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花生基因组资源的开发及应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生是世界主要的油料作物,但由于花生本身的遗传特性,导致其基因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较大难度。花生的高度闭花授粉、初级基因库遗传基础狭窄以及栽培种与二倍体近缘野生种之间的杂交不亲和性,导致花生栽培种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偏低,成为花生分子遗传改良的主要瓶颈。然而,近五年来,花生基因组资源开发迅速,分子标记的开发、遗传和物理图谱的构建、表达序列标签(ESTs)的产生、突变体资源的创建和功能基因组学平台的构建促进了QTL的鉴定以及与农艺性状相关的耐/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基因的挖掘。本文概述了当前花生基因组资源的研究现状,并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素调理剂在镉超标菜地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用量的硅素调理剂对镉超标菜地叶菜吸收镉和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作用,以明确施硅对土壤镉的调控效应,为合理利用硅素调理剂来减少叶菜镉含量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在广州市郊镉超标菜地设置两个田间试验,研究硅素调理剂在4种施用水平下对土壤镉活性及叶菜吸收、累积镉的效应。【结果】硅素调理剂对镉超标菜地上菜心和生菜的增产效应不明显,但在用量为60 kg·667m-2时可显著增加两种叶菜体内硅含量,降低其镉含量;两种叶菜地上部硅含量分别比Si0处理增加了1.00和2.40倍,根系硅含量分别比Si0处理增加了0.95和2.37倍;在该用量水平下,两种叶菜地上部镉含量分别较Si0处理降低了25%和32%,根系镉含量较Si0处理降低了17%和15%。施用硅素调理剂后土壤DTPA-Cd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1菜地土壤pH较对照无明显变化,#2菜地土壤pH显著增加,但不同用量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适当施用硅素调理剂对降低叶菜体内镉含量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抑制镉超标菜地叶菜镉吸收的改良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二软占空间诱变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瘟病抗性
《核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经抗性初筛的34个中二软占空间诱变4代(SP4)品系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及稻瘟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诱变品系在株高、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等性状的变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变幅最大的是千粒重,其次是结实率,有效穗数的变异幅度最小。除Z34外,其余33个诱变品系的抗谱比原种均有明显拓宽,且田间均抗穗瘟,说明低世代进行抗性初筛是有效的。结合主要农艺性状考查和抗瘟性分析,可从这些诱变品系中选择既抗病又具备较好农艺性状的优良材料,实现抗病种质创新的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季灌溉与桂味荔枝成花率的关系初探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2009年底至2010年初和2010年底至2011年初的连续2个冬季(每年12月至翌年的2月),通过提前搭建通风透光的遮雨棚,防止雨水淋到处理树上,模仿常年冬季自然的土壤干旱,再在干旱的遮雨棚内和露天果园里分别进行了1~4次、1~6次的不同灌溉处理,研究了桂味荔枝果园不同时段的地表水分变化与成花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溉(含自然雨水灌溉)时间越早,灌溉次数越多,成花率就越高。2010年1月中旬以后的灌溉促花处理,成花很少;2011年2月中旬以后灌溉的处理,成花也很少。文章对"冬季干旱有利于荔枝成花"的传统观念进行了讨论,提出"冬季适时、适度湿润,有利于桂味荔枝成花"的观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BA动态效应对木薯单芽茎段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6-BA对抑制木薯顶端优势很明显,浓度越高作用越显著。它不仅抑制木薯芽的径向生长,也抑制根的径向生长。但是适宜的浓度可以促使木薯腋芽萌发产生丛生芽。对于需要木薯植株快速成苗的情况,以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培养效果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繁殖母猪产死胎增多的原因分析及防御措施
《今日养猪业 》 2012
摘要:猪场繁殖母猪产死胎现象常有发生,尤其在夏季高温时比率更高,而目前1头15kg仔猪可卖800元左右,这无疑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死胎一般包括母猪分娩时发生死亡的正常胎儿(白胎)和妊娠前、中期形成的木乃伊(黑胎)。产死胎原因多而复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免疫副反应的综合评估
《中国家禽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在自然条件下,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主要侵害鸡,各年龄和品种均可感染,以成年鸡症状最为特征。为有效地控制本病,常在流行区接种疫苗。ILTV毒株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毒株间抗原性几乎一致[1]。目前国内外用于预防传染性喉气管炎感染的疫苗都是人工致弱强毒株制成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ase-control法分析鸡脂肪性状QTL区域SNP与性状的关系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华南农业大学杏花鸡×隐性白羽洛克鸡全同胞家系为群体,选取腹脂重性状两尾样本共96个个体,在已报道家禽腹脂重性状QTL区域相关基因中选取14个SNP,采取PCR-RFLP法进行基因定型、case-control法进行关联分析,经100000次重排检验后,发现rs16480367、rs15687533、rs16481126、rs15685408均达到显著水平,P值分别为0.0202、0.0215、0.0257、0.0319。说明这4个SNP位点与脂肪性状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家禽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鸡 脂肪性状 SNP case-contro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