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0条记录
海南冬种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引种试验

长江蔬菜 2018

摘要:为探索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海南冬季种植的适应性,特引进21个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生育期、耐热性和产量等性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1号和中薯20号综合性状表现较佳,平均小区产量分别为9.10、10.20 kg,折合667 m2产量分别为1 124.0、1 259.9 kg,且中薯20号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收获时植株仍长势良好。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 中薯系列 品种 引种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犬猫常见皮肤病的中西药治疗

中兽医学杂志 2018

摘要:皮肤是机体最大的生态防护系统,一旦皮肤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皮肤各种疾病的发生。本文对犬猫常见皮肤病的中西药治疗及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引起广大兽医工作者对犬猫皮肤疾病的重视,并避免抗生素、抗寄生虫类药物的滥用。

关键词: 皮肤病 中西药 治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ACC氧化酶基因AcACO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乙烯是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是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根据转录组数据,从菠萝中成功克隆到1个编码ACO的基因Ac ACO1,测序结果证实该基因全长1 094 bp,包含一个95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18个氨基酸。AcACO1蛋白具有典型的植物ACO结构特征,含有DIOX_N和2OG-FeⅡ_Oxy两个保守结构域。1 850 bp的AcACO1启动子区域含有众多应答激素和环境胁迫信号元件。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乙烯利、低温和赤霉素均能诱导AcACO1的表达。

关键词: 菠萝 乙烯 ACC氧化酶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ISSR标记的酱用型灯笼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酱用型灯笼椒是海南的一种特色资源,该亚种辣椒相关资源挖掘工作少,制约了新品种选育工作。为了明确目前已收集酱用型灯笼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采用了8条ISSR引物对现有的54份酱用型灯笼椒资源进行了DNA提取并扩增。结果表明:共扩增条带186条,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79条,多态性平均达95.71%。在欧氏距离为87处,可将54份酱用型灯笼椒种质资源分为三大类,为选育出品质优良的灯笼椒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酱用型灯笼椒 ISSR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叶唇柱苣苔叶片扦插繁殖方法的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筛选适合烟叶唇柱苣苔叶片扦插繁殖的方法,为通过扦插育苗实现烟叶唇柱苣苔快速无性繁殖提供技术支持。以烟叶唇柱苣苔叶片为试材,研究不同叶片插穗材料发生方式、不同生长素处理及不同基质扦插对烟叶唇柱苣苔的扦插影响。结果表明:1/2叶的扦插效果较好,平均每个插穗材料长出子株2.00~3.50株;适宜的生长素处理为NAA 100 mg/L浸泡6 h,扦插成活率达到100%,平均每个插穗材料长出子株2.83株;沙:表土:椰糠(V1:V1:V1)的混合基质适宜作为扦插基质,平均每个插穗材料发生子株2.26株。烟叶唇柱苣苔叶柄在NAA 100.0 mg/L中浸泡6 h后扦插于沙+表土+椰糠混合基质中,各生长指标均较佳。该叶片扦插繁殖方法较适合在烟叶唇柱苣苔产业化育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烟叶唇柱苣苔 叶片扦插 子株 不定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三种空间预测模型的海南岛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研究

土壤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适合热带地形复杂区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的空间预测方法,以海南岛为研究区域,结合地形因子、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变量,选用普通克里格法(OK)、回归克里格法(RK)、随机森林模型(RF)三种方法对训练集128个样点SOM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预测,并通过验证集32个验证点比较了三种方法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1)0~5 cm土层三种方法的平均预测误差(ME)均接近于0,从均方根预测误差(RMSE)来看,RF(0.8867)RK(0.171 5)>OK(0.070 8)。综合以上三个参数,该土层最优拟合模型为RF。同理得出0~20、20~40、40~60 cm土层的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RF、RF、OK。RK和RF能够更好地描述SOM含量局部变异信息;(2)四个土层SOM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9.67、15.89、10.30、8.07 g kg~(-1),呈现出西南、东北高,西部、东南沿海地区低的空间分布趋势。

关键词: 海南岛 土壤有机质 随机森林模型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博Ⅱ优818在海南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弱感光型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博Ⅱ优818于2015—2017年在海南多个市(县)示范种植的主要产量性状表现,总结了其关键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博Ⅱ优818 产量 示范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2种山栏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摘要:山栏稻是海南特有的一类旱稻种质资源。利用相关分析和灰关联分析等方法对22个海南山栏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山栏稻群体的稻穗普遍较长,结实率、千粒重、出糙率、精米率、胶稠度和碱消值普遍较高,水分含量普遍较低,糯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干基)含量均未超过1.6%且胶稠度均为100;山栏稻群体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与主要品质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线性关系的农艺性状有株高、有效穗数、千粒重;穗长、千粒重、结实率与主要品质性状关联度较高,有效穗数与整精米率的关联度较高,株高与粒长(长宽比)、胶稠度、出糙率、整精米率的关联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山栏稻优良品系选育和水稻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栏稻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灰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紫罗兰离体叶片不定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绿色科技 2018

摘要:为建立非洲紫罗兰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以叶片为外植体,采用MS作为基础培养基,试验研究了不同因子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分化、生根壮苗和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洲紫罗兰诱导不定芽产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平均诱导率达100%,平均芽数4.80个;不定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 0.2mg/L,增殖系数为18.60;生根壮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2.0mg/L,生根率为91.11%;在表土∶椰糠(V1∶V5)的混合基质上移栽,成活率达86.67%。该试验建立了非洲紫罗兰的离体再生体系,实现了开发利用及工厂化育苗。

关键词: 非洲紫罗兰 不定芽诱导 增殖 生根壮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IbGL3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广西植物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色甘薯富含花青素,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受到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控制。bHLH(basic helix-loop-helix protein)转录因子能够调节多个花青素结构基因的表达,在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目前在甘薯中还没有关于bHLH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的相关报道。为进一步了解IbGL3基因在甘薯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功能和作用机理,该研究根据甘薯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技术在甘薯中克隆了一个2 120 bp的bHLH基因IbGL3,该基因包含一个1 87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2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69.08 kD,理论等电点(pI) 5.20。IbGL3蛋白和其他植物中类黄酮合成相关的bHLH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都包含保守的MIR区、bHLH结构域和ACT类似结构域。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IbGL3与其他植物类黄酮相关bHLH蛋白聚为一类,属于Ⅲf亚类成员。表达结果显示,IbGL3基因在紫色甘薯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浅紫色甘薯中的表达量次之,在白色甘薯中表达量最低,与花青素积累正相关,因此推测其在甘薯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甘薯 花青素 bHLH转录因子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