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0条记录
甜、糯鲜食玉米品种在海南的冬种表现及评价

上海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海南地区冬季种植的甜、糯鲜食玉米品种,于2016年进行了50个鲜食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50个鲜食玉米品种中,有46个品种的产量超过对照,其中,"夏宝""TN98""TN100""天贵932""一口三香""天贵919""夏丰228""华健一号""华甜优7号"等9个品种的产量比对照增产60%以上。大多数参试的鲜食玉米品种适合在海南地区冬季种植,但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早、中、晚熟品种进行搭配种植。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产量 抗性 海南地区 冬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硝铵比氮素供应对广藿香生长及药效成分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硝铵比氮素营养对广藿香生长、产量、生理效应、挥发油及药效成分的影响,为提高广藿香的产量和药用品质提供氮肥施用依据。【方法】以海南藿香为研究材料进行了砂培盆栽试验。设5个不同NO_3~–-N/NH_4~+-N比处理为100∶0、75∶25、50∶50、25∶75、0∶100,每隔10天浇一次,每次250 m L/盆,每盆定植1株6 cm高的广藿香组培苗。采收期分为定植后60、120、180、240天,每个处理每次采取4盆,分析了广藿香生长指标、叶绿素、抗氧化活性及药效成分。【结果】硝铵比为75∶25的处理更能促进广藿香的株高、茎粗、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茎含油率、叶含油率、全株含油率和单株含油量增加,也有利于叶绿素a和叶绿素a+b含量提高。硝铵比为75∶25处理的广藿香植株N、P、K、Ca、Mg元素吸收最多,硝铵比为25∶75和0∶100处理的较低。硝铵比为50∶50的处理有利于叶绿素b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的提高,有助于广藿香茎叶的广藿香酮的提高。硝铵比为25∶75和50∶50的处理更有利于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提高。硝铵比25∶75处理有利于广藿香茎叶广藿香醇和其他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提高。全硝态氮和全铵态氮(硝铵比为100∶0和0∶100)处理不利于或抑制广藿香茎叶油的药效成分形成和积累。【结论】供应硝铵比为75∶25的氮更能促进广藿香生长和光合效能的提高,硝铵比为50∶50、25∶75处理更能促进广藿香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提高。

关键词: 广藿香 氮形态 生物量 药效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孢杆菌基本特征、16S rRNA对比分析及特异性基因挖掘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10种芽孢杆菌的基本特性,下载到70条芽孢杆菌属细菌的16S r RNA序列,通过对比芽孢杆菌的基本特征和16S r RNA序列种内和种间相似性,发现基本特征很难区分这10种菌株。16S r RNA序列种内相似性最高为100%,最低的是B.amyloliquefaciens,种内分化较明显,最低值为90.85%,种间相似性最高的2个菌株是B.subtilis strain 168和B.amyloliquefaciens strain BCRC 11601,最高值为99.66%,最低为92.01%。B.subtilis、B.amyloliquefaciens、B.anthracis、B.cereus、B.methylotrophicus、B.atrophaeus之间某些菌株的16S r RNA相似性极高,通过16S r RNA序列很难区分,B.coagulans的16S r RNA特异性最好。同时本研究提供了gyr A、gyr B、rpo A、yya R、yya O等多个能够准确鉴定的特异性基因,为快速鉴定菌种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 芽孢杆菌 16S rRNA 特异性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代茶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介绍了16种海南民间代茶植物资源的药用价值及功效,并就开发利用海南代茶植物资源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海南 代茶植物 研究与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濒危水生植物水角的资源现状及调查分析

中国园艺文摘 2017

摘要:通过对海南省18个市县的实地调查,以及相关标本和文献的查阅,明确海南省水角野生资源的分布,同时分析水角的分布特征、资源现状以及生长胁迫因素。

关键词: 水角 植物资源 植物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三维SWOT模型的国家南繁育制种产业化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研究国家南繁育制种产业,为产业规划提供参考。引入孙膑和孟子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古典战略思想,改进SWOT分析法,对产业进行全方位分析,找出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内在发展动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经过综合分析,提出3个维度的SWOT矩阵。南繁产业发展的人和X维度虽有南繁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人文资源支持,但欠缺了产学研等产业实体与相关的人才支撑,南繁创新优势未转化为海南科技创新优势,这是南繁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地利Y维度有一定的优势,具备发展南繁种业和科技服务业的自然环境,有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有南繁产业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但也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天时Z维度有良好的外部环境,纳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种业产业发展的国际和国内时机较好。南繁产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南繁资源未转化为海南优势,缺乏产学研用相关的实体,海南种业产业薄弱,没有种业配套优惠政策,发展机遇可能稍纵即逝。南繁产业发展存在种业科研机构与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南繁系统自身建设的内在动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内在动力,"一带一路"门户建设的内在动力,及南繁产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三维SWOT 南繁 产业化 海南 发展战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果园套种平托花生栽培管理技术

中国热带农业 2017

摘要: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原产我国的著名亚热带果树,其果实色、香、味俱佳,被誉为"果中之王"。荔枝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有广泛的栽培,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云南等省(区),种植总面积大约830万亩,产量超过200万吨~([1]),果实不仅畅销全国,还大量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南方果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平托花生又称野花生、遍地黄金,是一种热带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濒危植物海南龙血树种子休眠机理及其生态学意义

广西植物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濒危植物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种子的休眠机理,该文对海南龙血树休眠类型及破解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海南龙血树的生境条件,对海南龙血树种子休眠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海南龙血树种皮吸水性良好,40 h内达到萌发所需含水量;种胚发育完全,离体胚2 d开始萌发,萌发率达100%;去珠孔端组织种子的萌发情况与离体胚的一致,质密珠孔端组织的机械束缚是种子萌发障碍的直接原因;种子含有萌发抑制物质,其清水粗提物对白菜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根生长存在显著抑制作用;低温贮藏和快速脱水均能有效解除海南龙血树种子休眠,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整齐度,萌发率可达到100%。分析认为抑制物质的存在致使种胚生长势弱而无法打破质密珠孔端组织的机械束缚,导致海南龙血树种子休眠,属生理休眠;海南龙血树种子休眠特性使其种子萌发或幼苗生长适应生境条件的季节变化,保证种群得以延续与更新。

关键词: 海南龙血树 种子休眠机理 休眠类型 休眠破解 生态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S-SPME-GC-MS法分析西州蜜25号甜瓜贮藏中的香气成分

保鲜与加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海南产网纹甜瓜西州蜜25号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甜瓜在5℃低温贮藏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州蜜25号甜瓜样品最佳前处理条件为:萃取头为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50/30μm DVB/CAR/PDMS),最佳富集香气的样品量6 g,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 min;西州蜜25号甜瓜香气中共检测到54种化合物,其中酯类38种、醇类10种、醛类4种、酮类1种和烷烃类1种;在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及种类在不断变化,酯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总体升高,醛类和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总体降低;一直持有的香气成分有23种,贮藏0、11、31 d时,23种香气的相对含量之和占总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分别是87.18%、81.41%和82.63%,初步认为23种香气成分对果实的香气贡献最大。

关键词: 厚皮甜瓜 顶空固相微萃取 GC-MS 贮藏 香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果类蔬菜冬种北运栽培定植后的肥水管理

长江蔬菜 2017

摘要:茄果类蔬菜是华南冬种北运瓜菜中栽培面积居首位的一大类蔬菜,包括辣椒、茄子和番茄,由于具有相同的生长发育特点,对水肥的需求规律也基本一致,它们均属于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同步生育型,均实行育苗移栽。在定植后的生育过程中,必须通过以肥水管理为主的综合调控措施,实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进行。茄果类蔬菜产量高,又是连续多次采收,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