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盐胁迫对4个春小麦品种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小麦品种之间的抗盐性差异。[方法]以新春16号、新春9号、塔城大头和黑芒春麦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混合盐胁迫对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混合盐浓度的增加,4个小麦品种的种子发芽率、苗期株高、幼苗根长、发根数、幼苗鲜重及活力指数都呈下降趋势,都和盐浓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200 mmol/L的混合盐浓度对4个小麦品种株高的抑制率达69%~80%,对根长的抑制率达80%~95%,此浓度下,新春16号的发芽率为94.00%。[结论]新春16号的耐盐性较强,可直接在盐碱地种植,黑芒春麦可作抗盐育种的亲本加以利用。


普通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的QTL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普通小麦加倍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的150个株系为材料,鉴定其白粉病成株抗性并进行QTL定位,以期发掘具有显著效应以及不同环境中稳定表达的主效QTL,为改良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提供理论依据及分子标记。【方法】运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DH群体在4种单一环境条件下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情况下白粉病成株抗性进行QTL定位。【结果】4种单一环境条件下共检测到15个控制白粉病成株抗性的加性效应QTL,对白粉病成株抗性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3.8%~21.0%;考虑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情况下检测到9个加性QTL,分别与单一环境下检测到的加性QTL位于相同的标记区间,位于染色体2A、2B、3A、5A、5B、6B、7A、7B和7D上。4种单一环境下检测到17对上位性效应QTL,对白粉病成株抗性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1.1%~28.4%;考虑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情况下检测到19对上位性QTL,其中7对与单一环境下的上位性QTL位于相同的标记区间。控制白粉病成株抗性的QTL来自于双亲,DH群体中有白粉病成株抗性超亲的株系存在。【结论】白粉病成株抗性受加性和上位性QTL的共同作用;在基因型与4种环境互作情况下检测到的QTL中,分别有9个加性QTL和7对上位性QTL与单一环境下的QTL位于相同的标记区间,这些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重复出现的QTL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法重组、聚合目标QTL,将能够选育出白粉病抗性强的小麦品种。


套种蜜源植物对杏-麦间作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杏-麦间作果园分别套种油菜、芜菁和紫花苜蓿三种蜜源植物,并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参数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种植蜜源植物的果园天敌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对照果园,而害虫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对照果园。三种蜜源植物均能增加果园生物多样性,提高果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三种种植了蜜源植物的果园中,捕食性天敌草蛉的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4.8%、34.8%和103.7%;瓢虫类的数量分别增加了100%、161.8%和70.9%;并且新增了大眼长蝽、粉蛉和黑缘红瓢虫三种天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害虫的发生。


对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
《合作经济与科技 》 2008
摘要:发展生态农业对于缓解资源压力、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提升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等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主要途径为:高效利用土地,防止耕地流失和污染;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合理使用;建立绿洲立体生态农业建设系统;建立一个太阳能经济系统;发展生态农业及建立以沼气为纽带、多能互补的庭院经济模式。


铜绿假单胞菌脂肪酶LIPASE基因的原核表达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 2008
摘要:[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Lipase gene.[Method]Lipase gene was amplified by PCR from the genome DNA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and its nucleotide sequence was determined.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Lipase gene was constructed by the gene recombination technique.The protein expression was induced for 4 hours by IPTG with the final concentration of 1.0 mmol/L,and then SDS-PAGE electrophoresis was analyzed.[Result]The sequen...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基因 原核表达载体 脂肪酶 大肠杆菌


新疆麦田杂草种类、分布危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调查表明,新疆麦田杂草约有107种,隶属于24个科,常见种46种,主要分布于6个科,以播娘蒿、灰黎、扁艹蓄、田旋花、野燕麦、稗草和狗尾草等为优势种群。麦田杂草群落演替呈现播娘蒿、田旋花等恶性杂草比重上升,传播和蔓延较快,发生呈明显加重趋势的特点。盆地、河谷区域和平原区麦田杂草总体上以双子叶杂草为主;高海拔山地麦区以单子叶杂草为主;山地与海拔相对低的绿洲平原之间的过渡麦区,单、双子叶杂草危害程度基本相同。一般春麦区杂草危害重于冬麦区。采取以化学除草为主,农业措施为辅的综合防除技术可有效控制麦田草害发生与危害。


杏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概述了杏的生产现状,对影响杏贮藏效果的因素、贮期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目前普遍采用的杏贮藏保鲜技术进行归纳,并展望今后杏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