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12%井冈霉素·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12%井冈霉素·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的防治效果、使用技术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每667 m2施用85、100、115 mL等3个不同浓度(制剂量)处理进行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比较试验,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2%井冈霉素.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生长安全,有较好的增产效果,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优良,其中每667 m2施用115 mL药剂处理对水稻叶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90%和75.84%,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27%和76.40%,值得在生产上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 12%井冈霉素·戊唑醇悬浮剂 水稻稻瘟病 防治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观健康的猪肉携带猪链球菌的调查

中国兽医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猪链球菌病(SS)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给养猪业及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人和猪感染发病的临床症状相似。以往对猪肉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项目多集中在致泻大肠杆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等食源性病原菌,检测过程中,偶尔也能分离到链球菌,但多数是没有致病性的。在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次通过对广州大型农贸市场销售的屠宰猪肉的随机抽样,初步了解表观健康的猪肉携带猪链球菌的情况和耐药性情况,为防范食源性猪链球菌病感染人及耐药性的传播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铜离子土壤的吸附-解吸行为——兼论弱专性吸附态的存在

土壤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三种可变电荷土壤和两种恒电荷土壤不同铜离子浓度条件下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不同铜离子浓度下土壤的pH-Cu2+吸附率曲线均在低pH段出现会合,且随着铜离子浓度升高,pH-Cu2+吸附率曲线有向右偏移的趋势。证实了可变电荷土壤中吸附性铜离子可被去离子水解吸,并存在解吸峰现象。针对解吸前后吸附体系pH值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吸附时体系pH低于5.0时,解吸后pH上升;而吸附体系pH高于5.0时,解吸后pH下降,表明pH5.0可能是土壤吸附铜离子机理发生变化的又一个转折点。本文还对专性吸附中弱吸附态的存在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铜离子 解吸 弱专性吸附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剂土壤处理对菜心田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Bt、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毒死蜱和啶虫脒5种药剂在菜心田整地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观察处理田块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5种供试药剂对黄曲条跳甲落卵量、幼虫和成虫数量均有一定控制作用,持效期可达20d以上。其中,Bt处理在菜心整个生长周期的落卵量和幼虫数量相对最低,每小区(20 m2)累积成虫数为54头,与CK的166.44头相比,累积虫量少67.56%。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土壤处理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5%二嗪磷·杀虫双颗粒剂对甘蔗蛴螬的防治效果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2011年在广州番禺进行5.5%二嗪磷·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蛴螬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5%二嗪磷·杀虫双颗粒剂对甘蔗蛴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每667 m2制剂用量1 272 g(有效成分1 049.4 g)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可达到80%,显著优于对照药剂3%杀虫双颗粒剂和10%二嗪磷颗粒剂,能够有效地控制甘蔗蛴螬的危害,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5.5%二嗪磷·杀虫双颗粒剂 甘蔗蛴螬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蛹桑叶养生食谱

广东蚕业 2012

摘要:"食疗养生"是我国传统的养生之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讲究养生之道,适合养生的食品备受关注。我国蚕桑资源丰富,蚕蛹与桑叶被国家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利用蚕蛹和桑叶为食材的食谱越来越受到欢迎。本文介绍几款以蚕蛹和桑叶为原料的简易养生食谱。

关键词: 桑叶 蚕蛹 养生食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链球菌2型对恩诺沙星耐药机制及耐药株毒力变化研究进展

中国动物检疫 2012

摘要:猪链球菌病(Swine Streptococcosis,SS)是由多种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新发细菌性传染病。猪链球菌耐药问题非常突出。本文对链球菌2型对恩诺沙星耐药机制及耐药株毒力变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猪链球菌2型逐渐演变为耐药菌时,其毒力因子和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细菌耐药性与延长抗菌药物的疗效周期是人类所面临的长期挑战。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耐药株 耐药机制 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菌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藿香青枯病是近几年在广东广藿香种植区发生的新病害,细菌学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害是由茄科雷尔氏菌侵染引起的,且属于1号生理小种和生化变种Ⅲ;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广藿香青枯病菌属茄科雷尔氏菌演化型Ⅰ即亚洲分支菌株、序列变种44或序列变种17。

关键词: 广藿香青枯病 病原鉴定 茄科雷尔氏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桉叶油对四纹豆象成虫的产卵趋避及熏蒸作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桉叶油对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es(Fabricius)]成虫的产卵趋避及熏蒸作用。[方法]采用简化后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作为评价指标,评价了桉叶油对四纹豆象成虫的产卵趋避作用,并采用药纸熏蒸法测定了桉叶油及其主要成分1,8-桉叶素对四纹豆象成虫的熏蒸毒杀作用。[结果]桉叶油对四纹豆象成虫具有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在800μg/cm2的剂量下24 h的产卵IIPC达0.204 5。桉叶油及1,8-桉叶素对四纹豆象成虫均具有强烈的熏蒸毒杀作用,24 h的LC50分别为3.28和3.30 mg/L,而72 h的LC50仅分别为1.83和2.08 mg/L。[结论]为非嗜食性植物次生物质在害虫控制中的利用研究以及对植物次生物质作为粮食保护剂的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四纹豆象 桉叶油 产卵趋避 熏蒸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密闭园树冠改造模式

中国热带农业 2012

摘要:在多年试验基础上,介绍果园间伐以及全回缩、轮边回缩、压顶回缩、枝条轮换回缩等修剪模式的使用方法,探讨龙眼密闭园树冠改造模式,并提出枝条轮换回缩新的修剪模式。

关键词: 龙眼 树冠 间伐 回缩修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