺性状、块根性状和产量性状综合表现突出,两年平均鲜薯产量为48 143.55 kg/hm2,比对照高9.32%,20-6、46-14、32-15、49-20和01-11表现较对照SC205略差。因此,推荐选用32-8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关键词: 木薯 新品系 品比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肉糖生物合成的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香型和非香型椰肉中糖的组分及其分子合成机理,本研究借助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方法,共获得14种显著差异糖代谢物,以非香型椰肉为对照,香型椰肉中蔗糖、果糖、海藻糖、1-磷酸甘露糖、二磷酸尿苷乙酰氨基葡萄糖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含量上升,腺苷二磷酸葡萄糖含量下降,差异表达分别为2.51、2.13、1.18、1.33、8.37、3.41和1.63倍.共鉴定出1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蔗糖合成酶基因SS表达量上升,蔗糖含量升高,呈正向调控;蔗糖合成酶基因SS和果糖合成酶基因HK上调,果糖含量升高,呈正相关关系;甘露糖苷酶基因MAN下调,己糖激酶基因HK上调,1-磷酸甘露糖含量升高,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葡糖醛酸4-差向异构酶基因GAE下调,腺苷二磷酸葡萄糖含量降低,呈正相关关系;尿苷二磷酸-葡萄糖6-脱氢酶基因UGDH下调,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含量升高,呈负相关关系.该研究为深入阐述糖合成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椰肉 转录组-代谢组学 糖代谢产物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诱导橡胶树抗病性相关防御酶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arboris)DHR18 诱导橡胶树对胶孢炭疽菌优势种(Colletotrichum siamense)的抗性,以橡胶树苗GT1 为材料,检测不同浓度的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 发酵液处理以及DHR18 与胶孢炭疽菌CH-1 协同处理下橡胶树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 ammonialyase,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5 种防御相关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 3 个浓度(1×108、1×107、1×106 CFU/mL)的DHR18 发酵液处理后,橡胶树叶片中CAT、POD、PAL、SOD和PPO活性均高于对照,其中 1×107 CFU/mL浓度处理的 5 种防御酶活性最高,防御酶活峰值分别为 1009.14、29138.67、110.24、902.42、148.00 U/g,分别是对照的 2.68 倍、3.35倍、1.88 倍、3.97 倍、4.51 倍.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 与胶孢炭疽菌CH-1 协同处理下,先喷施DHR18 处理组的 5 种防御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其CAT、POD、PAL、SOD和PPO活性峰值分别为 1230.85、45504.67、117.53、1342.17、134.40 U/g,分别是对照的 4.56 倍、3.10 倍、2.04 倍、3.28 倍、5.98 倍;菌株DHR18 对胶孢炭疽菌的平板抑制率为 71.56%,在橡胶树苗上对胶孢炭疽病预防效果为 81.79%,防治效果为 44.35%.研究结果表明,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 可促使橡胶树防御相关酶的活性提高,诱导橡胶树产生系统抗性,诱导抗病性可能是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 拮抗胶孢炭疽病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伯克霍尔德氏菌 橡胶树 胶孢炭疽菌 诱导抗病性 防御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益智酒及基酒非挥发性成分分析

酿酒 2024

摘要: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技术对益智酒及基酒非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确定其主要功效物质。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100×2.1 mm 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0.01%甲酸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Masslynx V4.1和Waters UNIFI?科学信息系统处理数据,基于文献报道数据,结合TCM Chiese[UNIFI1.7],ChemSpider在线数据库检索一级、二级质谱数据,进行化合物成分鉴定。结果 从基酒中鉴定了2个化学成分,为酯类和酚酸类化合物;从益智酒中鉴定了20个化学成分,主要为酚酸类化合物。结论:该方法精准快速,显著提高了分析效率,为益智酒的饮用安全性、保健功能及其品质评价、完善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同时对研究酒类样品非挥发性成分如有机酸等健康成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益智酒 基酒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酚酸类 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立式香蕉秸秆粉碎装置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与试验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持续优化立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的秸秆粉碎效果,对还田机粉碎装置关键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利用Fluent软件对优化后的结构仿真模拟,得到 3种不同粉碎刀轴转速下粉碎室内截面压力云图和速度云图.以机具前进速度、刀轴转速和刀片折弯角为自变量,以秸秆粉碎合格率为应变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田间试验,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建立秸秆粉碎合格率的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机具前进速度为 1.39 m/s,刀轴转速为 1 500 r/min,刀片折弯角为 139.28°,此时秸秆粉碎合格率为 98.50%.通过验证试验,得到秸秆粉碎合格率为96.89%,与软件优化结果误差为1.61%.

关键词: 香蕉秸秆 立式秸秆粉碎还田机 粉碎装置 响应曲面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智慧林业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林业信息化已经进入智慧林业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林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智慧林业的内涵和发展路径,提出智慧林业建设体系架构,分析智慧林业中物联网、3S和北斗导航、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重点。研究表明,我国智慧林业关键技术研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成本较高、技术标准不统一、信息互联互通不强、数据质量不稳定、数据挖掘不深、技术融合集成不足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等主要问题。研究认为,林业数据挖掘与深层应用、林业云遥感大数据研究、林业块数据研究以及林业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智慧林业关键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关键词: 智慧林业 物联网 3S 云计算 大数据 移动互联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叶榕茎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木耳新品种'海澜7号'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木耳‘海澜7号’是由采集自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林业局老白山(二场)的野生黑木耳子实体,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新品种。耳片深褐色,少褶,长度3.92~6.53 cm,宽度2.41~4.18 cm,厚度为0.08~0.13 cm,干湿比为1:12。中早熟品种,生育期83~92 d;产量高,每100 kg干料产干木耳7.80 kg。适宜吉林省东部山区栽培。

关键词: 黑木耳 系统选育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