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甜菜遗传转化及PCR检测

中国甜菜糖业 2008

摘要:用农杆菌介导方法,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外壳蛋白(BNYVV CP)基因和丛根病外壳蛋白(BBSVCP)基因转化甜菜不同品系茎节外植体。以卡那霉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获得抗卡那霉素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经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大小的DNA片段,初步证明为转基因植株。

关键词: 甜菜 遗传转化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金刚组培繁育技术及经济效益

新疆林业 2008

摘要:黑金刚属桑科榕属的多年生常绿乔木,是花卉市场畅销的人们喜爱的观叶植物。然而,我区市场销售的产品主要来自广州等南方生产的扦插苗。为充分发挥我区花卉生产的资源优势和技术实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商品成本,繁荣花卉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自治区省级林木种苗示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田残膜回收工艺、机具及存在问题分析

新疆农机化 2008

摘要:介绍了苗期地表残膜回收、耕前地表残膜回收、耕后的耕作层残膜回收等不同残膜回收工艺,对各种相配套机具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列举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对当前新疆棉田残膜回收工艺、机具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残膜回收 地膜栽培 残膜回收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大豆M_4代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100,150,2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对3个大豆品种87U-72、新大豆7号和黑农33号的干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后,通过对M4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系数和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200 Gy处理效果最佳,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和百粒重均高于CK,结荚高度均低于CK;单株产量与株高、结荚高度、茎粗、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百粒重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百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单株粒数、株高、单株荚数和茎粗。

关键词: 大豆 60Co-γ射线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棉间作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喀什地区杏棉间作棉花种植密度、种植模式、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应用,制定出杏棉间作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实践表明,应用该技术可进一步协调杏树与棉花的生长发育进程,显著提高杏棉间作条件下棉花的产量与质量。

关键词: 杏棉间作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伊犁河流域节水农业与水土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规模水土资源开发过程中,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是保证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土生态安全的重要保证。通过伊犁河流域水土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论述了发展农业节水对保障伊犁河流域水土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地发展节水农业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 节水农业 伊犁河流域规划 水土生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刀辊工作参数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制一种无须借助风机既可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又可完成秸秆回收的作业机,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核心部件刀辊的主要工作参数,分别对甩刀的排列、刀辊高度及转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整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秸秆粉碎还田 回收机 刀辊 工作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新玉34号的选育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玉34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用自选系新自534为母本,国内自交系昌7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中晚熟高淀粉玉米杂交种。2004~2005年参加自治区中晚熟春播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籽粒品质优和粮饲兼用等特点,2006年通过新疆维吾尔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平均产量894.9 kg/667 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78%,籽粒粗蛋白含量11.0%,淀粉含量76.36%,超过国家饲料和高淀粉玉米一级标准,籽粒容重788 g/L,是淀粉加工专用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可在新疆北疆春播区种植,需≥10℃有效积温2 800℃.d。

关键词: 高淀粉玉米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区水肥耦合对棉花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水肥耦合研究与伊犁农业可持续发展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伊犁河流域是国家"十一"期间重点开发的农业区域,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气候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但同时土层薄,水肥协调控制差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要实现伊犁河流域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水肥耦合效应研究。讨论了伊犁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肥水关系、水肥耦合的研究现状以及水肥耦合研究对伊犁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肥耦合效应 伊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