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吐鲁番盆地甜瓜、棉花复合种植生长动态与光合特性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瓜棉复合种植与单作瓜、单作棉的个体和群体生长动态及光合特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方式,瓜棉复合种植可建立良好的作物群体结构,对瓜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可以获得与单作瓜相近的瓜产量;复合种植模式的棉花植株生长优于单作棉花,棉花增产。在各生长阶段,复合种植模式的田间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群体生长率均优于单作瓜和单作棉。瓜棉复合种植可以有效地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温度,增加相对湿度,提高净光合速率。从而有效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全年的综合产量增加。

关键词: 甜瓜 棉花 复合种植 生长动态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塔城盆地杏鲍菇设施栽培技术

农村科技 2008

摘要:杏鲍菇,俗称雪茸、刺芹侧耳、芹侧耳、芹平菇等,是一种自然分布于草原、高山、沙漠的优质高档食用菌,与大众化栽培的平菇同属侧耳属。杏鲍菇菌体肥厚,味道鲜美,脆嫩滑润,香味浓郁,有独特的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一枝蒿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植物名称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 L.),别名岩蒿。2材料类别种子。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MS。芽增殖培养基:(2)MS+NAA 0.05 mg·L~(-1)(单位下同);(3)MS+6-BA 0.5+NAA 0.05;(4)MS+6-BA 1.0+ NAA 0.05;(5)MS+6-BA 1.5+NAA 0.05;(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塔里木盆地果树蚧虫种类、田间识别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新疆,蚧类是危害果树最严重的害虫,常能造成果树绝产。自2003年起,通过多年调查研究,查明为害环塔里木盆地五地州杏、核桃、巴旦木、红枣、葡萄、石榴、苹果、梨、酸梅、桃、樱桃、李、无花果、、桑和阿月浑子等16种果树的介壳虫共计4科10种,即蚧科5种:吐伦球坚蚧、糖槭蚧、枣球蜡蚧、龟纹蚧、葡萄绵蜡蚧;盾蚧科3种:桑白盾蚧、梨圆蚧、橄榄片盾蚧;粉蚧科1种:葡萄粉蚧;硕蚧科1种:草履硕蚧。明确了上述蚧虫的为害寄主,调查了上述10种主要介壳虫生物学特性以及危害程度,并制定了蚧虫田间识别检索表。

关键词: 果树介壳虫 生物学特性 田间识别 塔里木盆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能氮离子对北疆陆地棉种子的诱变效应

中国棉花 200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盐牧草生物修复盐渍化耕地效果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摘要:比较三种耐盐牧草生物修复盐渍化耕地效果得出:各处理较对照在0-9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含盐量降低了12.30%-19.86%。牧草植株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内对K+、Na+的选择吸收能力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沙打旺苗期植株K+、Na+含量最高但收获期降至最低;碱茅草和小黑麦收获期的K+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且Na+含量比苗期均有增加;苗期和收获期SK/Na值均以小黑麦最高,沙打旺居中,碱茅草最低;通过收获植株地上部秸秆Na+移出量分别为:小黑麦:38.03kg/hm2,沙打旺:13.68 kg/hm2,碱茅草:13.24 kg/hm2,种植小黑麦修复盐渍化耕地效果最佳。

关键词: 耐盐牧草 生物修复 盐渍化 含盐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番茄种子丸粒化应用前景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种子包衣的起源和发展、丸化类型、包衣材料、丸化质量指标、丸化流程,及丸化技术在加工番茄上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加工番茄 种子丸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胀果甘草内生菌的分离及产甘草酸菌株的筛选

生物技术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甘草植株中分离其内生菌,并从中筛选出1株可以产甘草酸的菌株。方法:用PDA和LB等培养基,通过组织分离法和研磨分离法从甘草的根、茎、叶中分离甘草内生菌,将分离的内生菌发酵培养,其发酵液经薄层层析初筛及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及定量检测来获得产甘草酸的内生菌。结果:分离到237株甘草内生菌,其中129株为细菌,经鉴定属于13个属;108株为真菌,根据其形态特征,确定属于6个属。获得1株产甘草酸的内生菌,产量可达0.22mg/L。结论:甘草内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能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生理活性代谢产物。

关键词: 甘草 内生菌 分离 甘草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破壳取仁工艺及关键设备

农机化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核桃栽培面积大,产量高,但是加工技术落后,没有成熟的核桃破壳机械。针对上述问题,确定了核桃破壳取仁工艺,介绍了常见核桃破壳取仁方法及核桃破壳装置,并设计开发了6PK-400核桃破壳机,对其结构和原理做了介绍。该机选用平板挤压破壳方法,采用了一对端面呈倾斜、上宽下窄的破壳板作为核桃破壳工作部件,可对核桃进行破壳取仁。通过对核桃破壳试验及影响核桃破壳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表明:该机具结构设计合理,为破壳装置的改进设计与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核桃破壳 取仁工艺 理论分析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不同世代材料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优良杂交种掖单13号的F2∶3家系为材料,研究其产量性状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在10个数量性状中,广义遗传力较高的为穗粗、行粒数、轴粗、穗行数、穗长;在F1代和F2∶3家系中,杂种优势强的性状是行粒数、穗粒重、穗长,较弱的是百粒重、出籽率。杂种优势与遗传力相关不显著,但与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显著。其中,行粒数、穗粗、穗行数、穗长与单株产量高度正相关。穗长、穗粒重、百粒重三个产量构成因子彼此高度正相关,穗长与穗粗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单株产量的依次是穗粗、穗行数、穗长、行粒数、出籽率。因此对掖单13号而言,在新疆条件下,穗粗的增加和穗行数的增加是获得高产的关键。

关键词: 玉米 新疆 遗传力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